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數量多,不如「質量高」,多子女家庭中最孝順的是老幾?

2021-04-21     兩口育兒

原標題:孩子數量多,不如「質量高」,多子女家庭中最孝順的是老幾?

一這一輩最幸運的事情就是,「少年有父母疼愛,中年有配偶陪伴,老年有子女照顧」,可這個三個條件對比下,更多人希望晚年生活有依靠,是不是只有多生孩子才能確保養老問題?

三個男娃,父親癱瘓輪換照顧,老大請護工,老三扔下2000元,父親才意識到自己當初疼錯了人。

清明回老家掃墓,鄰居王大爺突然中風癱瘓,臥床不起,由於老伴去世兩年多,照顧王大爺寢食起居只能落在三個兒子的身上。

胡同里的左鄰右舍都猜,這次生病肯定王大爺要蒙老大和老三的福了,畢竟老大和老三才是他從小到大最疼愛的孩子,加上老大學歷高,掙錢多,老三自己做生意,手裡也寬裕。

正在大家觀望的時候,這三個兄弟商量好按月輪流到王大爺的住處照顧,先從老大開始,第一天老大沒出現稱自己工作太忙,就給王大爺請了一個月護工上門照顧。

老三呢,更不像話,扔下2000千元轉身離開,還是鄰居看不下去幫忙照顧了一個月。

相反,從小到大不被大家看重的老二,卻辭職了守在王大爺身邊不分晝夜地伺候,成了王大爺病床前最孝順的孩子。

按出生順序看「孝順程度」,老二定是孩子裡最孝順的一個

其實子女三人的家庭里,老二是最孝順的並非空穴來潮。都知道老大是第一個孩子,父母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把最好的物質和關注投放到第一個孩子身上,自然老大在父母的心目中地位不同。

直到後面孩子出生後,父母才會把關注和愛慢慢地轉移給小的身上,這時老大會出現焦慮和對比,導致後來老大出現自私嫉妒凡事斤斤計較追求是否公平。

老三是家庭里最小的孩子,所以從出生後就戴著「被寵愛」光環,因為年齡的原因,上面的兩個孩子都比自己大,什麼事情都會讓著他、寵著他、護著他。

再加上父母常常提醒,你們是哥哥姐姐,什麼事都要遷就他,導致老三壓根沒有照顧別人的意識和能力,所以在面對照顧父母的責任上更多時候都是依賴自己的哥哥姐姐。

老二是家庭中最不起眼的角色,上面有哥哥姐姐擋著,下邊還有弟弟妹妹拽著,所以時常被競爭包袱壓著。

也正是這份競爭,讓老二從小得以鍛鍊,任何事情都要親力親為,這樣方能展現出自己的優秀,才會得到父母的認可。

久而久之,老二做得多體驗得多,也就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自然也就最孝順父母了。

難道所有家庭老二都孝順?這可不一定,孩子孝不孝順主要看這幾點

雖說在大部分多子家庭,老二孝順的幾率最大,但也不能一錘子下定論,其實孩子孝不孝順和排行老幾沒多大的關係,主要還是要看孩子身上有沒有這些特徵。

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的孩子,不僅能孝順父母,而且對家庭和社會有很多的益處。所以養育孩子時必須教育好孩子懂得感恩,讓孩子從小明白,享受著別人付出帶來的幸福,同樣也要給與付出,回贈給別人幸福。

親情不是單方面的愛與呵護,而是需要雙方共同給予溫暖和慰藉。

承擔責任

培養出有責任有擔當的孩子,將來才能擔起家族的重擔。

孩子小的時候要勤著用孩子,讓孩子接觸家務,自己做飯洗衣服,交物業費、坐公交車上下學等等力所能及的事情,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

只有讓孩子體驗到生活的辛苦,才會明白父母的不易,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將來才是最孝順的。

孩子孝不孝順並不是取決於他在家裡排行老幾,主要還是要看本身的品質以及是否有感恩之心和責任擔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__v9XgB9wjdwRpvuQ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