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南京 悠閒散漫之美 聲聲慢 慢南京
只知道蘇州園林?江蘇南京這兩個園林 優雅悠閒 也值得看看
標籤:中國江蘇旅遊、江蘇南京、瞻園總統府、園林建築游、旅遊文化散文隨筆
是的,我在南京了,在金陵,在一個春天裡。那個時候的我,因為想寫一本旅遊書,所以去旅行,我走了大半個中國,大半個湖北,最後卻完成了兩本美食書,一本美食書,一本茶書,得以出版,這算是意外。
如果要考察中國旅遊、美食、歷史、地理,南京是繞不開的一個地方。作為中國江南重鎮,江蘇省省會,古代江南省首府,金陵一直是繁華煙花之地。
南京是脂粉和文化,也是陰柔的,更是散漫和悠閒,南京並不大,主要市區還在城牆之內,還侷促在明清的格局的。但南京的氣質如同秦淮河的碧波一樣,她就是一個安靜的江南女子,安靜和內斂。南京是一座很文人,略帶感傷憂鬱的城市,或許和她多次成為地方政權或者南北對峙政權,但總是被統一,被淪陷有關。
有王氣,無霸氣,唯一的例外大概是明朝,但大明最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明成祖攻陷了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最近的一次則是百萬大軍過大江,宜將剩勇追窮寇了。
所以這大概也是南京困惑,南京落寞,南京安靜的理由。南京不陽剛,不大氣,不雄渾,很江南,很優雅,在空氣里是一種慢慢的悠閒。
蘇州現在很大,很都市,到處都堵車,蘇州、杭州、上海一線,高速都和內地市區馬路一樣,還夾雜著許多貨車。相比較高速的安徽、南京段車輛少得多,這是經濟的對比,也是氣質和性格的對比。
南京其實更安徽,靠安徽太近,遠離江蘇腹地,江蘇的城市蘇南一帶繁華富庶的太多,所以南京也比較落寞吧,唯一驕傲的就是歷史、文化以及政治資本了,對此能夠抗衡的大概只有蘇州。但蘇州位置同樣太靠東,一樣遠離江蘇腹地,從江蘇這個名字,你就能看出來,江蘇省,主要是江寧(南京)、蘇州兩個核心城市組成。和安徽主要是安慶、徽州兩個核心城市一個道理。
蘇州有古今中外聞名的園林,是著名的水上威尼斯城市。其實南京作為江南地區,水鄉風貌也不遜色,比如秦淮河,也是上有蘇杭,下有天堂太響亮,蘇州、紹興、上海、桐鄉、嘉興有一片水鄉城市,而且是著名美女之鄉,所以水鄉的名頭更多在蘇杭一帶。
南京也是個園林城市,南京有園林我是偶爾發現的。我到過南京兩次,路過多次,到過蘇州三次,路過多次。旅行就是那樣,蘇杭因為名聲名氣太大,所以失望得多。而南京名氣相對更小,所以反而不算失望也不算滿意。
因為個人閱歷、心情、愛好、體驗、目的不一,所以旅行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南京對我而言,純粹是一個打卡地,或者說也必備的報到地,意思就是我來過,我離開。旅行有時候就是這樣,去你沒去過地方,沒有攻略,沒有目的,就是看了地圖就走,甚至地圖都不開,開著車,臨時規劃,臨時改變,去看一個個城市、縣城、小鎮、鄉村、山野、河流、湖泊、農田。
南京很慢,聲聲慢,是淺酌低吟的宋詞,是縈繞哀婉的崑曲,在南京,隨處可以見法國梧桐,在古老的城牆立了,滿眼都是滄桑的歷史。南京有著憂鬱的深沉,任何作家、文人都會理解這種氣質,南京如同普魯斯特、喬伊斯、米蘭.昆德拉、福克納,是一個適合出憂鬱、現代派作家的城市。
在南京不過是亂走,因為中山陵遭遇堵車,臨時鑽進一家巷子,胡亂找了家酒店,第二天就是開車到處啊亂逛,走到了一個叫做瞻園的地方,因為看到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就去看了看,這裡居然還有個園林,也就是瞻園,裡面氣象居然還不錯。
中國有許多園林,上海、蘇州的園林我去看過,很多文人、藝術家寫得神乎其神,包括我在內,其實類似的園林在中國現代化浪潮里已經泛濫,各地幾乎都在複製、雷同,所以不覺得神韻,大多數作家是為了創作而創作,把平淡無奇的地方寫到牛逼電閃那叫做本事。也不乏被本地作協、旅遊、文化部門、宣傳部門邀請採風、筆會,吃了喝了玩了拿了,你總不能不說人家好吧。
