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倖存者,我十分感激黨,感激戰友捨生忘死一路扶持,感激人民有什麼給什麼一片真心始終信任我和我的戰友們。」——姜福義·95歲。
姜福義,1925年5月出生,河南輝縣人。1937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離休前任原南京軍區摩步某師後勤部副部長。先後參加過上黨戰役、運城戰役、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成都戰役等戰役戰鬥,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1988年獲得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先後獲得獨立自由獎章、解放獎章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軍功章。1984年離休,現居江蘇南京。見到姜福義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讓記者們驚住了。
「你們幾個記者同志把名字和工作單位給我寫在本子上吧。」雖然完全沒有想到,但是記者還是很聽話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記者四人全部寫好後,姜福義拿著他的放大鏡對著名字一個個與本人核實。看著記者們一臉的疑惑,姜福義的老伴兒解釋說,這是他這麼多年的工作習慣,不管什麼人、什麼事都得儘可能記下來,事無巨細,以免有「糊塗帳」。
姜福義讓記者在本子上寫下名字,用放大鏡辨認。「楊帆,這個我認識的,中央電視台有個主持人就是這個名字,我還經常看他的節目嘞!」老人看到記者的名字很是欣喜,那神色就好像是真的見到了電視里的「楊帆」似的。讓記者感到驚訝的不止是姜福義的熱情和孩子般的純真,還有他那與實際年齡不符的的形象和氣質。
姜福義今年95歲。頭髮雖然不算濃密但卻很黑有光澤,臉上的皮膚光滑,連老年斑也不算明顯。如果你告訴我眼前的老人才六七十歲,我也會深信不疑。姜福義的精神狀態很好,一身剪裁合適的深灰色西裝襯得他越發筆挺,口齒清晰、思緒縝密,聽著姜福義滔滔不絕地講那過去的故事,那一刻,我有點恍惚,有如時光穿梭一般。
姜福義出生在貧窮的河南省輝縣農家。9歲時開始給地主家放牛,放牛到第三年的時候,他遇到了兩個戴著草帽、穿著草鞋,衣服也很爛的紅軍戰士。「小鬼,參軍嗎?」「參軍能吃飽飯嗎?」姜福義說,那時候並不知道參軍是什麼,就想著能吃飽飯就行。跟著紅軍戰士到了部隊後,姜福義吃了很久以來的第一頓飽飯。「去了之後吃了滿滿一碗麵條,胃不適應那麼好的東西還拉肚子嘞。」到部隊後的第三天,紅軍把他的哥哥也接了過去,並對家裡的父親承諾,你的兩個孩子,我們管了,肯定有口吃的。就這樣,12歲的姜福義正式走進了紅軍隊伍,開始了兵戈戎馬的革命人生。
參軍之初,12歲的姜福義身體瘦弱,人站直了還沒一支步槍高,又是新兵團里年齡最小的戰士,於是在後方當起了看護員,負責照顧前線負傷的同志。傷病員中,有不少負傷的紅軍。姜福義被安排專門照顧一名叫劉克先的重傷員。劉克先長征時期曾任營長(解放後任河南省軍區政治委員),因在戰鬥中被子彈擊穿腰部,行動不便。起初,就連大小便也需要人幫助。
在照顧劉克先的日子裡,姜福義聽了很多當時長征的故事,這些故事加深了他對黨和革命的認識,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要走的路。1940年,姜福義隨著劉克先來到延安,在延安工作生活了6年。1946年,姜福義提干並光榮加入黨組織。
姜福義向記者展示戰友為他寫的詩。姜福義形容自己是「倖存者」。在槍林彈雨中經歷了種種坎坷和驚險仍然能大難不死活到現在,他滿是感激。感激黨,感激戰友捨生忘死一路扶持,感激人民有什麼給什麼一片真心始終信任他和他的戰友們。
一直以為戀愛無外乎兩種:一見鍾情與日久生情。可是姜福義告訴我說,他與妻子並沒有戀愛過程,直接就開始了婚姻。姜福義與妻子是戰友介紹認識的。妻子姚青萍的姐姐跟姜福義是戰友,在一次吃飯的時候,姚青萍的姐姐突然說,「你的婚姻我負責了,我有個妹妹跟你很合適。」就這樣一頓飯的時間,姜福義的婚事就算是定了個八九。後來,姜福義去了姚青萍家裡,兩人這才有了第一次見面。或許那一輩人的婚姻都是這樣,不需要漫長的彼此試探,也沒有那麼多花前月下的浪漫,兩個年輕人見了一面後覺得可以,這姻緣就算是定下了。
「結婚的時候沒錢,部隊的戰友湊錢買了點花生、瓜子,大家一起吃到半夜,這婚就結成了。」姜福義興沖沖地拿著他的結婚照給我看,並且止不住的跟記者誇說,他老伴兒年輕時可漂亮了,就跟十八九歲剛談戀愛的小伙子炫耀自己女朋友一個狀態。照片上的姜福義頭髮還很多,眉眼特別乾淨秀氣,姚青萍奶奶則是梳著兩個長長的辮子,臉頰有點輕微的紅暈,確實是個美人。姜福義仍舊在夸,已經頭髮花白的姚奶奶在一旁嗔笑,這兩個說沒有經歷過戀愛的人明明一直沉浸在愛情里,65年了,仍是如此甜蜜。
有的人20歲,他已經老了;有的人快100歲,他覺得還年輕。離休後的姜福義並沒有閒下來。他先後擔任過干休所管委會委員,支部副書記,始終關心著下一代的成長進步,全力播撒紅色革命的種子,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總是樂此不疲地走出干休所,到中小學和部隊,給學校師生和官兵講述革命先烈的光榮事跡,直到今天。
如今,95歲的姜福義並不覺得自己老了,在他的思想里,70歲還能算「青年」。但同時,他又為自己能如此長壽而感到驕傲,「希望自己能看到建黨100周年吧!」這是姜福義給自己的一個小目標,他很有信心去實現。臨走的時候,姜福義起身對記者敬了一個軍禮,那軍禮不算標準,但身姿、神色還是能讓人看到他年輕時的英武之氣。這麼多年過去,老兵仍舊是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