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國家對於狂犬病還沒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且人患上狂犬病的病死率幾乎是100%,所以很多人被狗咬傷之後,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沖洗、擠壓、消毒之後火速趕往醫院,在被咬後的48小時內及時注射疫苗,但去醫院就能安全有效地保證自己注射疫苗嗎?
近日,在哈爾濱市呼蘭區發生了這樣一件事,被狗咬傷的相女士,因為當時有明顯的抓傷和咬傷,便十萬火急趕往醫院,本來應該在傷口附近、臀部和胳膊分別打針,結果打完第一針之後,卻發現自己沒有注射狂犬疫苗,只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和破傷風藥,這讓起協同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如何協同。
當調查監控卻發現,負責打針的護士,已經抽取了藥,沒有給患者打,而且當患者離開的時候,護士直接把注射器里的藥扔掉,而就連狂犬疫苗接種卡上,就診時間是11月3號,而接種日期卻是11月6號,相隔3天,這件事就像針一樣,深深扎著相女士的心,很擔心自己因為接種時間不及時,導致自己患病,而自己也已經58歲了,禁不起折騰。
而院方給出的答案更是讓人氣憤不已。院長說:「的確是醫護人員的疏忽,護士忙忘記了。打針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狂犬疫苗,只要沒犯病之前打,都有效。如果再發作,除非你被狗咬,發作了,可以來我們醫院鑑定,這玩意走醫療鑑定就完事。
對於家屬的擔心,醫院表示會補償3000塊,對此,如果要寫承諾書的話,也表示不會接受。
本來相女士擔心的就是自己因為錯過最佳的接種時間,會不會對自己的身體有影響,又沒有打狂犬疫苗,如果患上病怎麼辦?
但是對於這些擔心,院方沒有及時處理,反而輕描淡寫,搪塞敷衍過去,如果讓相女士及時檢查身體,確認自己不會因為這個過錯導致患病,減輕心理負擔,再讓犯錯的護士,及時道歉,再給出相應的賠償措施。患者心理也會舒暢許多,而不是說,如果發作,走醫療鑑定,就完事。不少網友也表示說,這種事,拒絕和解,萬一再發生怎麼辦!
我們見到電影電視里關於護士工作的描寫,都是露出甜美的笑容,成為醫生的左右手,奔跑在搶救生命的第一線,我們喜歡將她們稱為白衣天使,但是如果護士對於治療病人的過程中,不上心,對於工作馬虎大意,就會讓患者的感激,冷凍結冰,畢竟近年來,醫患矛盾升級就是這麼開始的。
曾經發生過,江西兒童醫院的護士,偷換孩子的高價救命藥,還好家長細心及時發現,避免了一場事故。因為在準備為孩子輸注丙球的過程中發現,藥品的數量,和醫囑不符,擔心要承擔責任的護士,直接抽取了20毫升5%的葡萄糖注射給孩子輸的丙球空瓶中。不得不說,作為醫護人員,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責任心,醫院如何正確培訓人才,更好地防患於未然,提高為病人的服務能力,也值得好好深思。
另外一方面,醫德的缺失、醫患的緊張,還有出現眾多暴力傷醫的問題,都不是但一方面的原因,如果因為個例而不相信醫生、護士,也會令醫者寒心。就像楊文醫生被殺案,僅僅是95歲臥病在床的母親,沒有和醫護人員達成達成一致意見,就遭到割頸殺害的話,未免過於殘忍。
認識很多學醫的朋友,他們都說,有時候因為患者年紀大,忘記輸液的數量,為了給他找到輸液的瓶簽,證明的確輸過液體,值班人員得到庫房一瓶一瓶地翻找,在幾麻袋中,找到輸過的空瓶。有時候為了做好一台手術,或者接應入院的病人,常常點的外賣都是熱了又涼,涼了又熱。有時候,連學醫的醫學生都常常會開玩笑調侃:「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我們希望社會持續穩定地發展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醫患這對相互依存的矛盾關係,希望未來更多的醫患關係能緩和,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3ZWg28BMH2_cNUgMF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