身體七大能量開關--心輪

2019-05-29   大漠身心療愈瑜伽

心輪

第四脈輪(心輪),屬於風元素。風代表自由,輕鬆,開放和柔和。

心輪位於兩胸之間。它連接著上和下,左和右,內和外,它是一個核心,是平衡靜止的中心點。

心輪是情緒反應的直接中心,被某件事觸動,很快出現內心的感受。比如我感受到悲傷、恐懼·····

隨著這些感受的出現,會有一系列情緒。比如憤怒、焦慮、抑鬱、緊張·······

這些情緒又會生出一些列動作,比如逃跑、暴力、哭泣······

心輪平衡的表現:慈悲,自我接納,健康的人際關係,內在平衡。

心輪不平衡的表現:依賴,占有,控制,害羞,缺乏同情心,氣喘,心臟疾病。

心輪下面是海底輪(自我根性)、生殖輪(母性慈愛)、太陽輪(父性力量)。

心輪之上是喉輪(自我表達)、眉心輪(思考發現)、頂輪(哲思智慧)。心輪是覺知和打開的能量交匯中心。

覺知意味著清醒地看到和對臨在的覺察;打開意味著放鬆地建立內心的平衡點,向外面去看,保持好奇和不評判。

然而我們的心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音、畫面等外在因素擾亂,瞬間波動不安,緊接著就會出現各種行動。如果我們對此沒有覺察和看到,就會形成一種自然反應的習慣。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就像我們的心念一樣,你遇到一件事,或聽到某些話,立刻就會出現身體的感覺,緊接著有了情緒反應,進而出現一系列的行為。有起心則生念,有了念頭就緊跟著行動。如果我們對這一切沒有覺知,很容易順著原本的慣性反應不停地折騰。

比如你最近工作狀態不錯,業績做得很好,受到了公司領導鼓勵,還發了很多獎金。你很開心,想帶家人在外面好好吃一頓,周末出去玩兒兩天,並且計劃了遊玩的行程。可是一回到家,孩子怯怯地跟你說,考試成績下來了,要家長簽字。你一看成績考得很不理想,頓時暴跳如雷,剛才的好心情瞬間煙消雲散,你會非常憤怒地責怪孩子沒有好好學習,還會怪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擾亂了你的計劃和興致。

你越想越生氣,正這時,老公回家了,見你正憤懣地訓斥孩子,就上前勸你說:這回考不好,下回努力,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你覺得老公不理解你的想法,也對孩子的成績漠不關心。又很快把矛頭指向老公,對老公又是一通埋怨······

情緒需要被合理表達和覺察

如果我們沒有經過自我覺察的練習,這種180度情緒大反轉的戲碼會經常上演。但是如果你不急於做出反應,而是很快覺察自己,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麼激烈的情緒反應時,你會通過情緒更深地認識自己,發現習慣性反應的根源。

一、對孩子學習成績敏感:期待越高,反應越強烈。可是在引導和教育上,又缺乏耐心和信心,習慣於通過說教和指責的方式,給孩子施壓,強行讓孩子進步。

二、對老公的看法和想法很敏感:是想獲得支持和贊同,希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是被重視的。如果老公說的做的和自己想要的不一樣,自己會有被忽視的感覺。

如果沒有看到這些情緒反應背後藏著的信息,這顆心就會始終被蒙蔽,蒙蔽它的正是藏在你記憶深處的「自認為」正確的理念和看法。

內心的波動,或有了某種感受,會通過情緒顯現出來。比如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失望感覺。然而這是屬於你自己的情緒,則不需要孩子幫你承擔,和施加到孩子身上。你要清楚,希望孩子考好的原因是什麼?考試成績究竟在表現什麼?通過學習獲得工作和生活的技能,將來通向社會的道路會更寬,選擇機會更多。有了拼搏的過程,孩子更有能力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情,建立工作和生活的信念。

做為冷靜和清醒的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次考不好,是不是哪些知識點沒掌握好?沒關係,我們一起想辦法攻克這個難關。

對孩子的鼓勵和信心的建立,其實比考試成績本身更重要。可是大人往往習慣於通過施壓的方法讓孩子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孩子因為對父母的愛,無法滿足父母的需要時,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也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和熱情。

那麼回到夫妻關係上,當妻子覺得自己的老公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漠不關心,會覺得自己的用心是沒有被看到的,自己的感覺是被忽視的,於是立即就會對老公憤怒。這樣的感覺其實是內心一直潛藏的創傷感,這種創傷感多來自於兒時的需要。

如果對自己深層的內在沒有覺察和沒有看到,就會一直延續下去,並周而復始,期待有一天你願意以及能夠回到自己的心靈深處,去看到自己習慣的動作和思維背後的動力。

覺察情緒,看到自己

在情緒瞬間席捲而來的時候,你需要的是:

1、靜下來,看看自己真正想表達的內容是什麼?而不要急於判斷,按照慣性去行動。

2、看看這樣的情緒是不是經常出現?在什麼狀況下出現的比較多?

比如每次都會因為孩子考得不理想而怒火中燒,結果對孩子一通數落和抱怨,覺得自己不開心是因為孩子的錯誤。無形中,讓孩子承擔了自己的情緒。其實根本問題沒有解決。

3、每次情緒波動的時候,你常用的話語是什麼?或者習慣用什麼方式去表達自己?

你或許會發現你經常反覆說的話裡面,其實在你兒時也經常被父母中的某個人說起。然後你現在開始用父母相同的口吻對待和要求自己的孩子了。

4、在覺察後,去療愈自己兒時的創傷感。

閉上眼睛,調好呼吸。

在自己的心裡看到自己記憶中最深刻的兒時的樣子,看到那個時候,自己的模樣、年齡,經歷過最深刻的事情。

看到你心裡非常深刻的那件事發生時,給你最大的觸動是什麼,你那時有什麼感覺?

讓那個時候自己心裡出現過的感覺、感受、想法、需要等等都浮現出來。

把當時經歷過的這些感覺,比如恐懼、失望、悲傷······都放在一個暖暖的柔軟的球里,你的雙手抱著這個球,閉上眼睛慢慢地呼吸。

深吸氣,感受現在的自己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力量;緩慢地呼氣,感受現在的自己越來越放鬆,越來越溫暖。這樣保持幾個深呼吸。

在心裡看到這個球里放著的那些感覺,保持微笑,對它們說:我看到了你們,你們出現了。

它們是存在著的正常現象,它們就在你的生命里。而後,做為一位成熟的自己,用成熟的姿態擁抱這個球里裝著的那些你排斥和抗拒過的那些情緒·······

靜靜地看到它們後,你隨時可以睜開眼睛了。

不停地覺察,不停地開始

每次你對自己覺察的時候,都是新的開始,你要時刻保持正念,不讓自己掉入習慣的想法,不讓自己順著習慣的念頭去行動。

你每次遇到一個問題時,你身心裡出現感覺時,你告訴自己,這是現在這一刻我的體會,我感覺到了什麼。

時刻保持清醒,在心裡看到自己,這顆心會逐漸敞開,能夠擁抱更多的可能和變化,接受每一次變化的出現,把解決問題和找到方法做為重要的事情,隨時調整自己的行動。對每個臨在保持好奇,持續地探索,這些都會成為你生命中的有力資源。

在覺察中,回到自己的心裡,去看到這顆心的波動時,並反覆訓練到這顆心,你便開始與眾不同了!

你要持續地問:我是誰,我在做什麼。

在發問中,看到那一刻你是誰,什麼是眼下最重要的。

感覺是流動的,心是打開的,世間所遇,是幫你更深地覺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