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社區設施隱患,手機「微嘉園」一點專職網格員馬上回應;暑假孩子沒人管,社區「暑托班」可託付;老人急病沒車送醫院,「愛心車隊」來幫忙;小區停車怎麼收費,居民議事會討論來決定;獨居老人48小時沒出門,智安小區監控自動報警,專職網格員隨之上門查看……
在南湖區的每一個角落,這樣的鏡頭隨時都在發生。
共產黨人的初心是什麼?作為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紅船精神發源地、黨的初心萌發地,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南湖區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認真解決群眾關心的堵點、難點、熱點問題,以在全市率先開展的「網格連心、組團服務」社會基層治理探索,紮實推進主題教育落地落細,讓群眾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效,讓群眾真正得實惠。
黨員幹部
織就「連心網」精耕「責任田」
「網格就是黨員幹部的『責任田』。」在南湖街道調研深化新時代「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工作時,市委書記張兵指出,不忘初心使命,不忘是前提,關鍵在踐行。
在南湖區,已經單獨或聯合建立網格支部582個,實現了網格支部建設全覆蓋。311名區黨代表進駐到全區各村(社區)開展駐點接待,建立幹部「走親連心」結對中心戶機制,實現與997戶中心戶全部結對,全區22593名網格支部黨員認領聯居戶超10萬戶。通過街道「大工委制」、社區「大黨委制」,真正實現了「網格吹哨、部門集結」。在此基礎上,推出「微嘉園」小程序,通過「議事」「報事」「辦事」「評事」「知事」五大功能,實現基層社會治理微循環有效運作。
黨員幹部走下去,群眾意見報上來。南湖街道煙雨社區居民通過「微嘉園」反映附近菜場太遠,老人來回不便,街道集中力量在兩周內協調小區物業騰出近100平方米的店面,比選物美價廉的商家入駐,方便老人買菜。七星街道湘都社區第三網格居民「報事」,反映老07省道改造工程造成居民出入不便,街道反覆磋商後調整社區二期出入口設計,並通過增設紅綠燈和降速帶解決居民反映的問題,收穫了居民「實實在在提高幸福指數」的評價。嘉興開心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需要擴大辦公用房,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場地,為此南湖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經過多次實地查看,並進行反覆協調,最終騰出空間為其解了燃眉之急……
小問題專職網格員第一時間到位處置,網格員難以處理的報送社區處理,社區難以處置的上傳至鎮(街道)層面處置,更難的則由區有關部門協調處置。南湖區還設立了社會治理綜合指揮服務中心(信訪超市),18家涉及社會治理的部門入駐,努力讓求助者「最多跑一地」。至今,中心已承接處置了200餘項求助。
而通過「微嘉園」中的「政務服務」模塊,群眾有需求,「紅色代辦員」幫忙辦,至今已辦理各類事件7544件,真正實現了「居民動動手、幹部跑跑腿」。
居民群眾
參與「微嘉園」共建「我家園」
南湖區堅持「為民服務是最好的擔當」,而更讓居民們滿意的是「我的家園我做主」。
9月以來,在七星街道三家浜社區第六網格議事群里,443名社區居民圍繞社區垃圾分類、文體活動、幹部作風等開展多次討論,先後向社區提出意見建議200餘條。這樣的居民參事、議事制度並非三家浜社區的「專利」,南湖區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最大的初心,確定每月25日為「網格服務日」,召開一次網格議事會、一次網格民情懇談分析會,開展一次網格巡查、一次志願服務活動、一次網上交流活動和一次走訪群眾活動。在這「六個一」中,居民想法得到碰撞,居民訴求得以反映,居民可以更大程度地通過提出自己的小建議來改變身邊「微環境」。
通過「五紅」物業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新樣本打造,南湖區在雲都社區試點,不但強化了紅色物業隊伍,健全了紅色服務陣地,更打造起了紅色議事平台,健全了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議事協調機制,至今已經成功解決了垃圾亂堆放、小區群租房、河岸破舊船隻處置、樓道內開辦補習班等23件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東柵街道新南社區和解放街道凌塘社區則根據區域特點,充分挖掘居民資源,把社區社團組織發展成為提供服務和助力工作開展的重要力量。
而依託「微嘉園」,南湖區已經實現了定期進行社情民意綜合分析研判,重點圍繞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或涉眾型利益訴求進行精準分析、綜合研判,提出有價值的建議,進一步提升「網格連心、組團服務」的科學化、精準化水平,著力打造黨群干群最融洽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