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峽谷中的千年古寺,在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唐玄奘曾在此修行

2020-03-17     乍暖


甘肅,大西北。

一處擁有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等地貌的地方。

河西走廊,中國內地通往西域的要道。

河西是甘肅西北部狹長堆積平原,位於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極其重視的地方。曾是佛教東傳的要道與第一站、絲路西去的咽喉。

甘肅峽谷中的千年古寺,在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唐玄奘曾在此修行



御山峽谷中的千年古寺,與敦煌莫高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甘肅金昌永昌縣,御山峽谷中有一座千年古寺,名為聖容寺。又名感通寺,始建於公元561年。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駕臨此寺,貞觀十年,唐玄奘取經回歸途中在該寺坐禪誦經,香火鼎盛時,住僧數千之眾。

聖容寺是我國為數不多保存較為完好的千年古寺之一,有關聖容寺的典籍在敦煌莫高窟231窟存有兩幅壁畫,一幅為出世佛陀聖榮瑞像,一幅為聖者劉薩訶和尚。

在聖容寺彎延兩公里的御山峽谷中,現存有河西最早的唐塔、漢、明長城、西夏六體文石刻、西夏墓葬群、高昌王墓、花大門石刻等多處文物古蹟。



神秘古寺奇異傳說,唐玄奘曾在此修行

關於聖容寺,有一段奇異的傳說:聖僧劉薩訶雲遊到此,遙望御山峽谷,預言御谷他日山開,必有佛陀寶像顯現,世亂像必缺首,世平則身首合一。

他日,雷劈山裂,御谷岩崖上果真顯現無首佛陀寶像。

在東晉十六國時期至北魏時期,有個稽胡族高僧叫劉薩訶,三十歲時出家,取法名釋慧達。

劉薩訶一生敬佛40多年,前20多年在各地學法宣教,後22年在河西弘揚佛法。劉薩訶生前最受時人崇仰的是預言準確,凡是他預言過的事,在以後幾十年乃至幾百年里,都得到了應驗。

唐朝時,佛教的興盛,地處絲綢之路的「感通寺」,成為西方佛教文化融匯的中心寺院。唐朝皇帝非常重視這座寺院,感通寺像山出現鳳鳥蔽日祥兆,太宗派使供養;到了貞觀十八年,唐三藏法師從五天竺取經歸途中,來感通寺拜佛講經,並講說了感通寺石佛瑞像的由來。

由此,唐玄奘曾在感通寺(今為聖容寺)修行


聖容寺大小二塔,河西現存最早的古塔建築

這聖容寺除了本寺之外,寺院前後山上的大小二塔,為聖容寺附屬建築,建於唐代,是河西現存的最早的古塔建築。大小二塔分別佇立在寺前和寺後的山頂上,隔御山峽遙遙相峙。

大塔高16.2米,為七級方形,空心磚結構,內有壁畫及文字題記。小塔為方形七級磚塔,高4.9米,外形與大塔相似。玄奘取經歸來路過聖容寺,講經一月,回唐後,仿聖榮塔建西安小雁塔。

在聖容寺前山崖的石壁上,至今還保存著佛教的「唵嘛呢叭咪哞」的「六字箴言」石刻。石刻為「六體文字」,從上到下第一行為八思巴文,第二行或為蒙文,或為回鶻文,第三行為西夏文,第四行為漢文。


小貼士:地址: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城北10公里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WZ0GnEBrZ4kL1VitM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