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大眾日報》縣域倒頭條刊發蘭山:科技創新撐起「綠色百強」。此前,23日、24日《大眾日報》已連續兩次關注蘭山在全國百強中持續進位。同時,《臨沂日報》也連發三篇系列稿件,梳理蘭山連續8年續寫全國百強傳奇。下面,請看報道。
《大眾日報》10月28日截圖
建設同一個大型工程,以往的施工效率是「500人建1年」,目前已經提速到「50人建6個月」;建設一座混凝土別墅,已經可以實現工廠化操作……
效能提升來自於技術變革,山東方圓模具憑藉國內首創方圓扣、剪力牆等節能降耗技術,實現了「讓建築施工更簡單」的效率變革,並大大降低了施工揚塵。這些顛覆傳統的新技術在上海迪士尼、北京大興機場等國內大型工程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
方圓模具廣泛應用於北京大興機場等大型基建項目。
臨沂市蘭山區把科技創新轉化為綠色發展的新動能,讓綠色化成撬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槓桿,在集中集聚集約中找出路,走出了經濟與生態良性互動的全新節奏。在《人民日報》剛剛發布的「全國百強區」榜單中,蘭山區連續8年上榜。其中,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列第31位,山東省第3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列第59位,較去年前進1位。
用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培育綠色新動能。從傳統生產工藝走出來的福達木業,今年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德國辛貝爾康普生產線「二次創業」,新上歡哥裝飾板項目。這一項目不僅很少產生木屑揚塵,而且生產的1毫米高端密度板填補了國內空白。
旭美尚諾公司深加工車間效果圖。
幾乎與歡哥同步建設的旭美尚諾項目採用國際先進的高智能、全自動技術設備,是省內第二條、臨沂首條8。5尺全自動連續平壓生產線,實現了環保與品質的雙提升。
今年9月份,蘭山區和義大利意瑪帕爾集團簽署中意木業機械科創中心框架合作協議,通過合作研發新型木業機械,幫助蘭山木業企業綠色升級。國慶假期,總投資150億元的20個木業轉型升級和園區配套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以中國木業科技城為平台,蘭山區在綠色化賽道上形成了項目千帆競發之勢。蘭山將以全球頂尖技術為支撐,以智能化和綠色化為方向,深度融合網際網路+,建設中國木業科技城。這是「木業之都」以高質量發展捍衛綠水青山的鮮明信號。
實現綠色發展,更多蘭山企業通過自主研發走向「隱形冠軍」。山東新港集團李堅院士工作站成立後,新港板材產品加快了產品更新換代。新港先後和中國工程院等國內頂級院校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延長木業產業鏈,提升市場競爭力。憑藉著世界第一張覆塑模板,山東方圓亮相2019國際綠色建築建材博覽會,被認定為省級「隱形冠軍」。
在這些勇於創新的企業面前,環境問題往往並非包袱,而是巨大的商機。面對醫藥行業特殊性,魯南製藥建立國家級循環經濟研發平台,150多名科研人員深入研究,取得了製藥廢水處理、中藥渣產沼氣等30多項研究成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項,累計投入6億元用於環保設備更新。在處理屠宰廢水過程中,金鑼集團自主研發污泥過程減量、分布式污水處理技術,連獲14項國家發明專利,破解了世界級難題。金鑼小型污水處理設備走俏「一帶一路」,成功進入阿聯、杜拜、衣索比亞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環保市場,為解決中東缺水難題提供了經濟高效的「中國方案」。
旭美尚諾公司深加工車間效果圖。
在「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治污實踐中,蘭山區注重運用科技力量。臨沂市首個「企業河長」金鑼集團布局136個分散式小型污水設備治理柳青河黑臭水體,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彭永臻、侯立安等13位專家的認可,為美麗蘭山連片提供了技術支撐。蘭山城管實時油煙在線檢測設備,將酒店的油煙排放情況接入數管平台,湖北省松滋市、廣西省南寧市等地市先後來蘭山學習無煙餐飲治理經驗。蘭山利用雷達分析等高科技手段,嚴格落實「氣十條」,對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指數進行全面監控,全面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用產業「綠色」繪就生態「底色」,蘭山區正推動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質量齊頭並進,「城在林中、人在綠中、美在景中」的宜居空間讓百姓幸福感、滿意度持續提升,人與產業、自然、環境和美共處的良好關係更加融洽。
《大眾日報》10月23日截圖
10月8日,《人民日報》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和全國百強榜單,臨沂市蘭山區綜合實力在2018年大幅躍升至前50強後,今年再次前進2位躋身前40強,列第39位。這也是該區連續8年入圍「全國百強區」。
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評價對象共包括全國2809個中小城市,今年共列出五個「全國百強區」榜單。蘭山區各項排名較去年全面進位。其中,最具投資潛力、新型城鎮化和綠色發展百強榜分別排位列全省上榜市轄區一、二、三名。百舸爭流,蘭山區為何能在高點連續進位?成功的密碼是什麼?
