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頌文七分鐘無劇本獨白被吹爆,金世佳卻被指毀了整部電影?

2021-05-04     無尾電影

原標題:張頌文七分鐘無劇本獨白被吹爆,金世佳卻被指毀了整部電影?

經歷過莫名其妙的撤檔,《掃黑·決戰》空降五一檔。

跟其他商業電影不同,它是帶著任務來的。

該片是國內首部以「掃黑除惡」行動為題材、展現全國掃黑辦督辦案件的影視化作品。

真實案例改編,也讓《掃黑·決戰》和其他普通商業犯罪片有著質的不一樣。

觀眾也得以通過這部電影,對我國過去兩年多以來開展的掃黑除惡工作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電影的陣容十分強大。

姜武、張頌文、金世佳、李倩共同出演。

姜武負責偉光正,張頌文負責反轉,金世佳負責猖狂,李倩負責深情。

電影從一個暴力拆遷案件開始,中央懷疑當地有涉黑勢力。

於是派出宋一銳帶領組員深入調查,與幕後的黑惡勢力展開激烈鬥爭。

作為弘揚正氣的電影,結局必然是正義的一方戰勝邪惡的一方。

至少在劇本層面給我的觸動並不是很大。

不過電影有兩處比較值得玩味的細節:

第一是海報。

有這麼一張海報,在姜武和張頌文背後擺著一面屏風。

上面畫的是代表正義的包拯,然而在包拯的皮囊下還藏著一副佞臣的嘴臉。預示著電影里存在著雙面人。

第二是群眾鬧事那場戲。

群眾打的全是黑傘,預示著黑勢力的保護傘無處不在。

剩下支撐我看下去的就是幾位主演的表演。

這其中又以張頌文飾演的縣長,在角色的層次上最有發揮的空間。

導演呂聿來透露,張頌文演這個角色,在現場有很多即興發揮的時刻。

公務員的形象,張頌文之前在婁燁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里就飾演過。

他為了演好唐主任,特意去了某個政府部門上了半個月班。

每天和大家一起吃飯,上下班,用心觀察官員是怎麼工作的。

最後通過他的表演呈現到了大螢幕上。

那種體制官員才有的神態和舉止,字正腔圓里透露的怯懦,被張頌文精準地還原出來。

這部電影里的曹志遠一角,可以理解為是唐主任的升級版。

張頌文通過演技,成功騙過了所有人,把電影里唯一的懸念保留到了最後。

曹志遠的第一次登場,是在縣府主持的大會上。

面對強拆致死的嚴重事件,他當即拍板叫停了對魏河縣經濟有著重大影響的開發區項目。

並對著滿堂官員厲聲說道「我有一個抓一個」。

至此,一個為民著想的父母官形象立住了。

宋一銳帶領調查組來到魏河,他在眾人面前展現了身正不怕影子斜和積極配合的姿態。

曹志遠邀請宋一銳到家裡吃飯的時候,特意說了一句:

「宋組長,八項規定以後啊,只能委屈你吃吃家宴了。」

看似漫不經心地一句話,實際是曹志遠想要在宋一銳的心裡立下一個清廉的形象。

曾經的得力手下齊局長自殺後。

曹志遠落寞地站在河邊,臨走前還點了一根煙祭奠。

這很大程度上迷惑了觀眾,讓觀眾產生了一種錯覺:

理論應該是最大的boss,但是越看越不像。

此時電影還借金世佳飾演的孫志彪之口說出那一句「只要老爺子在,魏河就翻不了天。」

觀眾可能會想:或許這個老爺子才是最終boss,曹志遠並不是。

導演用精心的設計,再加上演員們張弛有度的表演,共同完成了一場「小騙局」。

當劇情過了大半,電影揭開謎題時,觀眾才感受到了導演構建的「騙術」。

曹志遠和孫志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父親曹順華讓曹志遠在許多事情上「照顧」孫志彪。

曹志遠對孫志彪的感情也是十分複雜。

既有兄弟情義,也夾雜著對孫志彪恨鐵不成鋼的遺憾。

那幾個巴掌打得和表現敢怒不敢言的拿捏,實在是令我印象深刻。

即便在事情敗露,面對宋一銳的提問,曹志遠仍然維持著自己的高傲。

他忘記自己作為人民公僕的身份,以古代縣太爺自居。

企圖用政績為自己的貪污腐敗開脫。

電影上映之後,片方曝光了曹志遠的懺悔彩蛋。

張頌文這一段即興發揮的無劇本獨白,把角色揣摩到極致。

這七分鐘的獨白,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一個本來立志要當文天祥一樣的有志青年,如何墮落成為黑勢力當保護傘。

7分鐘,勾勒出一個人完整的一生。如果不是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了曹志遠,實在找不出其他理由解釋張頌文老師這段獨白從何而來。

電影正片里看到的是曹志遠「惡」的一面,而這個彩蛋則是對他「為何變惡」做出了解讀。

這是一部屬於張頌文的電影,這一部加上《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兩部電影讓中國一票優秀男演員里,特立獨行冒出來一位飾演中國當代官員可以精準到骨子裡的演員。

相比對張頌文清一色的夸,對於金世佳飾演的大反派,則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

有人認為金世佳是全片最大的驚喜;

有人認為金世佳的表演是電影的一大「敗筆」。

但無可否認的是,金世佳這個角色在這部電影里略顯蒼白。

通篇表現出來的就是乖張狂妄。

也許是因為嗑藥的關係,孫志彪這個角色的情緒波動起伏比較大,總是從平靜突然就爆發。

不知道這個角色的設計靈感有沒有參考韓國電影里的臉譜化反派角色。

一兩次還好,從頭到尾都是這種表演風格,難免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如果電影能夠用些許閃回的片段講述一下孫志彪為何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或許更好。

觀眾對這個角色缺乏共鳴,只看到他作為惡勢力的一方,不斷貢獻大尺度的犯罪表演。

這自然留給金世佳的發揮空間也就無限地變小了。

甚至包工頭的刻畫都比孫志彪要來得立體。

他代表的是被黑惡勢力欺壓的悲慘老百姓。

被孫志彪暴力討債,逃脫出去之後一心想償還拖欠工人的工資。

老婆的意外摔死,導致他的生活土崩瓦解,整個人物的弧光就建立起來了。

金世佳這個角色,失敗就失敗在從頭到尾沒有一點起伏。

完全被導演設計成和正義對抗的工具,缺乏個人魅力。

近年來,國家掃黑除惡力度不斷加大,我們有幸能在大熒幕上看見這類題材的電影,其實也反映了國家掃黑的決心。

陽光之下,必有陰影。

但只有看見,我們才能進一步掃除。

因此,能夠看見,就是很大的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yEgW3kBrsvY2_Uucu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