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不給老師高工資,不是老師個人的事,而是關乎整個教育的事!

2019-05-08   君山老師

您好,我是君山,一名站在中國教育最底層看教育、發聲音的一線教師,感謝您的關注,期待與您交流,真誠與您做朋友!

教師工資高與不高?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很神秘的問題!

發達地區,工資高點,欠發達地區,工資低點;城市學校,福利好點,偏遠鄉村,福利差點!與你所處的地區財政有關。

但為什麼這些年,很多老師都抱怨教師工資低?

原因其實很簡單,無非是教師工資還未能達到國家所能承諾給予的!要給的沒給,自然要讓想要的失望了!

工資低不是問題,但要求「甘於清貧」就是大問題!

從90年代的教師法開始,幾乎隔一段時間就要提教師工資不低於、甚至高於當地公務員水平,但餅很大,很多地方卻由於地方財政、領導意願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沒有實現;老師們心心念念,失望卻一波接一波接踵而來,於是也難怪很多老師要抱怨!

本來老師抱怨抱怨出出氣也就完了,但是卻總有一些專家、領導要跳出來說,「老師要甘於清貧!」這就真相當於打了你一頓,還要逼著你說,「打得好」!這就過分了!

教師跳不跳槽,與工資高不高無關!

更有甚者,甚至跳出來要說,「既然嫌工資低,那可以不幹啊!」說這種話的人,純屬於站著說話不腰疼。我曾很多次解釋過這個問題,這裡再解釋一遍:

1、教育對於很多人來講是一種情懷。

每一個人都是從學校里出來,雖然不是每個人對於學校都很有感情,但是也一定有很大一部分人覺得學校生活更加單純,喜歡校園生活,願意接觸年輕人、接觸孩子。

我所認識的很多老師,尤其是師範類畢業後就報考教師,然後進入教師隊伍的人,大部分是這樣的情況。從與他們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從高考後選擇報考師範類到畢業後選擇報考老師,教育對他們來講就是一種情懷!關於這一點,其實也能夠從很多大學生願意到大山里支教,很多大學畢業生甚至願意到學校當廉價的代課老師中,都能夠感受的到!

2、作為一份工作,不是說放就能放掉的!

年輕的時候,你可以有很多的選擇,可以任性,可以撂挑子說我要一個更好的工作,享受更好的人生,可以世界那麼大你想去看看。但是,一旦在一個行業里幾十年,青春耗盡、稜角磨光、激情全無,背後又是上有老、下有小,一整個家庭需要你去支撐時,你除了想讓家庭生活的更好一點,抱怨抱怨工資低,根本就不可能把賴以生存的「工作」,說丟就丟的!

更況且,要求「工資不低於公務員水平」,這不是老師提的,而是國家說的,是最最最合理的訴求而已啊!

網上的一種說法,「教師工資不高,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當老師?」

這話其實不對。東部發達地區,教師工資雖達不到公務員水平,但其實也不低,私立學校一年十幾萬,公辦學校一年八九萬也是有的,這些地區,教師溫飽沒問題,那自然是有很多人當老師的。

以浙江東部城市為例,每年老師報考也是十分熱門的事情,考上老師也算家裡的光榮。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尤其是一些山區,就完全不一樣了,交通不便,生活艱苦,甚至聽說很多鄉村的男老師連老婆也討不上,那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又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當老師呢?所以也才會有網上廣西這些地方教師招聘遇冷的情況發生啊!

那麼,讓老師工資高一點,到底是不是好事呢?

個人認為,老師工資高不高,並不是讓老師個人爽不爽的問題,而是關乎整個中國教育的未來。因為只有教師待遇提高了,教師的門檻才能提高,教師的門檻提高了,教師的社會地位才能真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提高了,也才會有更優秀的人願意當老師;也從而才能夠在教師隊伍中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應,進入到良性循環!

懂教育的人都清楚,教育不僅僅是教一點知識的事情,當今社會,知識的獲取如果僅靠老師,那這個人肯定是要落伍的;教育其實是一種影響,是一棵樹去搖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去撼動另一個靈魂,優秀的老師給予學生的是比知識更重要的品格!

說更白一點,讓更優秀的人教育祖國的未來,祖國的未來肯定才更有未來。

各位網友,針對君山今天思考的問題,你又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歡迎發表你的觀點,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