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好控告申訴檢察的第一責任

2020-04-07     蚌埠檢察

戴佳 李效安



  「天下興亡,我有責任。要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辦實事、求極致,在促進『案結事了人和』上下功夫,履行好控告申訴檢察的第一責任。」3月19日、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檢察廳各黨小組以黨員過「政治生日」為契機,圍繞「檢察機關是刑事錯案的第一責任人」談認識,回顧入黨初心,體悟職責使命,開展「使命、責任、擔當」主題研討。

  記者了解到,活動伊始,第十檢察廳各黨小組為3月入黨的黨員送上「第十檢察廳黨員政治生日卡」,並通過視頻傳遞祝福。過「政治生日」的黨員圍繞「當初入黨為什麼,現在做得怎麼樣,今後應當如何做」,結合控告申訴檢察職責和疫情防控期間的親身感受,分享了入黨以來的心路歷程和對初心使命的理解,表示要時刻牢記入黨誓言,堅守真摯深厚的為民情懷,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更高位置,帶著更深感情和更重責任做好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工作,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求極致」的精神不斷提升控告申訴檢察業務能力,更好履行推動案結事了、化解社會矛盾、救濟冤假錯案的重要責任。

  研討過程中,第十檢察廳黨員幹部紛紛表達了對「檢察機關是刑事錯案的第一責任人」的理解和認識。有的同志認為,檢察機關是刑事錯案的第一責任人,要從職責、使命、擔當上理解,而不是片面從追責上理解,這個提法是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承擔主導責任的必然要求,更是對人民勇於擔當、對法治敢於負責的直接體現。面對偵查機關報捕的案件,該不批捕的就不批捕;面對移送起訴的案件,該不起訴的就不起訴;面對錯案,就應當立場堅定地提出糾正意見。有的同志指出,講檢察機關是刑事錯案的第一責任人,主要是對提高檢察機關的辦案質量提出要求。沒有質量的辦案數量沒有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辦的越多,錯的越多。提高辦案人員素質、提高辦案質量,就是要從源頭上減少錯案的發生。無論是公安、檢察還是法院,辦案質量都應該是業務上的首要要求。有的同志表示,一定要履行好憲法賦予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責,在新時代有所作為。控告申訴檢察部門的刑事法律監督職責非常全面,涉及訴訟的各個環節,在新形勢下要進一步優化辦案機制,從制度層面落實糾正冤錯案件的責任,倒逼司法辦案質量的提升。

  據了解,2019年,各級檢察機關控告申訴檢察部門認真落實最高檢黨組關於「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的要求,對49萬多件群眾來信作出處理,7日內程序性回復率達100%,3個月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率為99.1%。第十檢察廳許多黨員幹部認為,2019年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僅僅停留在已有成績上還遠遠不夠,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辦實事、求極致,在促進「案結事了人和」上下功夫,更好地履行控告申訴檢察的第一責任。

  「控告申訴檢察是維護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重要關口,對刑事錯案具有救濟功能。我們要有第一責任人的擔當精神,通過辦理案件分析研究捕訴環節存在的問題,發現檢察機關在司法辦案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提高司法辦案質量,避免冤錯案件發生。」第十檢察廳的黨員幹部們表示,要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認真負責地辦理每一起堪比大海撈針的刑事申訴案件,不懈怠、不鬆勁、不麻木,努力做到極致。要始終恪守為民情懷,以「辦案就是辦別人的人生」的嚴肅態度,認真審閱申訴材料,了解申訴人的訴求,從申訴材料中尋找支持其訴求的線索,發現有錯誤可能的,及時移送到相關業務部門作進一步的審查處理,真正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要始終磨礪業務能力,針對控申檢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不斷加強業務學習,通過業務培訓、研討交流、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提高能力,以做「辦案大師」的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終,善做善成,用自己的工作實績譜寫控告申訴檢察工作新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8qvU3EBiuFnsJQVjVV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