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拍諜戰片?這可能是《懸崖之上》帶給許多人的疑問。事實證明,《懸崖之上》拍得相當工整,甚至可以說,這是張藝謀這些年來最接近大眾的一次。
文_雲飛揚 采寫_本刊記者 劉倩
影 黎明之前的狼人殺
張藝謀導演的《懸崖之上》,改編自黑龍江作家全勇先的原創故事。偽滿洲國,漫天飛雪,四名從蘇聯特訓歸來的中共特工空降。他們肩負著代號為「烏特拉」的絕密任務,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將知情人士護送到蘇聯,以便揭露日本和偽滿的邪惡本質,這註定是牽動東北亞政治地緣的特殊戰鬥。但是,特戰小隊從入境開始,便遭遇了一系列生死考驗,諜戰從他們尚未踏上黑土地便上好弦,哈爾濱不愧為東方間諜之都。俄語「烏特拉」的意思是黎明,偽滿特務為他們精心設計了狼人殺,以及非常寫實的格鬥、追車、槍戰。
《懸崖之上》是粗礪、猛烈、直給的諜戰電影,張藝謀依然貢獻了對比突出的色彩、節奏痛快的敘事,黑白之間,正邪對立,光明與黑暗的各色人等,對於自我立場有著充分而平衡的認識。除了電影開片作為故事推動的變節者,其他人都篤信於自己的信仰或戰隊,特務以偽裝者的身份出現也僅僅是任務嵌入式演出。《懸崖之上》提供給狼人殺的舞台,是林海雪原、監獄刑場、街頭陋巷,虛與委蛇在列車、豪宅、咖啡館、電影院。東北的曠野與城市,便是特工與特務鬥法的人文場景。人是社會動物,狼人殺揮灑的是對他人命運的裁決,共產黨人就是要革命、掀桌子,諜戰便是在戰術上最高技巧的表達。特工在諜戰中的狀態,或許是人類在最極端的環境。
倪大紅飾演的高彬,作為提問者,一再下達指令,對雙方成員進行干擾。于和偉飾演的周乙,潛伏在敵人內部,作為攪局者,一再迷惑同事,對敵我人物進行修改。而張譯、秦海璐、朱亞文、劉浩存飾演的特工張憲臣、王郁、楚良、小蘭,則成為這場不期而遇的局中人,他們的抗爭、掙扎、堅持和反殺,便是題中應有之義。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著堅定信仰的共產黨人,但也是有著正常人的七情六慾,有對愛情的執著、有對親人的牽掛、有對同志的熱切、有對敵人的痛恨,他們並不曾羈絆在情感之內,他們又能夠超越自身的局限,能夠在肅殺殘酷的危局中破局。相互的隱瞞和欺騙,終究要撕破臉,最後的終審,必然是子彈和身手,周乙依然潛伏,其他人無論生死都從這一場狼人殺中出局。最後一顆子彈留給自己,這是優秀特工的選擇。
人 夜幕下的無名英雄
電影《懸崖之上》,是電視劇《懸崖》的前傳,是保持了原劇的時空背景和社會關係而重新創作的前置故事線補充,張嘉譯飾演的周乙是一個充滿了魅力和神秘的角色,于和偉這次將其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潛伏生涯做了詮釋。張憲臣等四位特工的「烏特拉」任務,就有機而討巧地寫入哈爾濱警察局特務科的職場與外勤之中。四位特工的分分合合,有著足夠豐富的關係,張憲臣和王郁是夫妻,還要尋找失散的一對子女。楚良和小蘭是情愫暗生的年輕人,相互牽掛。在滿天飛雪中,四人決定分成兩組,張憲臣和小蘭、王郁和楚良分別都是一老帶一新,他們彼此沒有留聯絡方式,只能在任務進展時隨機應變。而敵人的羅網早已經鋪開,高彬與叛變者(雷佳音飾)、金志德(余皚磊飾)、魯明(李乃文)以及潛伏者周乙等人都處於不同的戰位。
舊中國的東北,是中華民族痛史的核心所在,在解放之前便是漫長的夜幕之下。《懸崖之上》是原創故事,那些無名英雄沒有一一對應的原型角色,但是卻必定有類似往事發生。從五四運動以來,為了追求民族解放、土地革命的勝利,中華民族有接近2000萬人為此犧牲,可以想像他們經歷了所有可能的抗爭。能夠留下名字的烈士,不足十分之一。《懸崖之上》與《潛伏》《暗算》《黎明之前》《風聲》等影視劇的相同點,就是塑造了英雄群像,他們不惜點燃自我的身軀,在夜幕中成為火把,他們發出的光,照耀著同路人和後來者前行。視死如歸的無名英雄,我們需要記住他們。《懸崖之上》的「烏特拉」小隊中,男人都犧牲了,女性都活了下來,他們找到了孩子,希望於是還在。「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懸崖之上》的續集,便是如今大家的生活。
周乙:不舍晝夜的觀察者
