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化有這麼一個地方,它位於懷化市南部,湖南省西南邊陲,是湘黔邊界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往的咽喉要衝,是視同少數民族自治縣,是湖南省6個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縣之一。
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地;宋崇寧元年設三江縣,二年改為會同縣,縣名取自《周禮》:「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這裡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歷代皆有名人出於此,當代更有戰功赫赫、名揚中外的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城市的燈火闌處
看膩了那些名勝景點
那你一定要來會同縣
如果你來會同,我會帶你去...
在會同縣,有處「共和國第一大將故居」,叫粟裕故居!
粟裕故居,位於會同縣坪村鎮楓木村,舊居建於清光緒年間(1851-1861),分為東、西兩個大院,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大小房間有30餘間。故居現保存的房屋即為東院正屋,占地約416平方米,房屋坐東南朝西北,由三棟兩層的木房組合構成,其中前廳是為「品」字型客廳,前廳與正屋之間有一「一」字型天井,兩者正好構成「一品」 之意,寓意深厚。
在會同縣,有處「中國最佳紅色旅遊景區」,叫粟裕同志紀念館!
粟裕同志紀念館是全國第一個全面展示粟裕生平業績的專題性紀念館,紀念館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設三個展室。館內陳列有粟裕銅像和粟裕同志為革命奮鬥一生的光輝業績,紀念館以粟裕同志生平事跡為依據,通過文獻、資料、照片、珍貴文物以及各種圖表、字畫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粟裕同志光榮戰鬥的一生。
在會同縣,有處「江南第一古村」,叫高椅古村!
高椅古村,位於雪峰山西麓,沅水支流巫水河畔,村莊山環水繞,天、山、水、田、人、房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村落始建於唐宋,成形於元代,興盛於明清,古建築群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目前保存完好並正常使用的古民居有75棟,最早的古民居修建於明洪武13年,時間跨度有600餘年。全村85%的村民為楊姓,侗族,系南宋誥封威遠侯楊再思的後裔。
在會同縣,有處「中國南方生物基因庫」,叫鷹嘴界國家自然保護區!
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會同縣東南部,地處雪峰山脈西支南段,總面積15900公頃。區內群山連綿起伏,流水潺潺,主峰鷹嘴岩海拔856米,終日雲霧繚繞,姿態萬千,景色十分迷人。境內地貌資源豐富,地貌景觀和森林景觀融為一體,堪稱湘西一絕。這裡是湖南省乃至全國少有的一顆綠色明珠,具有較大的森林資源保護、科研和旅遊開發價值。
在會同縣,有處「國家濕地公園」,叫渠水國家濕地公園!
渠水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會同縣西部,主要包括從朗江電站壩址沿河向上至靖州縣交界處的渠水河和兩岸部分林地,總面積1319.0公頃,濕地將建設成為以"保護優質水源地、打造健康河流廊道、展示豐富濕地文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集濕地保護保育、恢復修復、濕地功能和濕地文化展示、濕地生態旅遊、濕地科研監測和科普宣教於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
在會同縣,有處「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故里」,叫連山炎帝故里!
「華夏同始祖,天下共連山」,炎帝故里位於會同縣連山鄉大坪村,是一個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景觀。2009年5月8日至9日,「全國首屆會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討會」在會同召開,與會的全國40多名史學、易學、炎黃、民俗、民族、古文字專家一致認同中華始祖炎帝故里在會同新說。
在會同縣,有處「炎帝與金龍太子鬥法地」,叫金龍山!
金龍山位於會同縣東北,主峰海拔1075米,得名於金龍太子的傳說,周圍有馬鞍、堡子、金竹三鎮群山環拱其下,形若飛龍,每當夕陽晚照,崢嶸翠滴。金龍山是會同河的發源地,春可踏青賞花,夏可避暑休閒,秋可賞紅楓采野果,冬可賞雪景挖筍,一年四季特色分明,是一個集祈福、觀光、休閒、體驗為一體的生態氧吧。
在會同縣,有處「白鏈上的九顆翡翠明珠」,叫九洞風景區!
