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一下宜賓的古建築
不如就去李莊看一下
從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市乘舟東下
行19公里便到了位於長江南岸的古鎮李莊
(10月可能會開通「三江親水游」船舶)
感受古人在江中看到的李莊
李莊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之稱
距今已有1470年建置史
是長江邊上的千年古鎮
依長江繁衍生息
形成了「江導岷山,流通楚澤
峰排桂嶺,秀毓仙源」的自然景觀
氣候宜人,地形平坦,水陸交通便捷
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薈萃
「東有江蘇崑山的周莊,西有四川宜賓的李莊」
周莊的特色是:
「江南春雨杏花,水鄉小橋人家」
而李莊的特色則是:
「傳承文化有功績,工藝四絕堪稱奇」
於是,便有了這次的李莊之行!
川南建築代表作之「李莊四絕」
建築學家梁思成前往李莊時
對這裡的川南古建築
讚不絕口
「李莊四絕」尤為讓人欣賞
1
旋螺殿
位於李莊鎮南2.5公里的石牛山上的旋螺殿
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
殿內曾供奉文昌帝君
故名文昌宮
去往旋螺殿的路上
沿著青石路
剛好下雨
帶來了別有的一番風味
有一種感覺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
經過一段小路的路程
到了旋螺殿門前
隔著大樹隱約能看到旋螺殿
一個魚頭和龍的建築吸引人的眼睛
聽傳言是這樣
傳說是龍的第九子
螭吻
龍和魚的結合物
長相像魚的龍
螭吻屬水性
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為什要辟火
了解到一件事情
再跟隨一下我們的步伐
走進旋螺殿
終於到了旋螺殿門口
購買好門票後迫不及待的進入
終於揭開了旋螺殿神秘的面紗
進門左邊就能看到旋螺殿屹立在那兒
初見旋螺殿
結構對稱
層次分明
跨入旋螺殿
門口有一個明顯的標誌
禁止吸煙
旋螺殿沒有有任何一個釘子
怕火
這也是為什麼會修建螭吻在門口的原因
看到裡面的木質結構
不由的驚嘆
我這是在仰望星空嗎
這就是雯雯進門的一瞬間會抬頭
原來是這樣的啊
三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5米
屋面鋪筒瓦兼小青瓦
旋螺殿,真美
插敘:尋找梁思成和林徽因
走出旋螺殿
我們便前往
中國營造學社舊址
去的路途上
經過竹林
一路走,一路拍
仿佛在尋找以前梁思成和林徽因他們走過的路
終於到了門口
瓦房,對聯
依然如當年模樣
走進去,仿佛還能看見
當年他們在石板路上行走的模樣
一切都是那樣的樸實和質樸
中國建築史研究基地
能有這樣的名氣不是空穴來風
肯定對建築學領域有非常大的貢獻
梁思成和林徽因等
許多建築學家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兒
不過大家最熟知的還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
看到他們青年時候的樣子
才子和佳人
關於他們
相信大家也知曉
徐志摩為林徽因所傾倒
不惜和張幼儀離婚
金岳霖因為林徽因終身未娶
林徽因睿智的對待感情
最終還是選擇了梁思成
可林徽因死後……
櫥窗內擺放他們的書《圖像中國建築史》
當年研究中國建築的模樣現在還能看到
桌子和椅子還是當年的樣子,只是有些陳舊
最後走到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臥室
裡面擺放有林徽因生病時候的雕像
能親切的感受到他們最後的一些零散的故事
走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臥室
天下著雨,聽似林徽因生病時躺在床上教育孩子
2
張家祠百鶴窗
原路返回
前往李莊鎮內
插敘:同濟工學院舊址
我們前往張家祠
尋找百鶴窗
路過同濟工學院舊址
二話不說,勁直的就進去了
進門就能看見一個大地圖
同濟大學西遷路線
裡面存有當年的初辦學校的照片以及傑出的校友
現在還能看到他們當時讀書的樣子
課桌前的書本小河馬還前往翻閱了一下
想感受一下他們以前讀書時候的樣子
其實吸引我的並不是這些
是這些建築的造型
每一個邊角都是三角形的模樣
具有美感
鏤空的雕飾、奇特的裝飾
想要去深究其中的意義
也想去找到真實的答案
可能就是前人的一個精神寄託吧
縱觀整個庭院,風格迥異
窗戶上面為什麼會有類似蝙蝠的雕刻
聽聞是蝙蝠與「福」
如果嘴上叼著銅錢
寓意是福財雙至
這兒的蝙蝠沒有叼著銅錢
可能他們只想祈福
並不想有任何的大富大貴
窗戶上好像嵌入的一盆花
不知道看膩了能否取下
門都是最原始的關門的門銷
以前的「陶武門」是這樣的結構
你還記得是怎樣把它合攏的嗎
經過一圈的觀察
我們就走了,在最裡面還有一個地方
小河馬就不介紹了
想要的去看的自己去了解吧
遇見一塊正在掉灰的牆壁
彩色的磚石
真是好看
白灰抵擋不了磚石的色彩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以想像一下,以前的院子
不能用單調兩個字來形容
出了學校,能看見李莊之歌
不知誰能唱出這首歌曲
想來也有趣
李莊本來就是一首歌
一首抗戰之歌
早已聽聞張家祠的仙鶴栩栩如生
一直仙鶴不難,幾隻、十幾隻也不難
而一百隻仙鶴都栩栩如生
舉世聞名
尺樹寸泓
鬱鬱蔥蔥的大樹有了
應該有流水就好了
想起有長江為伴
大樹已足夠
聞名不如見面
見面不如感嘆的張家祠百鶴窗
終於在我們的面前
只想穿越時空
問問當時雕刻的工匠
你是認真的嗎
為何中間兩隻嘴對嘴
保留下來的24扇百鶴窗
一百多年的風雨磨礪
已經陳舊
卻依然平整嚴密
四周的雲彩分布,變化多端,銜接自然
窗扇的下部還雕刻著許多飛鳥走獸
建造者是用心頗工
如今物是人非,有幾人會去細細品味它
3
禹王廟九龍碑
建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
大山門、戲樓、前後殿及廂房
組成的兩個四合院式布局
1940年國立同濟大學校本部設在禹王宮內
1992年恢復佛教活動後改名成慧光寺
其實禹王宮內最亮麗的還是九龍碑
猶如故宮太和殿前九龍石那樣
「可貴王冠」上的「明珠」
一條龍在正中間
八條龍分布在兩邊
每條龍均可從中仔細分辨出頭、身、尾
龍口中還含有一顆可以轉動而不脫出的寶珠
可惜現在已經被保護起來了
不能再去轉動寶珠了
深究其中的寓意
一為大禹和河之龍制服
疏民天下九河通大海
天下從此沒有水澇災害,造福萬民
二說有九州江山一統之意
4
奎星閣
清光緒年早期建造的奎星閣
全木結構,建築精細
呈八角亭式,三層的亭式結構
不知為何奎星閣成了一個酒店
成了食宿的地方
李莊,仍有許多地方等待我們發現
「九宮十八廟」
「李莊三白」
18條明清古街巷:羊街、蓆子巷……
李莊,正在創5A級景區
早在去年,就已經通過省級的評定
下步四川省旅發委將向全國旅資委推薦
參加5A級旅遊景區國家景觀質量評審
這次我們只探秘李莊「四絕」
大家不如趁有空
放下手機
再探李莊
會有多少的故事
你能發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