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教你入門格律詩(附例)

2019-05-16     梧桐樹邊羽

如今對格律詩關注的朋友越來越多,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如何寫格律詩。我們撿重點說,儘可能言簡意賅,舉例說明。

近體詩

格律詩,顧名思義,格是指格式,律是指韻律。

格式包括字數、句數這些明顯可見的規則,也包括句式、文法這些內在的內容。韻律則包括押韻的規律,以及每個字的平仄音調。

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形成一套規矩,就是我們說的格律體。

而嚴格遵守格律體規矩的詩就是格律詩,包括絕句、律詩、排律三種。

那麼怎麼寫格律詩?搞清楚平仄、押韻、對仗就可以了,保證不出律就是格律詩,但是不一定是好詩,不過至少保證了是,然後再追求好不好。

因為我們只討論格律詩,所以請認為平仄格律不重要,只要意境好的同學繞道,那不屬於這個話題。因為在這個標題下,格律的重要性是高於意境的。

格律之美

體式

字數上分為五言、七言。句數上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十句以上。句式不整飭的一概不屬於格律詩。所以要寫格律詩,首先要把自己洶湧澎湃的感情收攏一下,用長短一致的句子來規整自己的思路。

押韻

格律詩的押韻都是押平聲韻,不能轉韻,篇幅再長的排律(過百句)也必須一韻到底。不能鄰韻通押,不能平仄同押,要求極其嚴格。至於在寫格律詩的時候是使用古人的平水韻還是今人的新韻,這個各有所愛,沒必要強求。

用平水韻的古意些,在古人總結的平仄規則上來說更加合理,但是有些發音妨礙今人閱讀流傳,用新韻則容易讓人讀懂,因為普通話人人都懂,只是要儘量不使用平仄系統上古今發音入韻不同的字,避免混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寫完後標註這首格律詩使用的是什麼韻,讓讀者心裡有底。

韻律清和

平仄

平仄上來說格律詩有四種基本格式(這裡假設大家對平仄有概念,知道如何區分平仄)。這四種基本格式都是以格律詩的首句來判定的。最主要看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和首句句尾是否押韻。比如「白日依山盡」,平仄是「仄仄平平仄」,所以這首五絕的平仄格式為仄起不押韻格式。

平仄格式有固定推導方式,即「對」、「黏」。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要相對的,而下一聯的出句則要求與上一聯的對句相黏。「白日依山盡」,「仄仄平平仄」按照「對」的規則,推出對句為「平平仄仄平」,所以「黃河入海流」是合平仄關係的。

第三句則要平仄與這句相「黏」,也就是相似,但是因為第三句是要以仄聲斷句的,所以要做出調整,「欲窮千里目」,平仄為「仄平平仄仄」,實際上是首字不論平仄的「平平平仄仄」,在重要的「二、四」位置的平仄是相「黏」的,所以沒有出律。結句作為第三句的對句,自然平仄要和「平平平仄仄」相對,所以「更上一層樓」,「仄仄仄平平」完美收官。

白日依山盡,仄仄平平仄

黃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窮千里目,中平平仄仄

更上一層樓。仄仄仄平平

這只是一首完美五絕的分析,其他七絕,五律,七律,排律的平仄關係都是一樣的,大家可以自行對應了解。除了仄起不押韻格式之外,還有仄起押韻、平起不押韻、平起押韻,總共四種基本格式,並不算複雜,就不一一例舉了。

對仗

四句的絕句是不要求對仗的,像上面的《登鸛雀樓》五絕全詩對仗,那是王之渙的文採好,但對仗並不是絕句的必須要求。

不過律詩的頜聯、頸聯是要對仗的,至少頸聯要對仗,否則就是出律。而排律除了首尾兩聯,其中不論多少聯都要求對仗,難度相當高。

達不到怎麼辦?出律,就是古風,不是格律詩了。

古風

我們看一首白居易的七律。

錢唐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平仄就不說了,這是平起押韻格式,大家根據前面講的「對」、「黏」自己分析。頜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頜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就是對仗的。

句式

句式這個類似於「詩家語」。在格律詩中有很多不同於正常講話的表達方式,如「倒裝」、「限定」,這個需要大量閱讀,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詩家語的精髓,達到古詩詞的境界。

當然,就用現有句法寫詩問題也不大,而且更加容易讓人讀懂、理解。這個只是一個層次問題,像白居易的香山體,就以人人能讀懂為要義,只要意境營造得好,句式花哨未必能別出心裁。

詩家語言

文法

格律詩的普遍文法就是「起承轉合」。不排除有詩人在熟練掌握各種方法之後在精巧構思下打亂這個結構,讓人眼前一亮,但是由於詩詞體式短小,並沒有多大的空間給我們去乾坤大挪移。

能夠按照「起承轉合」寫好一首詩,基本上就能達到格律詩的中上水平,意境上要是營造得好的話,就是上上品了。

還是用白居易這首律詩舉例。「起」,首聯「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起筆,交代寫詩的事由,地點,環境,景色。「承」,頜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承接首聯,進行景色細化,豐滿意象。「轉」,頸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轉開寫人在春色中行走,這首轉得不算明顯。「合」,尾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合回首聯的景色位置。

這就是格律詩的基本文法。

總結

說了這許多,其實總的講起來,不過是林黛玉教香菱講作詩說的:

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你看,如果不了解點格律知識,大概連林黛玉的話都聽不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9J4MGwB8g2yegNDTCI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