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傘塔 一座凝聚了成都一代人情懷的高塔

2019-07-14     最武侯

說到跳傘塔,很多80後、90後、00後可能都這樣想:沒有傘也沒有塔,為什麼要叫跳傘塔?今天小編就來給你八一八,地標60米的城南景觀。

在真正的老成都人心裡,跳傘塔是凝聚他們那一代人情懷的高塔。1984年3月21日,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位於成都市一環路南三段與人民南路四段交會處的一座高塔轟然倒塌,頃刻之間歸於塵土,至此這座聳立了二十多年的跳傘塔在人們的惋惜中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橫空出世」成為地標

1958年,正值全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之際,為壯大體育事業,成都市成立跳傘俱樂部,專門開展這項新興的體育運動,一方面為了豐富青年人的體育生活,另一方面又能將體育活動和國防體育結合起來,一舉兩得。

1965年底,在成都市南郊一片農田之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的跳傘塔在「千呼萬喚」中露出了自己的「廬山真面目」,成為成都跳傘體育項目訓練基地。跳傘塔造型獨特,引人注意,整個塔高60米,塔身直徑5米,在塔身距離地面40米處,建有4條鋼架長臂,長臂下幾米處,是一個28平方米塔台,塔基四周是一個面積為1540平方米的沙盤,塔頂四支鋼臂伸向四方,附屬設施有浪橋、虎伏、旋梯等地面運動器械。

舊時的成都,主城區很小,20世紀80年代,成都二環以外的地方都還是田壩……「橫空出世」的跳傘塔紅白相間,巍然屹立的高塔在周圍低矮的建築中異常顯眼。如此新奇前衛的建築,不僅是老南門城外的一處景觀,更成為了成都地標。

天幕中的跳傘員如神兵天降

1966年1月21日,為了慶祝跳傘塔在成都這片土地上「生根」,成都市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在典禮上,成都市跳傘俱樂部組織安排了他們拿手的「定點跳傘」「救火護林」「殲滅敵特」「空中急救」等項目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

落成典禮後,成都市跳傘俱樂部常在此進行跳傘訓練。每當有訓練時,都會吸引眾多居民前來觀看。在高高的塔頂、長長的塔臂上懸浮著色彩絢麗的降落傘,傘下幾道繩拉掛住運動員矯健的身姿,跳傘員一拉釋放繩,中央鉤鬆開,傘衣徐徐落下,從藍天翩然而來,宛如仙女下凡,又似神兵天降。

據老成都人回憶當年跳傘塔情景:初涉跳傘訓練的運動員最初升至一半高度,可能是恐高的緣故,有的運動員在半空中就「咿咿呀呀」一個勁地亂喊亂叫,附近一環路上都聽得到。几上幾下反反覆復地磨合十幾次後,將運動員升至最高處,適應一段時間後,運動員才敢在最高處打開跳傘的開關。每當運動員跳傘時,天幕中的傘像朵朵蘑菇,煞是好看。

從輝煌到爆破拆除

1972年10月,成都市跳傘俱樂部更名為成都南郊體育場,在跳傘塔地區增建了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等,開展相應的訓練,後來又增加了武術、田徑等方面的訓練,這裡便成了南郊為數不多的綜合體育訓練和比賽場地。與此同時還建立了南郊體育場業餘體校,廣泛招收青少年進行訓練,組織體育比賽。南郊體育場在缺乏大型體育綜合訓練比賽設施的成都可謂一枝獨秀,為成都體育事業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1年,重新組建了成都市跳傘隊,在這裡進行專業訓練,1977年又建起了成都市傘塔跳傘運動學校,1975年至1981年,共訓練跳傘員4000餘人。訓練的跳傘運動員曾多次在國內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在1978年在濟南舉辦的全國傘塔跳傘比賽中,成都市跳傘隊分獲男、女團體總分第一名,女子個人定點第一名、第三名;女子、男子脫鉤跳傘分別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績。

1984年初,為修建四川省體育館,跳傘塔這塊場地交由省體育主管部門管理,3月21日,有關部門採取定點爆破拆除了跳傘塔。1989年,設施齊全,規模龐大的四川省體育館在這片區域拔地而起,翻開了成都市體育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如今,高大綺麗的跳傘塔已不在,只有以跳傘塔命名的街道辦事處,追憶當年難忘的跳傘時光或許還有路過省體育館的老成都人,才能記起當年傘與人從這片天空飛過的痕跡……

武侯融媒記者 鄭嫄

圖片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_TfHmwBmyVoG_1Z80m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