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工藝與材料的曖昧關係

2019-07-07     康石石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想必同學們還窩在工作間埋頭苦幹吧。尤其是需要準備珠寶作品集的同學們,要在機器高度運轉下散發的熱量中製作著精細的作品。

在忙碌之餘,不妨思考一個問題,都說珠寶作品集需要重視材料和工藝的結合,那麼工藝和材料的關係在當代珠寶領域到底該如何解讀?

今天,我將以幾種常用工藝和材料為例詳細為同學們講解。

具體在珠寶專業領域,通常,材料在珠寶設計中是指貴金屬和寶石等,而工藝則是指例如鑲嵌,雕刻,琺琅等金工工藝。

但如今的珠寶材料遠不止金銀珠翠,塑料、紙、紡織材料、甚至有機材料都在不斷地被腦洞大開的珠寶藝術家們開發成為當代珠寶的常用材料,理所當然的,這些材料的加工工藝在珠寶設計中也被不斷更新。


#1 傳統工藝和材料的新應用——鑄造工藝,琺琅工藝

雖然開發新的珠寶材料和工藝是首飾作品集中重要的一環,但是創造談何容易...沒有積累妄談創新。

現階段,在珠寶作品集設計中,我們很難不去使用傳統工藝和材料。而如何讓傳統工藝和材料看起來「新」,則是我們在進行創作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以最傳統常用的失蠟鑄造工藝來說,我們通常所見的多數珠寶都經由鑄造工藝而成,這種工藝最擅長用金屬「勾勒」造型上的細節。

一般情況下,鑄造所用的模型為精雕而成的蠟模,人工雕刻的痕跡很重,除非你有最精密的儀器和經驗最豐富的工匠,比如卡地亞。所以,就個人創作而言,它雖然能很好的體現出珠寶的精緻感,但卻缺少了藝術化的隨機性。

傳統失蠟鑄造法的珠寶

為此,不少藝術家著手嘗試使用其它材料代替蠟模進行鑄造,力求得到更為新穎自然的結果。比如旅德日本首飾藝術家Mari Ishikawa,他擅長將各種植物進行鑄造,還原植物原有的細節。

Jewelry by Mari Ishikawa

再例如珠寶色彩——琺琅工藝,傳統認知來說它是一種高飽和度的色彩,琺琅製品是規矩而精緻的,雖然樣式很美好,但卻容易審美疲勞。

Jewelry by Liz Sabol,傳統的琺琅珠寶

如今,琺琅被當代的首飾藝術家開發出了新玩法,如Aurelié Guillaume的作品,將琺琅與塗鴉藝術相結合,創作出年輕化、現代感的琺琅首飾,讓琺琅工藝脫離傳統工藝品的質感,變為個人語言的表達。

Jewelry by Aurelié Guillaume


Jewelry by Kaori Juzu

也有改良了琺琅工藝的首飾藝術家Kaori Juzu,在不斷的實驗中,讓其不再僅僅只有光滑高飽和的質感,更能做出一種更為質樸純粹的美,重新定義了琺琅的表達質感。

再來看看鑲嵌工藝,它是最傳統的珠寶工藝之一,是用金屬的張力把寶石固定,以發揮寶石的光澤感。而不少珠寶藝術家嘗試突破傳統鑲嵌的界限,營造一種新的鑲嵌方式。

比如THERI TOLVANEN就擅長用水泥等粘合劑將寶石固定在雕刻過的木質材料上,讓寶石與有機材料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Jewelry by THERI TOLVANEN

以及poor jewelry的代表人物Karl Fritsch,其代表性的鑲嵌手法是將寶石穿孔固定,和將寶石提前放入蠟模進行失蠟鑄造,讓寶石和金屬更為深入的融合在一起,來探索更為多元的珠寶美學。

Jewelry by Karl Fritsch

這些當代首飾藝術家的作品,都證明了傳統工藝也可以玩出新花樣。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傳統的珠寶工藝和材料而言,當我們想將其引入作品集製作中時:

1. 需要針對作品描繪的主題進行篩選。

2. 需要對傳統工藝的質感進行革新,引入新的審美標準。


#2 工藝的跨界——製造驚喜感

說起人類古老的工藝,編織是其中之一。早在遠古時期,住在山洞的祖先就用採集來的纖維捻成線編織成衣物,才得以保暖度過漫漫嚴冬。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歷史根源,傳統的編織物都會給人以柔軟,厚重和溫暖的印象,這種工藝多用於家紡和服裝配飾等與人體極為貼近的領域。

傳統編織的質感

直到20世紀60年代,編織工藝才得以在材料方面有所發展,而編織也因為區別於其他金工技術的獨特表現方式而被藝術家們所青睞。

提及金屬,人們的印象首先會是「冰冷、堅硬」,而當它以絲線的狀態呈現時,卻結合了金屬和絲線兩種完全不同材質特點,通過編織工藝的加工,就能夠創作出獨特的精緻、華美、夢幻效果,極具衝突的視覺語言表達。

Art work by Ruth Asawa


Jewelry by sowonjoo

然而如何得以更好的發揮這種衝突性,則是想要應用這門工藝的同學需要著重考慮的。

在過往的作品集準備中,也有不少的同學使用這門工藝,例如,M同學在作品集中便使用了金屬編織工藝,用傳統認知中沉重的金屬展現輕盈的質感,突破了固有認知,這種新的嘗試讓傳統材料有了更為廣泛的表現領域。

漢藝學員M同學,獲RCA珠寶設計 offer


#3 工藝與材料結合的標準和創作建議

在對傳統首飾工藝材料與跨界工藝材料的關係進行了分析之後,具體落實到作品集的準備中,我們又應如何處理呢?

  • 如果選擇傳統首飾工藝進行創作,可以嘗試新的材料或載體,例如有機材料的鑄造和塑料材質的鑲嵌法。


  • 不打破傳統工藝與其固有材料的搭配(例如金屬與琺琅的搭配),可以在質感上進行突破,塑造出一些工藝材料不曾有的美感。


  • 打破工藝與材料的固有搭配(例如編織與金屬),給人以新鮮的審美體驗。

這些都是在做打破與不打破的抉擇,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獨特的藝術體現,所帶來的感觀和視覺效果也完全不一樣,各有各的特色。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創作主題、受眾、表達意圖等來選擇最能展現作品的方式,畢竟方式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不合適。

對於同學們來說,珠寶作品集就是一個特別的鎖,只有合適的鑰匙,那個最搭配的工藝與材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學會更多藝術留學作品集創作技法,關注康石石公眾號(kang-shi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v-n5mwBJleJMoPMHj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