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曹春梅:沙窩窩裡的「活雷鋒」

2019-08-10     神木新聞

大保當鎮擺言采當村

致富能手曹春梅,大家都豎起大拇指,劉世強說:

曹春梅是一個能人,是村裡的創業典範!

過去我們村是貧困村,曹春梅與大夥一樣靠傳統耕作,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她雖是婦道人家只讀了幾年小學,但是個敢闖敢幹敢創新的女強人。

近 日

記者走進曹春梅的種植基地時

看到她正在地里忙碌著

莊稼長勢喜人

各類蔬菜鬱鬱蔥蔥

遠遠望去

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種植基地

曹春梅

擦了把汗,滿臉自信地說

去年我的種養殖實現銷售收入60多萬元、純利潤近30萬,今年我將擴大種養殖規模,爭取讓利潤大漲。

從白手起家,到發家致富,再到成立合作社,成為致富帶頭人,曹春梅的兩次創業故事,在當地成為佳話。

01

白手起家 踏上創業之旅

1996年春,曹春梅說服丈夫、勸慰公婆,賣掉了家裡的唯一家當——1匹耕地騾子、1頭豬和2隻羊,揣900多元來到大保當集鎮上市場旁開起了全鎮第一家30多平米的鐵房小飯館。她服務熱情,飯菜量足質高、可口又便宜,漸漸地小飯館辦成了大飯店,之後又開了賓館,樣樣能掙錢的飲食服務生意她都做過,不但賺了錢,摘掉了「窮帽」,更重要的是增長了見識。

曹春梅

告訴記者

在創業之初,我本來只打算將自己的餐館做精做細,直到有一次村裡黨支部召開學習會,會上傳達學習了關於黨員創業帶富的相關文件,使我深深地懂得現在之所以能走上了致富路,全憑黨的改革開放好政策,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時刻不忘黨恩情。

曹春梅與貧困戶簽訂羊子收購合同

曹春梅告訴丈夫

咱不能只顧打掃自家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們是依靠黨的改革開放好政策富起來的,富了不能忘本。

她的一席話說服了丈夫,開始琢磨怎樣才能打造一條符合本地實際又充滿特色的產業模式,實現共同致富。

02

種養結合 趟出致富新路

2011年,曹春梅夫妻倆利用手中的資金回老家開挖魚池。第二年春天,她投放了第一批魚苗,又投資30多萬元從內蒙、新疆、山東等地購買回100多隻優良絨山羊和優質種豬,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科學合理圈舍,成立了村裡以養殖、種植、銷售為一體的第一個農民合作社。

只有不斷地學習、創新、奮鬥才能與時俱進,曹春梅通過參加省市各類培訓課程,漸漸掌握了養殖中防疫的重要性以及發展現代農業機械化操作知識,還順利通過神木市的初級職業農民培訓,拿到證書後又被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辦公室推薦到榆林市農廣校接受中級農民培育。

標準化羊舍

「要抬頭看,不能光埋頭干」

曹春梅經過請教相關專家及其他成功的養殖戶,開始大量種植玉米、苜蓿、土豆、果樹等,採用玉米、秸稈等農家草飼料飼養的羊子不僅長勢快、肉質好,而且玉米稈本身含有粗纖維及植物秸稈菌類蛋白,磨碎後拌在飼料和玉米粉里提高了營養價值,更為養魚提供了廉價的飼料,節約了大量成本。她還配套建設了沼氣池,為周邊的農作物提供有機肥,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鏈條。

「眾人都有力,大家都能富」

為了幫助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曹春梅把全村20多戶貧困戶請回來,一邊讓他們在自己的合作社打工賺錢,一邊手把手地教他們養殖種植技術及牲畜疾病和莊稼病蟲害的防治經驗。

03

情系群眾 熱心幫貧濟困

脫貧戶

謝東明感激地說

真的是太感謝曹總了!她把自家的良種羊、良種豬無償送給我們貧困戶每戶3隻,並出資出力幫我們建起圈棚,經常三天兩頭到家手把手地教我們養殖種植技術,還把出欄的豬羊回收出售,讓我們只管養殖賺錢無銷售顧慮。平時要是農閒,還可以去她的農場打工,每天可以收入180元。

曹春梅註冊了電商銷售平台

2017年以來,曹春梅為村裡有養殖能力的貧困戶無償贈送 4個月大的羊崽,喂養出欄後再以高出市場價的10%的價格比例定期訂單回購,打通了西安一帶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還嘗試走上了電商銷售之路。

曹春梅被評為榆林市2018年度社會扶貧工作先進個人

如今,曹春梅已是當地有名的種養殖能手,種植農田780畝、養殖200多隻羊、開挖野生魚塘150畝,還擴建了草棚和羊舍。「今年我還有個更大的計劃,打算購置幾台深加工機器,對玉米和羊肉進行深加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鄉親們持續增收。」曹春梅說,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她認為必須要擴大養殖規模,延伸產業鏈條,這樣還能帶動更多的農戶加入到養殖業中,鼓起群眾的「腰包」。

魚塘

擺言采當村

第一書記郭大志說

她不但是我們村的致富帶頭人,更是有一顆善良慈愛的心,每年春節,曹春梅總要在自已的魚塘里打撈上幾百斤鮮魚送到貧困戶和老年人家裡,更是把鄰里之間互幫互助、共同富裕的親情、友情做到了極致。多年來,曹春梅為貧困戶累計贈送良種豬羊100多隻,價值5萬多元的魚、肉、米、面、生活用品等,鄉親們親切地讚揚她是沙窩窩裡的「活雷鋒」。

在曹春梅的引領帶動下,擺言采當村的養殖戶也像雨後春筍般越來越多,成為全鎮專業養殖致富村,農民收入年年增加,村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提高,全村貧困戶戶摘窮帽,人人笑開顏。

記 者:龐曼

編 輯:劉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FF8fWwBvvf6VcSZxKU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