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樓市大家談(quanadcom)
在現在這個時代買房會給我帶來巨大的壓力,才過去的七天長假,想必這幾天很多人都不在工作的狀態上,前不久和朋友聊天,還說得之前有段時間生病了,發著燒,多希望能夠不去上班,但想了想自己的信用卡和房貸,沒辦法拖著生病的身子也得去工作。不少人覺得買了房相當於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不敢生病,不敢和朋友聚會,更不敢去旅遊,因為隨隨便便出去一趟的花費還是比較大的,而自己還需要還信用卡和房貸,尤其是近兩年購房的購房者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房價一點沒漲,甚至有的地區房價還有所下跌了,而所需償還的貸款卻沒有減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當時決定買房可能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了。
其實現在的房屋逐漸從居住屬性變得更多的都是投資屬性了,房價也是到達了一個較高的位置,但對於剛需來說房屋還是生活的必須品,就算房價到達了現在的高位,也得咬牙購買,所以日常生活上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而對於那些還沒有購房的人來說,每天看著房價的上漲,自己離買房這件事越來越遠了,買房的難度也是越來越大了。其實不論是有房的人還是沒有房的人都挺不容易的,也都有各自的難處。今天我們就來討論聊一聊有房和沒房人的差距吧!五年後,有房的「你」和無房的「我」差距有多少?誰會先後悔?
總所周知,現在的房價處於比較高的位置,想要買房可能會掏空自己的積蓄,在以前可能幾萬塊就能買到買到一套房,現在可能連一間廁所都買不上了。現在絕大部分的購房者都需貸款才能順利買房,現在看來房價是有在上漲,工資也有所上漲,還貸的壓力在不斷的減少,但這樣的情況可能在幾年後會有所改變,這樣的說法從何而來呢?那就讓我們帶著疑問繼續看下去吧!
「住房不炒」是我國近幾年一直堅持的發展目標,房屋是用來居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目前看來房價也在逐漸的恢復理性,多地房價已經開始穩定的發展甚至還有下跌的情況。之前不少人在房地產市場賺到了不少的錢,也有不少人從中看到了紅利紛紛加入了投資房產的行列中,以前只要投資房產就能賺錢,但現在可以說已經過了那個紅利的時期,現在國家對樓市有著嚴格的調控,樓市的成交量已經不如以前那樣了,目前的樓市可以說是「有市無價」,那些還想著靠房地產實現暴富的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且貸款的利率在不斷的上漲,未來的利率只會越來越高,購房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這對於還沒有買房的人來說未來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其次就是「房產稅」的問題,再過幾年房地產稅就要全面的展開了,未來的稅收可能從首套房就開始徵收,每個人給予一定的免徵面積,超出部分全部需要納稅,這也意味著那些持有多套房屋的人需要交納高額的稅費,換個角度來說這就是在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
最後要說到的就是我國的租賃市場,前段時間我國住建部提出要大力的培養房屋的租賃市場,雖說一直都在大力的發展,但成效都不是太好,最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沒有得到政府的扶持,但未來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租房難的問題可能會得到解決。我國現在在大力的發展房屋租賃市場,再過幾年,大學畢業生、外來的務工人群都將有公租房和人才公寓等多種房源,屆時租金可能也會有所下跌,到那時不用買房也不用擔心住房的問題了。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