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練轉型「吃播」,教授如何「增肌」。
很多健身私教變身線上主播,為會員教授課程。
黃偉通過拍攝視頻,為學員糾正坐姿。
受疫情影響,健身房節後暫時停業,現在也還沒到開門迎客的時候。其間,廈門的健身房、形體工作室、舞蹈工作室的教練們各顯神通,開直播線上課、錄製抖音視頻,「線上健身」成為新風潮。
把健身課程搬到線上 向所有人免費開放
小林是廈門的一名健身教練,節後健身館暫時停業,她和夥伴們就開始拍攝訓練視頻,發在會員群里,為會員做線上指導。後來,他們乾脆開啟了直播模式,每天19∶00固定為會員上健身課。
廈門私教健身機構引體向善的負責人翁曉熠說,健身館暫時停業,他們和部分健身機構一樣,打起了線上的主意,把正常的學院課程搬到了抖音上。引體向善的公眾號顯示,每周一到周六的19∶30,他們都有不同的免費運動課程直播,不是會員也可以觀看。把健身課程搬到線上,這個方式基本不會帶來新會員,主要是回饋老會員。
翁曉熠說,之前,引體向善向所有會員承諾,會員有效期在疫情結束後順延1個月,現在準備改為順延5個月。
在休息了近一個月後,做形體訓練的教練黃偉也「觸網」了。上周六,她在直播平台上做了第一次直播,這周安排了4天直播課程。課程既有專為零基礎學員設計的,也有幫助老會員鞏固的。直播時長和線下教學時長相差無幾。和引體向善一樣,黃偉的線上直播免費向所有人開放。
教練轉型成「吃播」 一次吃10來個漢堡展示「增肌」
「團隊的教練們太有才了。」黃偉說,拍視頻和做直播,對他們來說,都是零基礎的事情。「但是面對疫情,大家改變思維,努力學習,適應當下。」
在很短的時間裡,黃偉的團隊製作出等車、開車、辦公室等多個場景下形體姿勢的課程視頻。他們還把不正確的坐姿與正確的姿勢拍圖進行比較,方便學員進行學習。
這段時間,引體向善拍攝了上肢、下肢、循環、拉伸等多個訓練科目的短視頻,發布在公眾號里。為了和會員們更好互動,引體向善的健身教練紛紛變身主播。有的教練轉型成「吃播」,一次吃10來個漢堡,為會員們展示如何進行「增肌」的訓練。
翁曉熠還發起一項「捂汗加油」的挑戰活動——參與者在完成一項運動後,用任意方式擰出一滴汗水,並喊出「武漢加油」,用視頻記錄下來,同時邀請其他朋友參與。他說,這既表達了對武漢的支持,又可以傳遞運動的正能量。
商業化線上推廣
未來須好好琢磨
黃偉的形體訓練工作室一直有線上拓展的想法,但工作室人員不多,線下課程又很滿,之前一直抽不出時間做這件事。翁曉熠也說,健身課程向線上發展,是行業的趨勢,他也一直在思考這件事。這些天,健身房、工作室全都空著,沒有學員進出,讓他們有時間、有空間思考「線上之路」。
不論是拍視頻,還是做直播,這些都是免費、公開的。「這樣的做法主要是想增強與學員的黏度,讓學員在家裡也能健身。」翁曉熠說,「要搞商業化的線上推廣,得好好琢磨,給學員更好的體驗。」
翁曉熠說,線下教學指導性強,健身教練能隨時手把手地糾正錯誤動作。實體店的氛圍和教練監督也是線下的優勢。不過,線上教學可以打破空間的限制,教練不用來健身館就能開課,學員在家就能練起來,減少來回的奔波。它還能打破地域的限制,學員出差到外地,或者是異地的學員都能跟著優秀的教練上私教課。
黃偉準備錄製形體教學的視頻,做出Pad式的視頻教學機進行銷售。人們只要購買後,在家就能跟著練。她還準備製作專題視頻,在一些直播平台上進行銷售。
說法
線下與線上結合
健身業發展方向
集美大學財經學院王金安教授認為,線下健身房暫時停業,消費者「被迫」從線下轉為線上,這給了「線上健身」很大的發展機會。健身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線下與線上結合是未來發展方向。他認為,在疫情過後,健身App、直播健身、趣味健身器材等將迎來進一步增長的機會,若健身機構積極作為,有望在新一輪行業洗牌占領先機。
(文/廈門晚報記者 張海軍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