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網課、晚上當「翻譯」,這群人是?

2020-03-23     浙江新聞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面對外籍人士入甬,如何準確傳遞信息並傳遞溫暖,語言的障礙成了首要問題。

這幾日,鄞州區教育系統就有四位英語老師在寧波火車南站,為疫情防控一線提供周到的志願翻譯服務。

「我年紀輕,我理應沖在前面!」1990年生的王詩宇是第一批報名的志願者。他是橫溪鎮中心初級中學的一位英語老師,家裡有個三歲多的女兒。

自3月16日起,他就在火車站充當起了的「翻譯官」。「工作時間主要在夜裡,第一天就忙到半夜三四點。最重要的是給外籍人員解釋鄞州區的隔離政策,這個比較專業,但是我擅長的領域,所以挺開心的。」因一開始志願者少,執勤時間分兩班倒,每班八小時,下午4點到凌晨為一班,凌晨到早上8點為一班。不過,可以做一休一。

「人少的時候會碰上四五個老外,人多的時候有七八個,主要還是留學生多。」在王詩宇印象中,「大部分的外籍人員都很配合,很有素質。除了溝通政策,還要在關鍵時刻安撫外籍人士。

一方面,他要管理學生的學習進度;另一方面,還要承擔區教研室布置的空中課堂的錄製工作。此外,「這兩個月,我都在準備學科以及疫情背景下的教學課題,還有論文研究、撰寫」,沒當翻譯的時候,也是連軸轉。

以3月18日為例,上午,王詩宇7點起床,備課。中午,他抽空幫妻子燒飯做菜,陪女兒閱讀玩耍。下午2點,開始錄製空中課堂的課程,「基本晚上睡不好,下午忍著錄的。」錄完課程,他就匆匆趕往火車站,無縫銜接「翻譯員」的工作。

在值班間隙,王詩宇還惦記著班裡學生的作業上交了沒,他用零碎時間批改作業、講解習題,「抽空批改幾份作業也好的」。

在得知王老師前往抗疫一線參加志願者工作時,學生們十分挂念。班裡的學生自發組織起來,通過語音、文字及短視頻製作了祝福短片,叮囑王老師保重身體、注意安全、順利完成任務早日歸來。

隨著志願者隊伍的壯大,王詩宇也鬆了一口氣。「現在排班時間調整了,12點之後就可以去附近的賓館休息了,有需要時再過去。這下,我有更多的時間管管學生和家裡的娃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j_iDXEBnkjnB-0zMLL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