九洞自然風光位於會同縣東南方,面積約10平方公里,是會同縣一處自然生態景觀。九洞,由9個象形天然潭洞組成,這9個象形天然潭洞分別叫門檻洞、腳盆洞、油罐洞、金雞洞、豬槽洞、簟洞、水牛洞、看牛洞、轎子洞。溪流因落差大而形成了多個風格迥異的瀑布,更令人心曠神怡。因水流沖刷形成的9個天然奇趣洞穴,與山水渾然一體,相映成趣。
在會同縣,有處「湖南省十大最美茶園」,叫寶田生態觀光茶園!
都說「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會同縣是茶祖神農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而寶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讓它天賦異稟、品質出眾。寶田茶場最高海拔840米,氣候涼爽宜人,雨量充足,土層深厚,PH值呈微酸性,全年有霧期在100天以上,方圓近百公里無大氣污染和地質污染,是天然、理想的有機茶園。
在會同縣,有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叫粟裕公園!
粟裕公園位於會同縣城南郊,園內建有粟裕紀念館、粟裕紀念碑、賀瓊烈士紀念亭、紅軍長征紀念亭和解放亭及其他休閒娛樂設施。整個公園依山傍水,樹木茂密,碑亭相映,景色迷人,空氣清新,環境幽雅,顯現出典型的園林風貌和民族風格,人們可曲徑信步盡享閒情逸緻,也可攀峰遠眺一覽會同山城美景。
在會同縣,有處「湖南最美少數民族村落」,叫西樓村!
廣坪鎮西樓村位於湘黔邊界,廣坪河穿村而過形成陰陽太極魚,由蘿蔔潭和上、下西樓三個自然村寨組成,主體民族為侗族和苗族,有濃郁的民族傳統文化氛圍,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已成功被評為湖南「最美少數民族村落」。以「浪漫愛情」為主題,集農耕文化、漁獵文化、侗苗民俗文化、太極養生文化、體育運動、水上遊樂於一體的侗苗情韻民俗村落。
在會同縣,有處「百年岩石寶塔」,叫金龍太子塔!
金龍太子塔,位於金龍山主峰,海拔一千零七十五米,太子塔始建於元,重修於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整座寶塔結構嚴謹、工藝精湛、宏偉壯觀,並立有「康熙五十四年重修」石碑一塊,記載金龍寶塔修建之事,至今仍保存完好。塔內修建金龍太子宮殿,系大柱木質殿堂,供有大型金龍太子雕象。
在會同縣,有處「千年古井」,叫團河諸葛井!
諸葛井在會同縣團河鄉內,據傳為諸葛亮在團河鄉紮營時,無清水可喝,孔明見此情況,用寶劍往地上一插,一股清泉即出,故名諸葛井。此井清泉常涌,四季不竭。
在會同縣,有8處「歷代文人墨客授名的會同八景」,它們叫「金龍晚翠」「岩屋晴風」「蓮花洞天」「沅江夜月」「青陂曉霧」「蓮池呈瑞」「插劍留泉」「榴峰聳秀」!
在會同縣,有20處「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它們叫林城鎮墓腳村、林城鎮金寨村、林城鎮東嶽司村、團河鎮官舟村、團河鎮盛儲村、若水鎮望東村、若水鎮檀木村、若水鎮長田村、廣坪鎮西樓村、廣坪鎮羊角坪村、廣坪鎮吉朗村、馬鞍鎮相見村、沙溪鄉市田村、金子岩侗族苗族鄉小市村、金子岩侗族苗族鄉白市村、金子岩侗族苗族鄉利溪村、高椅鄉鄧家村、高椅鄉高椅村、高椅鄉翁高村、連山鄉大坪村!
林城鎮墓腳村
林城鎮東嶽司村
林城鎮金寨村
團河鎮官舟村
團河鎮盛儲村
若水鎮望東村
若水鎮檀木村
若水鎮長田村
廣坪鎮吉朗村
廣坪鎮西樓村
廣坪鎮羊角坪村
馬鞍鎮相見村
沙溪鄉市田村
金子岩侗族苗族鄉小市村
金子岩侗族苗族鄉白市村
高椅鄉高椅村
高椅鄉翁高村
高椅鄉鄧家村
連山鄉大坪村
在會同縣,有處「國家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叫連道苗寨!
在會同縣,有處「風水寶地上的神秘古村」,叫墓腳村!
在會同縣,有處「地方文氣的象徵」,叫小市文峰塔!
在會同縣,有處「群眾求雨的場所」,叫八寶山雷公殿!
