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不斷推陳出新 園區用這些方法實現量質提升

2019-11-04     中國企業報

【中國園區體制改革創新系列報道20】

藉助政策工具,利用科技力量,轉變服務理念……園區不斷推陳出新,運用各種手段著力打造一片創新創業的沃土。可以說,園區始終與改革共舞,共同譜寫發展的樂章。

江蘇南京經開區:深化「放管服」,實現量質提升

南京鵬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南京經開區投資建設紅楓片區保障房項目,僅用了3天時間,跑了一個窗口,就完成原來需要跑三四個部門、至少30個工作日才能辦完的審批手續,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這正是南京經開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營造優良營商環境的真實寫照。

作為南京市的改革先鋒,南京經開區通過推進行政審批體制改革,刷新了「新港速度」。經開區推行「全科政務」試點,實現內外資企業登記「一窗受理」,將與企業開辦密切相關的名稱預核准、註冊登記、稅務登記、刻章備案、外資商務備案等5個窗口辦理的事項職能整合到1個綜合窗口辦理,形成獨具特色的「一窗受理、一網聯辦、一次送達」的「三個一」全科政務服務模式。2018年,又將全科政務範圍逐步擴大至經濟審批、規劃建設審批等領域,實現「大全科」,大大提升了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政務服務效率也大幅提高。

新港不僅有「速度」,還有「溫度」。企業辦理公司登記,享受到像「保姆」一樣的服務。經開區秉承精誠服務理念、營造精緻服務環境、錘鍊精英服務團隊、提升精準服務品質,熱情服務區內企業,讓企業賓至如歸,安心幹事創業

經開區同時成立行政審批局和投資建設代辦服務中心,全面建立「提前指導、免費代辦、批後回訪」的代辦工作機制,專人提供一對一全程代辦服務,實現「一企一清單」「線上代辦」「線下協調」,為項目落地提供堅實保障。據了解,機構成立以來,已代辦建設項目239個,總投資逾508億元,其中樂金化學電池六工廠、拜騰新能源汽車、蔚來汽車等市級重大項目8個,總投資達276.8億元。

近年來,南京經開區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開發區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新興產業集聚注入了新生動力。截至5月底,經開區省市重大項目均按序時進度有序推進,新型顯示、綠色智能汽車、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實現兩位數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提前完成過半任務,經濟發展總體平穩向好,實現量質齊升。

寧夏銀川經開區: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我們公司從簽約落地、廠房裝修改造,到第一台產品下線僅僅用了不到3個月時間,充分體現了『經開區速度』。」銀川閩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光良說。近年來,銀川經開區選擇刀刃向內、自我革命,開展了多輪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以項目高效順暢報建為核心,從事項清理、流程再造等方面全面推進改革。

長期以來,銀川經開區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勵、引導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並以「保姆式」服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2018年,銀川經開區首次建立並實施首席服務員制度,從銀川經開區管委會有關部門選派7名工作人員作為首席服務官,跟蹤服務企業,解決難題,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此外,經開區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體制優勢,建立了高效便捷的管理服務機制,制定了《壓縮企業註冊登記時間工作實施方案》,深化「一站式」服務模式,打造「零」收費經開區,在全區率先實現企業「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實現「審核合一、一人通辦」的登記模式。同時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大力引導市場主體通過網上辦理名稱核准、開業、變更、註銷等登記事項。2018年經開區自主申報企業名稱486戶,占名稱申報的58%。其中通過全程電子化新登記註冊企業379戶,占新設立企業的44.7%。圍繞園區企業需要,與企業「零距離、面對面」互動交流,制定宣傳培訓計劃,到育成中心和金鳳工業園區等企業集中區,開展上門服務、現場辦公。

在招商引資、企業發展等方面,經開區制定出台了《「金豆子」企業培育工程實施辦法》《打造「低成本」園區的若干政策規定》《推進綠色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如今,銀川經開區正在圍繞千億園區目標,以服務企業家為核心,奮力打造更加開放,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政企協同、統籌配套的產業發展環境;有力度、有溫度的政策環境;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努力把開發區打造成為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示範高地。

安徽合肥高新區:與改革共脈搏,與時代同發展

「以前我們想申請項目資金補貼,總是有些標準和政策不清楚,現在通過智慧高創平台的專業指導,項目申報成功率提高了很多」……企業線上申請入園,全過程無紙化審批;所有業務線上辦理,實現雲繳費等;通過小程序就可以報名活動,預約會議室;利用大數據生成企業畫像,為企業打造個性化服務……這些讓企業期盼的場景,如今在合肥高新區全部變成了現實。近年來,合肥高新區依託直屬孵化器運營管理機構,積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建成「智慧高創」孵化平台,將孵化服務與政務服務接軌,企業在享受政務服務帶來便利的同時,孵化服務同步跟進,在融資、科技創新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深度介入,跑通為企業服務最後一公里。

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服務更加人性主動,政策供給更加精準合理,高新區推動了企業服務由「粗放」向「智慧」轉變、政策支持由「驅動」向「賦能」升華、產業發展由「離散」向「融合」轉型、企業訴求由「政策」向「生態」升級。積極利用大數據,針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特點,依託大數據分析手段進行精準分析,為企業提供精準化的貼身孵化服務。

持續推進「放管服」。為了順利實施「市場主體三年倍增計劃」,高新區不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包括: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實行「一窗受理,e網通辦」,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拓寬企業申報渠道,將工商登記業務延伸到銀行網點,設立企業登記全程電子自助服務區和自助終端機;加快孵化、加速平台建設。

智能管理打造優良生態。近年來,高新區緊跟時代浪潮,積極建設智慧企業園區,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智慧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下一步,合肥高新區將繼續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推進「放管服」改革,放出活力和動力,管出公平和秩序,服務出便捷和效率,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環境。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中國企業報》匠心推出:《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每周一期,適合單位全年訂閱。全單位閱讀,園區招商信息全拿到!諮詢電話:68701050。

【周刊介紹】

《中國企業報》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為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台,是為地方經濟發展、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化智庫型傳媒。《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站在宏觀經濟發展的角度透視微觀經濟與園區發展的關係,通過對「一帶一路」的國內外產業園區及企業的觀察,以產業發展和產業園區規劃、扶持方案、招商引資等為重點,進行調查和持續跟蹤研究。在深入分析園區產業模式的基礎上,對園區信息和企業信息進行分門別類提煉匯總,為園區提供「最新、最重磅、最全面、最有價值」的動態信息。

《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以服務產業園區為核心,提供豐富、深度、針對性的服務信息。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提供在周報中可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幫助整個單位全部人員第一時間掌握全國產業園區及企業動態。《中國園區融媒體周刊》面向全國園區、企業、第三方機構訂閱,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找到合適園區便捷落地,同時讓全球產業園區高效精準地找到優質企業和企業落地需求,以極低成本有效提高園區、企業與第三方機構之間深度業務交流、投資合作!

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訂閱熱線010- 68701050,68701052

聯繫人:梁女士,劉先生

郵箱:zhiku@zqcn.com.cn

【匯款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帳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周刊訂閱

----------------------------------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綜合報道。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台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VIEOG4BMH2_cNUgNLg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