身處龍潭虎穴的周乙,公開身份是特務機構的骨幹,與大特務談笑風生,與心狠手辣的歹人也能稱兄道弟,扎紮實實的社會人,這是他極好的保護色。電影版沒有給周乙提供家庭生活,這是與電視劇版最大的不同,於是他便是身位極佳的觀察者,無論是對特務機構還是執行任務的特工來說都是如此,唯有他有著接近「全知全曉」的瞭望哨高位,可以不舍晝夜、居高臨下對敵我雙方進行有效干預。于和偉相對於張嘉譯,面孔更為堅毅和冷峻、「邪惡」,隱忍與決斷在乎一心、動靜皆宜,可以說是「居家旅行與殺人放火」的最佳解決執行人。
張憲臣:大無畏的犧牲者
為了革命,他的孩子失散,流落街頭,他為之痛心不已。為了任務,他被敵人捕獲,電椅上的酷刑令他遍體鱗傷,他為之堅毅不屈。張譯的表演,已經臻入化境,高強度的電流讓張憲臣口吐白沫、渾身抽搐、顫抖戰慄,張譯演出了紀錄片的感覺。即便被注射類似「吐真劑」藥品,也只是在無意識中吐露一些不關鍵的信息。這是一個超越了絕大多數人生物性自限的人,他的身體之所以能夠抵抗殘忍摧殘,根本上在於被武裝起來的大腦。他是特殊材料製成的人,就是革命敘事文學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王郁:為母則剛則強
舊社會中,母親的意義就在於撫養子女,然而革命者的母親,則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尤其是隱秘戰線的她們。為母則剛,意味著親子關係中最為本真的基礎。成為革命者的那一刻,她就要將母性升華,但不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孩子。「我要你活著」、「活著的去找孩子」、「我們都沒有好好告別」,這些話語沉甸甸、打動人心、催人淚下,是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發出的怒吼、囑託。王郁的那一對流浪兒女,最終被找回。此前,那個智勇雙全的形象剎那間便回到純粹的母親,那淚眼婆娑就回歸了母親的身份。
小蘭:自有後來人
她是革命的繼承人,身體較小、面孔稚嫩,然而鬥志不減,熱心沸騰。她是特工小隊中最為年輕的那一個,專業能力似乎也有待提高,然而她也是堅毅不屈服的。現代歷史上的共產黨人男女平等、婦女能頂半邊天,女性解放了自己原來的社會身份的舒服,當然可以成為孟子提出的「大丈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超越了性別。小蘭的稚嫩,有著獨特的正麵價值,千千萬萬的女性站起來,就是從稚嫩的反抗開始。
論 中國式諜戰故事的趨向特點
顧名思義,諜戰片是以間諜活動為主題的電影。從電影分類學上來說,屬於警匪片的子類型。但是,中國式諜戰電影卻有所不同,創作的諜戰故事基本上與警匪片相距甚遠,具有相對獨立的美學特點。從《敵營十八年》《永不消逝的電波》《保密局的槍聲》開始,知名度較高的諜戰片(以及諜戰劇)基本上都是時代劇,故事通常發生在民國時期的大城市,間諜任務與國讎家恨有關,具有明顯的意識形態特徵。2000年以來的諜戰故事,一言以蔽之,就是與漢奸、日本人、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假作真時真亦假是諜戰故事的本分,質本潔來還潔去是間諜的初心。
諜戰劇
職場劇的變形
2000年以來的諜戰劇佳作不斷,從《地下交通站》《暗算》《潛伏》《黎明之前》《懸崖》《紅色》《北平無戰事》《偽裝者》《風箏》到《風聲》,無論是正劇、情景喜劇、推理懸疑恐怖還是跨時代與否,都非常明顯地體現出職場劇的變形。交通站、軍統局、調查局、日偽情報部門、701植物研究所等等虛實相間的機構,本質上都是職場,這一系列諜戰劇也充分而必要地將職場特點堅定擴大,甚至令很多觀眾從中學習、體會辦公室政治和成功學竅門。做一個潛伏人員,必須要與上司搞好關係,無論是拉上司下水還是更好地掩藏自我,都需要和光同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利益相關才能更安全。相對來說,孫紅雷、吳秀波飾演的角色就是要比李雲龍更會來事,也更能夠成為世俗面上的成功者和更順利的潛伏者。電視劇版《風聲》中女主顧曉夢的父親「老槍」,甚至是三重間諜。
當然這些劇中的角色,往往太過優秀,從內在實力到絕世美顏,都有著遮擋不住的光芒和榮耀,這其實並不符合歷史上諜戰特工人員的一般要求。
諜戰片
R級片的尺度
