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使美國經濟受到重創,金融市場不堪重負,許多行業陷入困境,失業人口劇增,美國當地媒體和學者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憂慮。本報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相關學者。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發表文章稱,有研究人員正在使用經濟模型對疫情損失嚴重程度做出一些有根據的預測。目前來看,這種預測並不樂觀。文章援引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數據稱,預計美國經濟在4月至6月期間將以12%的年率收縮。有分析人士預測,隨著餐館、零售商和其他聚集場所關門或轉移至線上經營,失業人數很可能在短短一周內增加200萬以上。而且,在這一點上,預測的誤差幅度較大,這個數字實際上可能會更高。美國《平衡》雜誌發文表示,通常來講,美國要維持健康的經濟狀態需要每月創造15萬個就業機會,然而目前疫情下美國高企的失業率使得就業市場越來越萎縮。
摩根大通首席美國分析師麥可·費羅列稱,經濟活動預計將在4月份觸底,然後可能會復甦。
在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美國金融市場受到重創。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發文表示,金融市場的表現並不一定是衡量實體經濟整體表現和健康狀況的準確指標。然而,金融市場遭遇的大幅下跌會產生外溢效應,造成長期經濟損傷。美國經濟是否會遭受長期重創,取決於當前疫情擴散的速度和程度。
美國在線新聞平台「商業內幕」撰文表示,一個經濟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美國政策制定者應儘快讓所有美國人手中都存有現金,以此來應對當下不利的局面。
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南希·范登·豪頓提到,大規模的刺激支出不僅是合理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他認為,國家大規模的補貼可以彌補疫情帶來的損失,但也可能會給經濟留下一些後遺症。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副教授瑞安·布魯爾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已承諾盡一切努力挽救金融體系和美國經濟,通過購買無限量證券來確保銀行、公司和家庭擁有所需的全部資金。布魯爾稱,自2月下旬以來,美國金融市場一直處於恐慌之中,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感到焦慮。美聯儲採取了各種行動,試圖讓金融市場維持運轉,讓投資者保持冷靜。這些行動包括支持商業票據市場和貨幣市場基金。美聯儲先是兩次降息,但這種方式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微乎其微;此後又承諾購買儘可能多的證券,以避免大規模裁員、債務違約、破產和經濟蕭條。布魯爾認為,美聯儲的這些方式是否足夠應對危機還有待時間檢驗。
《經濟學人》發文表示,銀行依然被視作疫情下美國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潛在解決方案提供者,銀行應以更加積極的角色參與經濟恢復與建設。
美國發展中心官網發表文章稱,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十分緊迫,但又具有不確定性。文章呼籲美國政府採取行動,以緩解疫情給美國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
(本報波士頓4月13日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侯麗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UDainEBfwtFQPkdBmu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