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新京報報道,近日,上海一名88歲獨居老人將300萬元房產送給水果攤主一事引發熱議。有媒體稱,該老人無親屬照顧,是攤主照料他,隨後老人將房產送給攤主。11月24日,老人家屬稱,老人生病時是由家屬送醫並照顧,醫院診斷老人有老年痴呆,出院時,該攤主搶先接走老人,家屬再登門就被罵了出來。
很多朋友可能沒看到之前的新聞,簡單給大家捋一捋整件事情的經過。 老人和水果攤主認識了也不是兩三年,這位老人以前也並不是獨居,而是和一個有精神疾病的兒子相依為命的,幾年前兒子猝死去世,老人打遍了親戚的電話,沒有一個回來幫忙的,最後是樓下的水果攤主看老人可憐,幫忙料理了老人兒子的後事。 後來老人生病,水果攤主也是擺攤醫院兩頭跑,這時老人也還沒有送房子給攤主,老人出院後就邀請本來住簡易棚的攤主一家人來他家住,這樣既方便攤主照顧老人自己,也能給他鄉做小買賣的攤主一家一個容身之所。
重點來了,一段相處時間後,也就是三年前,老人覺得親戚都靠不住,水果攤主對自己也確實盡心盡力,老人就找公證處公證,讓攤主作為自己的法定監護人,也就是法律上的「意定監護」,老人百年之後,房子也順理成章由攤主繼承,「誰養老送終,誰繼承遺產」,也是大家都認可的公理。 這件事本來是挺正能量的一件事,一個樂於助人的攤主,一個知恩圖報的老人,直到老人被診斷為老年痴呆,親戚跳出來爭房產,整件事就像飛進去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飛進去一隻蒼蠅一樣噁心。
老人不傻,看紀錄片《和陌生人說話》的《餘生只信陌生人》,老人的思維清晰,談吐十分有條理。 2017年,老人要求水果攤主一家五口住進了自己的屋子。 然後老人委託了攤主,來辦理意定監護。要把所有的積蓄,存摺,所有的財富全部都給了水果攤主。 公證處的公證員和嚴格的流程,無疑比我們這些局外人更為專業和正規!
幸虧老人辦理了意定監護,兩年前老人在家中暈倒,是攤主緊急送去了醫院,送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攤主,老人死在家裡,發臭了估計都沒有人知道。 而種種事情和經過,那些「後知後覺」的親戚們看到了新聞報道,才知道了老人的近況,才知道了原來有「意定監護」這種法律。
上海的公證人員還是挺負責任的,前幾天就有老人要把外地無親緣關係的人作為意定監護人,被工作人員懟回去了。所以這件事既然公證了,那一定是經過了審核的。 在農村,無子女的老人,會把土地和房子就給照顧自己生前身後事的人,這個是大家默認的規矩。
從新聞里看,水果攤主料理了老人兒子的身後事,這幾年把老人照顧的也不錯,老人百年以後也會把老人的後事安排好,不管他一開始是不是有目的,房子給他都說的過去。他的付出是真的。 再看親戚,老人兒子過世她們沒管,反而是一個外人來料理,就這一件事,道德上她們就失去繼承權了。
以上就是網絡的報道中對於老人親屬採訪的一個大致內容,我給各位知友梳理了一下。
要注意的這些來鬧的不是家屬,而是親戚。
家屬指的是家庭內除戶主外的其他成員,親戚不在其中。老人的配偶已經過世,兒子也過世,親戚來搶財產,這是中國非常典型的家族裡吃絕戶的陋習,也是中國道德的低點。吃絕戶在當代中國隨著教育的普及一點沒有減少,知乎上都經常有相當多的信息,但是社會缺乏普遍重視,因為司法上不重視。
這些所謂的親戚家屬並不是老人的兒子或是女兒,只是一些很久不來往的親戚,從這樣的角度來看,這些親戚的目的大家也可想而知了。
吃絕戶包括家中僅剩最後一人,或者家中的頂樑柱(往往是男人/家長)過世,家中有相當的財產,引發親戚哄搶家產。在執行中,基層警察和法官都只把這些歸於家務事,只會和稀泥,放縱了這類事情的發生。
老人如何分配財產,是老人自己的決定,老人甚至已經完成了公證。要知道國內公證程序相對複雜,走完程序,意味著老人有自主思維能力,有簽署文件的能力,公證文件代表了老人的真實意願。
吃絕戶一本萬利,成功血賺,失敗不虧。建議以後有些人大代表可以就此倡議,做一些司法和社會工作,保護這些絕戶邊緣的弱勢家庭。
這是現實版的利刃出鞘、現在這些親戚開始說老人有老年痴呆了?那如果老人有老年痴呆,為什麼親戚還放心讓他一個人住呢?如果不是老人一個人住,水果攤老闆也不會去照顧他了。
兩年前老人一個人在家從輪椅上摔下來,被水果攤老闆發現,這些親戚在哪裡? 有老年痴呆的老人被「不靠譜的人(家屬原話)」光天化日下從醫院帶走,還被住進了家裡,這些親戚咋不報警呢?可真是放心吶。
其實親戚真想要這個房子,比這位攤主容易一萬倍,忙不過來花錢請個保姆都行,但是為什麼他們不肯呢?或者親戚要真靠譜,平時就應該監督攤主有沒有好好照顧老人,何必上了報道才出來要求「懲惡揚善(家屬原話)」呢?
最後:
我其實非常希望親戚的爆料只是嫉妒小游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獲得了300萬的房產,而不是像他們所說的小游只是利用老人的老年痴呆症去欺騙榨取這套房子。
因為這本身一個難得的社會溫暖故事,因為這一個情結不但讓溫暖上面多了一些瑕疵,也讓不少人的感動和理解變成了畏懼,當未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其他人的身上時候是否會因為害怕親戚的糾纏而選擇置之不理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1YsA3YBjdFTv4tABwf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