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復是一種以家庭為基地進行康復的措施,是康復治療的最後一環,經過醫院康復和社區康復,患者已經度過急性期和亞急性期,患者的運動功能正在逐漸恢復,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考慮經濟費用、家庭承擔能力和居住地等等各種因素,大多數偏癱患者會在渡過急亞性危險時期後,考慮回家繼續自我康復。
家庭康復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聽聽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康復科 專家怎麼說
首先,對於腦卒中患者而言,正確的良肢位擺放是貫穿整個康復治療。
包括家庭康復也需要注意正確的良肢位擺放(均以右側偏癱側為例)。
1仰臥位
患側肩胛骨儘量向前伸,在肩胛骨下面墊一軟墊;肩關節向外展與軀幹夾角約45度;肘關節、腕關節伸展,前臂旋後,掌心向上;手指伸展略分開,拇指外展。患側臀部下面墊個軟墊,髖關節稍向內旋;膝關節稍彎曲,膝下可墊一小枕;踝關節背曲,保持90度,足尖向上。
2偏癱側臥位
頭部要枕在枕頭上,使頸部微屈而不要伸展,肩部要儘量前伸,肘腕伸直,手掌面朝上;健腿可放在患腿前面,下面放一枕頭,呈屈髖屈膝位,而患側下肢保持髖關節伸展,膝關節微屈。
3健側臥位
要將一枕頭放在病人胸前,並使患肩向前,患側上肢放在枕頭上,肘伸展,手的掌面對著床。也可將患側上肢放於同側軀幹上,腋下放一薄枕。患側膝下也要放一枕頭,使髖部處於內旋屈曲位。足使用踝足矯形器或用枕頭將之固定於中立位。健側下肢呈伸腿微屈膝位平放在床上。
其次,家庭康復著重患者的自我康復,患者要學會自己運用自己的健側帶動偏癱側去訓練。(均以左側偏癱側為例)
其次,上肢訓練
患者仰臥位,Bobath握手,肘關節伸展,由健側上肢帶動患側上肢進行肩關節屈伸練習,每組3個,共3組。
患者仰臥位,Bobath握手,肘關節伸直,由健側上肢帶動患側上肢進行肩關節內收,外展練習(即左右擺動練習),每組3個,共3組。
患者仰臥位,Bobath握手,肘關節屈曲,由健側上肢帶動患側上肢進行肘屈伸練習,每組3個,共3組。
患者仰臥位,Bobath握手,肘關節伸展,由健側上肢帶動患側上肢進行前臂旋前旋後練習,每組3個,共3組。
患者仰臥位,Bobath握手,肘關節屈曲,由健側手腕帶動進行腕關節的屈伸練習,每組3個,共3組。
患者仰臥位,由健側手掌及手指帶動患側手指進行指關節屈伸練習,每組3個,共3組。
第三,下肢訓練
患者仰臥位,健側腿置於患側腿下面,並做髖關節前屈的訓練,每組3個,共3組。
患者仰臥位,健側腿置於患側腿下面,並做髖關節內收外展的訓練,每組3個,共3組。
患者仰臥位,家屬或陪護一手扶著患者膝關節,防止髖關節內外旋,另一隻手抓住患者腳踝處,輔助患者做膝關節屈伸練習,每組3個,共3組。
患者仰臥位,家屬或陪護一手扶著患者腳掌,輔助患者做踝關節屈伸訓練,每組3個,共3組。
最後,軀幹訓練
患者仰臥位,下肢屈髖屈膝,並做髖前屈的動作。每組3個,共3組。
患者仰臥位,下肢屈髖屈膝,做髖關節前屈的同時,並左右擺動。每組3個,共3組。
對於病情穩定、恢複比較好的患者,可以扶物站立,身體向左右活動、下蹲等訓練;行走的患者在練習走路時,可以將腿抬高,做跨步態,並逐漸跨門檻、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樓梯等活動;上肢主要針對上肢及手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包括吃飯使用筷子、自己使用梳子、穿衣、洗臉、家務勞動等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最終達到日常生活自理的水平。
最後,家庭康復指導對患者恢復正常步行功能尤其重要,積極配合鍛鍊固然是好,但是一定要專業的、科學的、有計劃的鍛鍊,才會事半功倍,不然再努力也是枉然。同時,定期去正規的醫院的康復科進行定期評估及方案的調整,能使您的健康更上一層樓。
【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康復科 孟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