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這2處"圓"的人,基本與長壽無緣!快對照檢查

2020-02-18     國醫在線


每一個追求長壽的人,大概都知道做人不能太「胖」。


肥胖是個筐,有太多疾病都能往裡裝,從體型上來說,身上這兩處太「圓」的話,就基本與長壽無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1

肚子圓滾滾: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又稱內臟型肥胖、中心性肥胖,即我們常說的大肚子,這種內臟脂肪肥胖比全身性肥胖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內臟脂肪是存儲在腹腔內,圍繞在很多內臟器官周圍的脂肪,包括肝臟、胰腺和腸等。


當肚子出現「圓滾滾」時,就說明腹部脂肪堆積很多,肚子裡的器官也被大量脂肪包裹。此時,就算體重是達標的,身體可能已存在一系列疾病

1

腰粗一公分,壽命減一歲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一級專家童南偉教授曾講到腹型肥胖的影響:


大量內臟脂肪可能會把胃往上頂,從而引發胃灼熱;


會擠壓肺的擴張空間引起呼吸困難;


分泌各種物質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等)的發病風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腹型肥胖的影響還不僅於此——


  • 脂肪肝


腹部是肝、胰、胃、腸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內臟脂肪會影響肝臟功能,導致脂肪肝。中國醫學前沿雜誌曾刊登的一篇研究就指出:中心性肥胖是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最重要的因素!

  • 癌症


據奇點網報道,肚子上的贅肉會釋放致癌因子,增加癌症的風險。而且,在2千萬亞洲人中的調查還發現,粗腰與18種癌症風險升高有關。


  • 心臟疾病


腹部脂肪過多會造成血流量需求增加,從而加重心臟的泵血負擔,發生心臟性猝死的風險更大。


腹型肥胖者也更易出現不孕不育等問題。這類人生殖內分泌易出現問題,男性精子質量下降,女性體內雌激素代謝變化易導致不能誘發排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

3種方法,測腹型肥胖


  • 第一種:測腰圍


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即為腹部肥胖。


但測腰圍判斷腹型肥胖的方法,也有局限性。


  • 第二種:測脂肪含量


我們在說肥胖的時候,說的其實是身體里的脂肪含量。


藉助儀器,CT和磁共振是診斷腹型肥胖和身體脂肪含量最精準的方法。


  • 第三種:肉眼看


還有一種最直觀的方法:站直後低頭往下看,如果肚子比「心窩子」突出,那麼即使你的BMI指數在正常的範圍內,你也已經達到腹型肥胖的標準。


方法你掌握了嗎?快對照看看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2

腦袋渾「圓」:警惕粗脖子


說起肥頭大耳,很多人會自然想到脖子粗。腦袋肥「圓」的人往往少不了脖子粗。


除了關注體重和腰圍外,你還需要關注下你的頸圍。多個研究發現,腦袋肥「圓」、脖子粗的人健康問題亦太多。


1

脖子粗一分,疾病風險多一分


  • 頸圍越大,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越大。


脖子變粗意味著血脂異常的可能性更大,要警惕冠心病。雙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2017年新醫學期刊發布的一項研究就指出:


男性頸圍在36.38~37.80cm的人群的冠心病發病風險最高。


女性頸圍在33.60~35.35cm區間冠心病發病風險增加1.42倍;頸圍在35.35cm以上的女性,冠心病發病風險則增加了2.54倍。


  • 睡眠呼吸暫停,加重睡眠意外。


堆積在頸部的脂肪會造成氣道活動負荷增加,從而導致並加重阻塞性睡眠窒息的發生。


在呼吸科,常會加測頸圍,幫助判斷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風險。


  • 糖尿病。


即使腰圍符合標準,但如果脖子過粗,也容易使血糖偏高,糖尿病風險增加。


脖子粗的人是糖尿病的高發人群,最好定期檢測血糖,以預防或儘早發現糖尿病。


糖尿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也有密切關係。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阻塞性睡眠暫停綜合徵的患病率在60%以上。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也會通過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缺氧等問題導致血糖升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脖子粗,警惕甲亢。


脖子粗也就是甲狀腺腫大,是甲亢的一個典型症狀。當出現脖子前面、氣管兩邊腫起來,而且逐漸增大,伴隨體重減輕、心慌等症狀時建議儘快諮詢醫生。


2

自測頸圍,最好不要超過這個數


保持身體直立,雙臂自然下垂,請別人幫忙用軟尺測量脖子最細的地方,即第七頸椎(低頭時後脖子最突出處)到喉結下方的周長。


正常人的頸圍應該是:


男性<38cm

女性<35cm


兩個數值都超標,肥胖沒跑


不論哪裡胖,運動都是良方。要減肥,關鍵還是要管住嘴,邁開腿。


1

管住嘴


肚子大的人必須少吃點,在以前吃的「量」的基礎上,再少一點。


脖子較粗的人,可以每天吃點堅果,因為堅果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維持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輔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

動起來


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細胞》子刊曾發表一項研究結果:蹬自行車,減大肚腩!


研究團隊在人體試驗中證實,通過測力自行車(類似於健身房的動感單車)進行高強度間歇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地減去腹部脂肪。


身體條件允許的朋友們不妨試試。


大多數中老年朋友都有些慢性疾病,這類特殊人群的運動處方要將身體狀況作為選擇的參考標準,有慢性病的人不妨這樣選擇運動。


高血壓病人選擇小量和中等量有氧運動。推薦運動: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游泳、騎車、健身舞等。


糖尿病結合柔韌性、有氧運動、力量訓練,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推薦運動:散步、太極拳、自編體操有氧運動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最後可做局部的力量練習,如舉啞鈴、仰臥起坐等。


心臟病患者最適合的運動是步行,最好走平路,不要爬樓梯。剛開始每周運動3~5天,每天兩次,逐漸增加至每天都運動。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健康時報、奇點網、養生中國、環球網等,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翃笙

⊙運營編號:YNZY000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9PiYXAB3uTiws8KXP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