今年,蘭山區始終把「走在前列」作為目標定位,從推進全域規劃、「雙招雙引」、要素破解、城市建設、產業轉型等九條路徑謀求高質量發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理念在這裡迅速落地為實踐。
作為北方城市,蘭山區善於由北向南看。該區把廣州市增城區作為「走在前列」的學習標杆,推動經濟增長由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由總量發展導向向綠色發展導向轉變,由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融合發展轉變。
「提升標杆收穫最大的是企業家視野更寬廣了,看到更強的才能發現我們的不足,才能高標準定位發展。」今年8月,由40名企業老總組成的蘭山區木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家培訓班在浙江杭州舉辦,參加培訓的千山木業公司總經理李治龍深受觸動。
蘭山區還將目光投向全球,用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推動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在主動融入國家戰略中實現產業「鳳凰涅槃」。
融入「一帶一路」,蘭山推動商城國際化,快速布局海外商城、海外倉和邊境倉,大力發展國際電商,加上國際貨運班列開通、全省首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國家地坪地材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等政策和優勢,蘭山區正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
今年1月—8月,該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出口額35.7億元,同比增長22.4%。
商城社區企業改制
適應國際化戰略,商城內各大社區集團企業在更高標準下進行自我革命,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管理上的流程再造,為持續發展鋪牢制度鐵軌。隨著6月29日山東華強集團完成股份制改革,一座歷經40年風雨成長起來的大商城最終克服困難實現「居企分離」,為人才和戰略資本的進入做好鋪墊。
「企業改制堪稱集團發展的『二次革命』,解放束縛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集團今年辦成了很多以前不敢想也辦不到的大事,迎來了發展的第二春。」山東順和集團董事長趙玉璽說。有了人才和資本,該集團建成了山東省第一個電商直播小鎮,全國技術領先的山東順和國際智慧物流園順利開工建設,使傳統商貿物流轉型升級實現「彎道超車」。
把「走在前列」的「路線圖」轉化為「施工圖」,蘭山區積極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幫助「傳統產業新起來」。
支持食品、木業、有色金屬、智能機械、醫藥等傳統優勢產業「二次創業」,蘭山區引導重點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支持企業建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平台,鼓勵企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
魯南製藥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多個原料藥產品通過歐美認證,正闊步邁向「千億級」。
讓「新興產業立起來」,緊扣產業鏈「雙招雙引」,智慧物流、醫養健康、電子商務、文化創意、全域旅遊五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
信息技術、醫療康養等「四新」經濟增加值增速均在15%以上。
金鑼醫院
為進一步優化環境,蘭山區還針對40項影響干群「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痛點堵點逐條研究對策,拿出破解硬招。
全區會議、簡報削減三分之一,鎮街一級上報的報表材料壓減50%以上,騰出時間在項目建設一線「擺擂台」,開展「大競賽、大比武」,力促蘭山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競技道路上,實現由跟跑、並跑向領跑轉變。
《大眾日報》10月24日版面截圖
阿里雲創新中心落地、中意木業機械科創中心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從今年臨沂市蘭山區簽約項目特點來看,越來越多的業內領軍企業或全球產業巨頭,看好這一塊投資寶地。
《人民日報》最近發布的「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成果」顯示,蘭山區列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13位,在我省上榜市轄區中排第1位。
投資潛力強,商貿物流的帶動作用功不可沒。蘭山區擁有各類專業批發市場87處,2000餘條線路輻射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物流成本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建有中通、韻達等快遞巨頭大型區域自動化分撥中心。今年上半年,實現市場交易額1536億元、物流總額3109億元、電商交易額730億元。
今年,蘭山區準確把握商城空間優化、市場主體提升、產業協同聯動、商城國際化發展「四大需求」,全力推動「中國物流科技城」創建。其中,臨沂「商谷」新開工山東順和國際智慧物流園、羅賓遜智慧雲倉和阿帕雲創中心、新明輝智慧倉儲物流園等多個新業態項目,將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商貿物流重要基地。
魯南高鐵即將通車
完善的產業鏈是吸引投資的另一個「磁場」。蘭山是聞名全國的木業之都、水錶之鄉和全國重要的肉製品加工基地,智能機械、有色金屬、藥業等產業基礎較強。完善的產業配套,成熟的孵化平台,使蘭山區成為山東省的創業型城市。「從原料採集運輸到成品集散,包括加工過程技術支撐等,這裡有木業企業發展所需的一切資源要素。」這幾天,山東格瑞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學全正在為新開工的項目忙碌。
近期蘭山區集中開工的20個木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中,一個名為中歐木業中轉中心的項目引起了劉學全的注意。這一項目建設後,將採用點對點無縫原料對接的新模式,有效解決木業企業難題,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特色產業鏈條。
今年,蘭山區推動現代商城、品質老城、產業西城、高鐵商務城「四城同建」,通過「騰籠換鳥」為產業落地發展提升城市空間和環境容量。魯南高鐵臨沂段將於11月26日開通運營。產業西城按照「人、產、城」融合的綠色理念布局「雙核引領,軸帶並展,藍綠交融,組團發展」的空間結構,形成「西工東貿中生活、南部物流北休閒」的總體布局。
「大數據」支撐的政務服務流程再造,也營造了最佳的投資環境。蘭山區以「數據跑」代替「企業跑」,通過頂層設計實現數據共享、信息共有、資料共用,新企業開辦「一窗辦」和重點項目建築許可「兩同步」模式,使重點項目建設開工手續辦理時間由19個工作日壓減為1個工作日。蘭山區參照精準扶貧工作辦法,成立項目推進服務小組,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難題,當好企業發展的「店小二」。
政務服務提速,還得益於蘭山區「1+X」事權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該區對核心發展事權進行全區統籌,主動下沉便民服務事權,對區鎮共有事權進行細分明確,並按照「平台指令,眾人響應」的機制督促責任主體各專其責,合力解難題、促發展。(編輯:蘭山區委宣傳部新聞科)
《臨沂日報》10月21日截圖
《臨沂日報》10月23日截圖
《臨沂日報》10月24日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