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至縣高寺鎮清水村:美麗新村入畫來

2019-12-26     資陽之聲


近日,記者走進資陽市樂至縣高寺鎮清水村,整潔的村莊、寬敞的道路躍入眼帘。沿著村主幹道前行,垃圾池、果皮箱隨處可見。

  「目前,全村8個村民小組一共有11個容積為三、四立方的垃圾收納池,近50個果皮箱,2個污水處理站,還有4個旅遊公廁呢。」說起村容村貌的變化,清水村黨支部書記吳平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起村裡的環保「家底」。

  以往的清水村因缺乏排污設施和長效保潔機制,加上村民環保意識淡薄,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在村道,污水直接排放到池塘,造成了「垃圾隨風吹,旱廁到處建,清池變渾濁」的髒亂差環境。

  為了改善村容村貌,清水村黨支部廣泛發動黨員幹部和群眾積極投身到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這項民生工作中來。清掃道路、清理垃圾、保護生態等一系列措施實行下來,人居環境的明顯變化被群眾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村容村貌改善過程艱辛,但改善後如何保持更難。

  為了保持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各村民小組都配備了1名保潔員定時清理轄區道路垃圾,再將垃圾集中到各個垃圾池,統一拉運處理。

  今年66歲的吳世成就是其中一名保潔員。從2016年開始,每天天微亮,他就騎著電動三輪車,帶著清潔工具,對村道兩側的白色垃圾、沿途的果皮箱一一進行清理,在他身後留下的是乾淨整潔的鄉村道路。

  除了人居環境改善,清水村還強力推進河道污染治理,村裡的生態環境質量也得到持續提高。記者在清水村六組新建濕地景觀施工現場看到,整個濕地的基本輪廓已顯現,鋼鐵框架的人行棧道已搭建好,工人們正忙著將木板鋪上鐵架並刷上防腐油脂。

  據了解,新建的這一處濕地景觀占地約十二畝,人行棧道長近六百米,建成後清水村將擁有兩處合計四十餘畝的生態景觀公園。吳平說,相比前幾年髒亂差的環境,近幾年村容村貌、生態環境改善最明顯。「村容村貌好了,在節假日就能吸引一批批遊客前來觀賞遊玩,同時也帶動村上經濟發展,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農民根本福祉和農村文明和諧。近年來,樂至縣委縣政府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突破口,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使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和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截至今年7月,樂至縣累計建成幸福美麗新村240個、新村聚居點720個、省級「四好村」83個、市級「四好村」165個,3400餘座垃圾池(庫)、19個污水處理廠、114個污水處理站建成投運。

  溫馨整潔的庭院,乾淨寬敞的路面,宜居宜游的的鄉村……走進樂至縣的鄉鎮村落,美麗的新村美景掩映在冬日的陽光之中,透露出鄉村「蝶變」後的靜謐。

記者 韓成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QXxRG8BMH2_cNUgDD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