在會同縣,有處「千畝梯田油菜」,叫坪村鎮油菜花!
在會同縣,有處「十里桃花」,叫東嶽司花果山!
在會同縣,有處「道不盡的詩意情懷」,叫肖家竹海!
在會同縣,有處「水簾懸掛」,叫寶田飛水洞瀑布!
在會同縣,有處「高落差峽谷漂流」,叫金龍峽生態漂流!
在會同縣,有處「原始森林的避暑勝地」,叫九洞峽瀑布群!
在會同縣,有處「被人遺忘的世外桃源」,叫貢田原始次森林!
在會同縣,有處「萬畝楠竹海」,叫金竹鎮竹林風情園!
在會同縣,有處「採蓮賞花好去處」,叫上坊村荷花基地!
在會同縣,有處「天然戶外探險之地」,叫坡塘風景區!
在會同縣,有處「漫無邊際的浩瀚竹林」,叫翁樂村竹海!
在會同縣,有處「秀翠聳立的天然氧吧」,叫八仙山!
在會同縣,有處「丹霞地貌風景」,叫獅子岩!
在會同縣,有處「懷化最美民宿」,叫高椅古村青年旅館!
在會同縣,有處「游泳戲水休閒好去處」,叫印象山莊!
在會同縣,有處「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遊點」,叫益身生態休閒農莊!
在會同縣,有處「湖南省四星級休閒農業莊園」,叫瑞春茶業體驗園!
才下眼帘,又上舌尖。
這裡除了逛不完的風景,
還有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美食,
隨便拎出一樣,都能回味很久了!
在會同縣,有種「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叫雪峰山魔芋!
在會同縣,有種「侗家人宴待賓客的一道上等菜」,叫火塘臘肉!
在會同縣,有種「民間工藝食品」,叫會同花醮粑!
在會同縣,有種「湖南省茶博會金獎」,叫寶田茶葉!
在會同縣,有種「國家農業部優質農產品獎」,叫會同臍橙!
在會同縣,有種「侗家婚慶喜事筵席不可缺少的食物」,叫灌辣椒!
在會同縣,有種「本地人鍾愛的傳統小吃」,叫糯米糕!
在會同縣,有種「傳奇美食」,叫黑米飯!
在會同縣,有種「不容錯過的侗族美食」,叫血粑香腸!
會同是中華始祖炎帝故里
視同少數民族自治縣
是湖南省6個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縣之一
有燦爛的苗侗文化遺產
和古雅淳樸的民情風俗
在祖國文化藝術的寶庫中
璀璨奪目
在會同縣,有種「中國戲劇活化石」,叫高椅儺堂戲「槓菩薩」!
在會同縣,有種「二千多年歷史民間技藝」,叫會同竹編技藝!
在會同縣,有種「少數民族最受歡迎的民間樂器」,叫沙溪嗩吶!
在會同縣,有種「令人神氣的高超技藝」,叫儺戲面具雕刻工藝!
在會同縣,有種「小有名氣的民間藝術」,叫高椅剪紙!
在會同縣,有種「翻江倒海的磅礴氣勢」,叫板凳龍!
在會同縣,有種「深受侗族群眾喜愛的民間體育活動」,叫舞龍燈!
在會同縣,有種「高椅古村的重要傳統節日」,叫黑飯節!
在會同縣,有種「古老生產習俗的音樂舞蹈」,叫打鼓鋤茶!
在會同縣,有種「中國舞龍文化中稀有的原生態舞種」,叫吊龍舞!
在會同縣,有種「苗族流傳千年的民間舞蹈」,叫草龍舞!
在會同縣,有種「祈求農作物豐收的圖騰舞蹈」,叫鬥牛舞!
在會同縣,有種「深山裡的絕唱」,叫拉木號子!
在會同縣,有種「穿越千年的神秘習俗」,叫神農裸祭!
在會同縣,有種「流傳千年的茶葉加工工藝」,叫野生茶製作工藝!
在會同縣,有種「非物質文化民間舞蹈」,叫羅漢戲獅!
這就是會同縣
一個有歷史故事
有山有水有美景
還有百吃不厭的美食的地方
這裡是養育我多年的土地
她不僅古老,也很年輕
平靜的美景,真實的生活
一邊感受她的活力
一邊品味她真實又簡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