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庫爾漢——荷蘭鹿特丹一個海濱地區的名字——暗示著前衛時尚的綠洲,那麼設計師薩比娜•馬塞利斯(Sabine Marcelis)設計的優雅內斂的小區閣樓之旅只會加深這種印象。但這個荷蘭名字翻譯過來就是「煤港」(Coal Harbor),它更真實地反映了這個地區的特點。即便如此,她那套2,800平方英尺(約合2,800平方米)的公寓,坐落在一棟四層樓的二樓,俯瞰著人流量巨大的謝伊河(Schie river)。最酷的商數大多在裡面。
「這個地方最初是一個紙倉庫,建於20世紀20年代,然後是銀行辦公室,但近年來被完全廢棄,」馬塞利斯繼續說道。「我們來的時候,它正處於『要不要隨你』的狀態。但這層樓給了馬塞利斯和她的男友保羅·庫內特(Paul Cournet, @paul_cournet)一個從頭開始設計自己家的機會。保羅·庫內特是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的一名建築師。「裝修本應該花三個月的時間,但最後卻持續了一年多,」她遺憾地補充道。
首先,這對夫婦把地板縱向分成兩半,在一邊創建了兩個出租單元,另一邊留給他們自己。他們打破了後天花板,引入了大量的自然光,把原本的室內面積變成了一個新的後露台。
除了一排狹窄的封閉空間——客房、浴室、盥洗室、備用房間、壁櫥和儲藏室——他們避免建造任何內牆,讓閣樓的其餘部分完全開放,除了幾排細長的柱子,沒有任何阻礙。
馬塞利斯說:「我們在必要的時候使用落地窗來為睡覺、生活和吃飯創造不同的區域——甚至還有一個『電影院』,我們把電影投射到牆上的一個特定區域。」「但當所有的窗簾都拉開時,這些區域又回到了一個連續的空間。」
馬塞利斯的協作、策展和即興創作技巧在整個公寓中都很明顯:她把一塊剩餘的有色玻璃變成了一張由三個玻璃圓筒支撐的空靈餐桌;她和柯朗特設計了環繞它的凳子——由泡沫和樹脂板堆砌而成的雕塑。
夫婦倆還共同設計了廚房,一個簡單的壁櫃和對面的島式布置,由光滑的材料(拋光不鏽鋼、光滑的丙烯酸樹脂、河金花崗岩)和大膽的形式(圓柱形吸油煙機、喇叭閥杆凳、浮板台面)構成,獨具特色。
這是他們最喜歡的閣樓部分:「一切都發生在廚房裡——我們似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那裡,」Marcelis報道。「即使在我們舉行晚宴的時候,我們也經常不在餐桌上,而是在廚房裡閒逛。」
閣樓的大部分家具和藝術品都是通過與這對夫婦的藝術家和設計師朋友的交易獲得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粉色軟墊皮埃爾·波林沙發——大阪,一個以第一次展出的世博會遺址命名的蜿蜒的奇蹟——與設計師的兒子班傑明的交流。
同樣引人注目的是一輛由不鏽鋼絲製成的雙座馬車,這是比利時設計二人組穆勒·范·塞弗倫(Muller Van Severen)設計的一種低矮的幽靈般的存在。附近的雕塑是由著色混凝土塊組成的圖騰式組合,是挪威設計師馬格努斯·佩特森(Magnus Pettersen)的作品
Product Sources: From Top: La Cividina: Sofa (Living Area). Through Etage Projects: Steel and Concrete Table, Mirror, Carafe and Glasses (Dining Area), Wood Stool (Guest Room). Muller Van Severen: Stainless-Steel Chaise (Living Area). Phil Procter: Custom Shelving (Formal Sitting Area). Handmade Industrials: Saddle Seat. Spectrum: Daybed. Rens: Rug. Sammode: Sconces (Sleeping Area, Terrace). Studio Jonas Lutz: Custom Tile (Powder Room). Jenny Nordberg: Silver Mirro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_tVX20BJleJMoPMAZ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