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知道,西藏屬於中國,但是西藏什麼時候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及前因後果,恐怕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涼州會盟
古稱涼州的甘肅省武威市,東南20公里處有一個百塔村(又名白塔村),據清乾隆《武威縣誌·建置志》載:「內有大塔,四環小塔九十九,因得名。」這些白塔,與中國一件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關。1247年,蒙古汗國代表闊端與西藏(吐蕃)代表薩班,就吐蕃歸順蒙古汗國,在白塔村舉行了歷史性的涼州會談,最終達成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協議,這一在中國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進程中具有深遠而特殊意義的政治事件,至今已有772年的歷史。
涼州會盟的蒙古汗國代表闊端,是一代梟雄成吉思汗的孫子、元太宗窩闊台的皇次子,冊封西涼王,受封西夏故地,駐屯涼州,統治甘肅、西藏、青海、寧夏、內蒙西部、新疆東南部分和陝西全境,為蒙古大軍西路軍統帥。吐蕃方的代表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簡稱薩班),是西藏地區著名的佛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關頭,來自北方草原的蒙古族征戰英雄與來自雪域高原的藏族佛門賢哲,高瞻遠矚的遠大目光與胸懷,最終選擇了和平統一,經兩位蒙藏代表性首領的共同努力,西藏用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鄭重宣告加入祖國大家庭,自此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涼州會盟的歷史背景
公元13世紀初,蒙古人崛起興盛於塞北,在其傑出的領袖成吉思汗繼承父業後,用武力陸續征服了西抵阿爾泰山、東到黑龍江上游的各部,進而統一了蒙古。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及其繼承人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彪悍的蒙古人鐵蹄踐踏之處所向披靡,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期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征運動,數十年間,征服了整個中央亞細亞,俄羅斯和中國,並一度蹂躪東歐,建立了橫跨亞歐兩洲的大帝國。在蒙古帝國全盛時期,國土面積達3300萬平方公里,與現在亞洲面積相當,疆域最大時東起朝鮮半島,西達波蘭,北到北冰洋,南至太平洋和波斯灣,包括幾乎整個亞洲和大部分歐洲。
在當時形勢下,蒙古統一吐蕃勢在必行,那時候的西藏,強盛一時的吐蕃王朝滅亡已經將近400年,長期處於分裂割據下,無法形成合力,各方面都根本無力與強大的蒙古軍隊抗衡,在蒙古軍隊的三面包圍之中,深諳「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西涼王闊端,向吐蕃伸出了橄欖枝,而接過橄欖枝的,是西藏當時實力最強的一個教派—直接控制著當地宗教、政治、經濟權力的後藏薩迦派,以薩迦派領袖薩迦·班智達為代表的西藏上層人士清楚地知道,戰則敗生靈塗炭,而和平歸順方為上策。識時務為俊傑的薩班,出於對本民族前途命運負責和立志弘揚佛法的使命,同時也為薩迦派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他不顧個人安危和年邁體衰的65歲高齡,毅然帶領兩名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及眾多僧人應邀前往涼州。在前去涼州會談之前,薩班本人抵達前藏拉薩,與拉薩僧俗各界上層人士,充分磋商議定歸附蒙古汗國的條件,在思想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247年,闊端與薩班終於在涼州白塔村會面並舉行了會談,經過深入商討談判,就關鍵性問題達成了共識。會談的結果,產生了《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這一重要的歷史性文件,並被嚮往和平、渴望社會穩定的西藏地區各階層人士接受和歡迎,這標誌著西藏正式加入了中國版圖。繼元朝之後,明、清王朝及歷屆中央政府,都把西藏地方劃定為一個行政區域,對西藏行使著完全的主權。
涼州會盟的成果與歷史意義
涼州會談的成功,使蒙藏雙方避免了一場戰爭所造成的殺戮和破壞,並且兩族人民從此和平相處,友好往來成為相互關係的主流。西藏僧俗各界保持與蒙古統治者的聯繫,有利於西藏地方局勢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這一正確而有效的政策,後來為元世祖忽必烈繼續採取沿用,薩班的侄子八思巴甚至成為忽必烈的國師,深受重用,據說元朝定都北京,選址設計者和規劃者,就是八思巴。蒙藏關係的發展,影響了整個西藏發展的歷史軌跡,在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史冊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不負重託完成談判任務之後,薩班沒有忘記自己還肩負著把藏傳佛教傳播到更廣大地區的重大使命,本來可以回到吐蕃故土養老的薩班,選擇了繼續留在涼州弘揚佛法。闊端對此非常贊成和支持,在涼州城外不惜財力為薩班特地建造了府邸和白塔寺,這在蒙古王室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白塔寺成為了薩班在涼州居住、修行、講經之所,並成為涼州四大寺廟之首。薩班駐錫涼州百塔寺5年,專心著書立說和講經傳法,直到1251年以70歲高齡在白塔寺圓寂。正因薩班的努力和闊端的支持,藏傳佛教在涼州及青海等地傳播開來,安多地區藏族、河西走廊漢族、蒙古軍官兵等僧俗民眾,開始接受和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真正走出了西藏並發揚光大。
今日白塔寺
薩班圓寂後,闊端為其舉辦了盛大的悼祭活動,並在白塔寺修建了35米高巨大的白色靈骨塔,寺院原有佛城、靈骨塔及塔院、塔林等建築,元末大多毀於兵燹。明、清時期進行了重修,後來又毀於1927年的大地震和「文革」期間,僅存白塔塔基、殿基、幾座小型墓塔、薩班銅像等,白塔寺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紀念西藏納入祖國版圖,當地人民政府於2004年在原白塔寺的遺址上,重修了白塔寺,這對於回顧歷史,啟示當今,展望未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都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現在的白塔寺,由薩班靈骨塔及薩班銅像、白塔寺遺址、塔林、涼州會談紀念館和荷花池等景點組成,新建的涼州會談紀念館,占地4800平方米,二層樓的展館裡面分5個展廳,以元明清及民國各個時期白塔寺的珍貴史料,展現涼州會談、白塔寺文物、涼州佛跡、薩班與闊端會談、藏族風情等歷史事實情況。
修塔言志,祖國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為祖國統一大業和民族團結做出歷史性貢獻的偉人,白塔寺現在不但是民族團結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成了武威走出甘肅、走向世界的名片之一。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 甘肅武威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夢在遠方的晨依 更新: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