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十八怪之「火車沒有汽車快」,跟這條鐵路有關

2020-01-10     留住最美瞬間


都說「雲南十八怪,火車沒有汽車快」,在所有"雲南十八怪"中,這是流傳最廣的幾怪之一。「火車沒有汽車快」,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滇越鐵路。滇越鐵路修建時間早,技術和設備都較落後,加上沿途多崇山峻岭,車速很慢,因此才漸漸有了這種說法。包括「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也和滇越鐵路有關。


滇越鐵路是雲南省的第一條鐵路,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米軌」鐵路之一。這條鐵路因為起於原法屬殖民地越南的海防,經老街邊中越邊界,進入雲南,自河口北伸到昆明,故稱滇越鐵路,現河口至昆明段已改稱「昆河鐵路」。

1885年6月,法國用武力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要求中國允許法國自越南邊界至雲南省城修築一條鐵路,清政府答覆:「可允照辦」。

就這樣,法國取得了滇越鐵路的修築權。


越南段最先築成。而滇段,法國人原擬將雲南繁榮的城鎮與人口密集的農村連成一線,勘定了經河口、新街、新現、雞街(今屬蒙自)、建水、館驛(今屬建水)、通海、玉溪、晉寧、晉城(今屬晉寧)、呈貢而達昆明的西線,但因沿線人民的強烈反對,所以放棄平壩地區而改走山路,改為下段由河口經蒙自碧色寨至開遠;中段由開遠沿南盤江北上,經華寧盤溪至宜良;上段由宜良經呈貢抵昆明,即東線。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法國政府批准東線規劃,於次年正式開工,宣統元年(1909年)4月15日通車至碧色寨,次年4月1日全線通車。

滇越鐵路全長854公里,北起雲南昆明,連接越南海防,其中越南段長389公里,雲南段長465公里。

鐵路沿途經過高山、大河、深谷,在雲南境內途經12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帶。


這是一項無比艱巨的工程,當年外國記者將之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並稱為世界三大工程奇蹟。

從1903年至1910年之間,在築路過程中,法國殖民者對中國築路工人進行了極其野蠻的奴役、壓迫。僅在滇段修築過程中,除役使雲南各族人民外,還從河北、山東、廣東、廣西、福建、四川、浙江等省招募大量民工,前後7年間,總數不下二三十萬,而被虐待折磨致死者近8萬人。

中國人民用血汗築成的滇越鐵路,卻成了「插在雲南的大吸血管」,源源不斷地為法國殖民者輸送大筆的利益。1950年,雲南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滇越鐵路,滇越鐵路才真正回到中國人民的手中,成為加強沿線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動脈。

滇越鐵路是見證者,它見證了古老的東方鐵路烙下的殖民剽掠的傷痛,也見證了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與實現振興的全過程。它也是希望的開拓者,是雲南乃至整個中國迎來工業文明的第一縷曙光。


現如今,滇越鐵路依舊無聲地迂迴穿梭在雲南南部之山川平原中,大多數乘客對其曾有的繁忙與威懾並不知曉。鐵路沿途隨處可見中西合璧的小站,有的站房已日久閒置、堆滿雜物。

這條百年鐵路,至今仍是越南國內一條重要的經濟命脈。鐵路從越南河內的龍邊大橋通往港口城市海防。

如今,有關滇越鐵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保護開發利用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明年,滇越鐵路將迎來110歲生日。如果有時間,不妨回溯荏苒的時光,到它的曲折歷史中去,看看鐵路沿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靈氣,在飽經滄桑的窄軌上印證歷史與現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rDOl28BxtCz63RLpO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