瞻園門票很廉價,遊客很少,那些曲折的廊橋我居然走出了一點意思,池沼園林假山倒逛出了意味,還有古裝表演,無非是美女、小姐撫琴,崑曲表演,隔著池沼、小橋看過去,倒覺得有些意思。頗有點《紅樓夢》里林黛玉聽到崑曲賞心樂事誰家院,還有《西廂記》里那句的意思吧,我畢竟是男性,沒有黛玉那麼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感傷,而且這些年也不為賦新詞強說愁,少年作態,更多是樂觀是淡然。瞻園裡遇到一個女子,氣質清麗,相貌脫俗,靚麗出眾,也就是遠遠看了很久,至今記得。我覺得她很南京,跟江南,符合這個城市的氣質,私下也就把她當作南京的代表了。這也算是瞻園遊歷的一個意外和收穫吧。
園林無非是那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也好,或者在鬧市裡開闢一個悠閒,寄託自己山水情懷也好,園林就是主人的閒情逸緻,你不同時候去讀,能讀出不同的味道。我在江西鄱陽湖的石鐘山偶爾逛到一個園林,頗意外頗有感覺,在那幽深的廊道、假山、池沼邊坐了很久,沒什麼遊客,就我一個人。什麼也想,什麼也不想,就那樣品嘗安靜,看一看書,發一發獃。南京瞻園很適合發獃吧。
後來又去了總統府,這裡原來是天王府,洪天王們很矛盾,以前歷史歌頌,現在歷史學家、作家看法不同,在這裡不多講吧。天王府、總統府自然可以看看,這裡也是兩江總督府,許多晚清名臣呆過的地方,其實面積很大。這個總統府里也有中式、西式的園林,中國許多舊時的州府衙門、乃至於縣衙,現在的縣委大院,其實都是公園、花園、園林。官員們自己的辦公環境、休息休閒環境建設好一點,也是文明城市、文明單位創建,沒什麼奇怪的。
總統府里有小山,有小溪,格局大一些,也有西式的花園,而且不止一處,在那裡你時常會遇到有感覺的地方,忍不住呆一呆,缺點就是人太多。一個景點人太多,幾乎就是堵人了,所以影響心情、體驗,也就是匆匆,最後是在後面一個樓里坐了,那裡沒什麼可看的,人很少,我卻對著清末、民國的建築、大樓坐了很久,法國梧桐、石凳子,有著一種異國浪漫,落寞的小資格調,作為作家,屬於骨灰級深度中毒膏肓級文藝青年,觸物生情也好,呆若木雞也好,之母遊目騁懷也好,許多精緻、建築、風景就在那裡,意義是你富餘,境由心造,園林本來就是意境、意趣,和詩歌、散文一樣,靠你去讀、去品。喜歡便是喜歡,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她就是一種心情,你去了,得到了,悟到了,喜歡了,笑了,哭了,悲傷了,得意忘言了,這便是人生。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在路上,我們告別,我們出發,我們遠行,我們不得不哀傷,別離。我們一次次歡笑,一次次哭泣,我們永遠不知道前方是什麼,山的那邊是什麼?海的那邊是什麼。我們走過高山,跨過河流,我們為了理想,為了未來幫忙,但是永遠不要放棄夢想,永遠不要放棄奮鬥,要相信,要勇敢,要堅強,要大聲呼喊,對著山,喊,山你過來,對著水,喊,你過來。
是的,我們年青,我們還可以揮霍。是的,我們驕傲,我們有夢想,我們可以放縱。那麼就讓我們一次次出發,去給每一座高山命名,那麼就要我們一次次去停留,去給每一條河流意義。那麼就讓我在南京,在這兩個園林,路過,我給你們我的理解,讓你們記住我的樣子,讓我悄悄地你們,看你們羞澀的容顏,然後喝一杯茶,揮一揮袖,相忘於江湖。
使得,南京很慢,聲聲慢的一個咿咿呀呀的南京呀。是的瞻園、總統府很慢,慢慢地藤蔓爬上了牆角,慢慢地青苔淹沒了台階。慢慢地看吧,慢慢地等吧,慢慢的我們都老了,慢慢的我們會長大,慢慢的我的蘇白文化,走向我們的遠方。(2948字)
文| 蘇白(湖北鄂州鄂城人,作家、策劃人、新聞人。985高校經濟學、新聞學畢業,蘇白傳媒 編審。2019年4月29日臨屏30分鐘急草就於武昌珞珈山聲聲慢堂)
審讀:蘇白傳媒 總編審 鄒劍川
運營:蘇白傳媒 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