從《色,戒》《風聲》到《懸崖之上》,不同風格的導演在這些電影里,都有著尺度上的放開,B級片、血漿片和邪典電影的氣質無從掩飾,創作衝動油然而生。也許是諜戰片預設了敵人足夠的邪惡無人道,革命者、奉獻者、犧牲者就不由自主成為飛蛾撲火的客體,即便他們是無限自由的主動觸發和刺激故事的第一推動力。王佳芝的自發以身體為工具試圖去喟嘆大漢奸的行為,卻陷在情不由己的慾望之間,李安導演將之娓娓道來,卻很是荒涼與悲嘆。《風聲》和《懸崖之上》都是凝視舞台上的獵物與捉放曹的遊戲結構,正反多個角色都遭到酷刑逼迫,創作者不怕麻煩的細緻生理性描寫了刑罰細節,觀眾身臨其境的同理心油然而發。
局中局
諜海棋子的命運
2000年以來,諜戰片數量上並不充裕,質地上更是有雲壤之別。如果以婁燁導演的《蘭心大劇院》為中間點,《風聲》《色,戒》《秋喜》則是佳作,而《密戰》《東風雨》《觸不可及》則是庸品。
《蘭心大劇院》根據虹影《上海之死》和橫光利一《上海》兩部小說改編,鞏俐飾演的於堇具有多重的身份,既是特工又是演員,她回到上海,既為了特殊任務又有具體的話劇演出,從而與前夫、前男友和日本情報員,以及中外各路特務形成了足夠複雜的張力網。她必須使用暴力和欺騙來解決問題,「一旦暴力進入劇院,演員和觀眾都將受害」,最終她選擇了將情報上報,促使珍珠港事件的確保發生(歷史上並非如此重要)。於堇和她的仰慕者,構成了生死的鏡像,戲中戲、局中局、情中情,現實與可能發生的現實,都在見證租界歲月的最終結束,日本人的盲動最終令歷史走到日本軍國主義的滅亡,這是愛國的中國人最為期盼的結果,為此他們接受自己是棋子的命運。自助者,天助也。
《色,戒》則是小布爾喬亞的反抗日寇侵略,但因為徹底迷失在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苦海(佛教意義),失落沉淪於慾望的深淵,那一枚棋子再也無自由,最終死於並不存在的情感、絕對不回報的特務並不在於那份情感。
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陳國富、高群書聯合導演的《風聲》則是一部特別突出的佳作,不僅有「抓內鬼」的具體本格推理,更有超越一層的社會批判。裘莊內所有的角色,都有著充盈豐足的人物前史,他們在棋盤中都試圖做棋手,都免不了在生死邊緣瘋狂的試探,感官刺激很到位、懸疑推理耐人尋味、人際關係學也足,革命任務也在人心叵測的互動中完成。
訪 主演們的看片感受
于和偉:挺感動的,真的挺感動的。我其實拍的時候挺難受,我看完了也挺難受。我是演員,我入戲以後,其實是挺不舒服的,(拍完)我趕緊離開現場,忘掉這個人物。今天我看電影,看完了還是好難受,最後不給那一下勒死雷佳音那個,我真的憋死。
張譯:特別忐忑。不過剛一開片就被整個緊張感抓進去了,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參與過。感謝電影里的那些人,覺得自己曾經能夠作為老張,在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當中行走過、生活過、戰鬥過,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
秦海璐:我淚點比較低,我不太敢看。其實我是在結束之前的10分鐘悄悄進來的,看後邊那一點,我就不行了,旁邊工作人員說姐你要紙嗎,我說不用了,有點不太敢看,平復平復之後再看。
朱亞文:看的時候整個拍攝過程像電影一樣走了一遍,我其實整個過程也挺難受的,所以今天能有這樣一個成績,我覺得很讓人值得去回味。
劉浩存:我看完片子,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王郁姐和楚良哥,還有乃文追車那場戲,首先覺得導演太厲害了,各位老師們表演也都非常厲害,我印象非常深刻。看完整個片子之後,覺得被所有的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奮鬥的這種精神所打動。非常感動。
倪大紅:特別能理解剛才和偉老師說的,壓抑著,我正好跟他相反,我拍的過程不能難受,反而剛才在看的過程當中非常難受。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語言,再一次嚮導演、向親愛的無名英雄們鞠躬致敬。
李乃文:挺感動的。被這些出色的表演,還有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感動。當然了,同時我自己又為影片中所做的這一切一直在深深的自責和深刻的反省。
想和小編真人聊天,請加微信號:iamxingxingjie2,歡迎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