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古龍武俠的朋友都知道,古龍是按照四個十年去劃分「時代」,其中沈浪、李尋歡、葉開、傅紅雪等。
如果德雲社用此「年代」劃分,那就是三個年代「郭德綱的戎馬半生」、「岳雲鵬的臨危受命」、還有「張雲雷的萬眾矚目」。
郭德綱:那一夜,我曾夢見過百萬雄兵
從曲藝之鄉天津長大的郭德綱,三次進京失敗,心灰意冷之間感嘆聲之艱難,可能那個時候他想都不敢想,他會是一個滿身「爭議」,徒弟遍地的相聲大家。
1995年,郭德綱與張文順等人創建「北京相聲大會」,因為前期的資本微弱,時常是入不敷出,相聲行業的慘澹,郭德綱與他早期的徒弟都見證過,邢文昭老先生還曾經歷過「一個人聽相聲」的故事。
2003年「北京相聲大會」更名「德雲社」,郭德綱也將一盤棋慢慢「走活」,站在輿論的正中心。
郭德綱一身「江湖氣」來者不拒,所有刻意的「打壓」他都選擇正面「回懟」,也是引來很多的「口誅筆伐」,但是就是這樣,德雲社一路凱歌高唱,越做也就越紅火。
那些年,郭德綱算是戎馬半生,一面跟同行「較勁」,一面發展自己的「傳統」相聲,終於他贏來了相聲界的盛況,他所定下的初心也都得以實現「讓相聲回歸小劇場」,用商演檢驗一個人是否成功,他都做到了。
德雲社這個「地基」郭德綱鋪的十分艱難,但是也是異常強大。
德雲社15周年的慶典上,郭德綱說過一句話「那一夜,我曾夢見過百萬雄兵」,郭老闆當這一天不再是一場夢,你開心嗎?
岳雲鵬:那一天,我們也曾看見花團錦簇
岳雲鵬算是德雲社「臨危受命」的一位弟子,當時德雲社「風雨飄搖」,「兒徒」出走,內憂外患路人皆知,德雲社想要穩住這座將傾的大廈,就必須有一位弟子出來「扛旗」,很多弟子都試過了,也只有岳雲鵬成功了。
岳雲鵬看見過德雲社的「花團錦簇」,但是那不是他的時代,那時候的他還是一個「末流」的徒弟,逆風飛翔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直白的說,岳雲鵬不是「天才」,但是他是努力的「相聲阿甘」,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點帶著德雲社走上另一個起點。
岳雲鵬三次登陸「春晚」舞台,這是一個里程碑,畢竟郭德綱也才去過一屆,開拓新領域、上綜藝、拍電影、客串電視劇,岳雲鵬就像一個試金石,用自己的力量為德雲社生生拓寬了道路。
也為後來的師兄弟,賺足了眼球,扛旗德雲社,岳雲鵬做的非常完美。曾經他見過的花團錦簇再度來臨,而這次他是主角。
張雲雷:那一年,我們也知道了彩燈佳話
張雲雷對於德雲社的作用有多大?如果說郭德綱是將德雲社奠基,岳雲鵬是將德雲社的路拓寬,那麼張雲雷就是為德雲社開始了一個新時代:引入一大波流量。
「涅槃」回歸的張雲雷,用他的仙氣,成功引發全國的關注度,小視頻當道,人人都知道了德雲社有一位唱小曲的帥氣青年張雲雷。
沒有張雲雷,可能「九字科」弟子還需要蟄伏兩年才能有今天的「關注度」,畢竟沒有太多的綜藝節目能一下子「捧紅」這麼多人。
張雲雷的走紅,也讓德雲社打開了大門,不再限制錄視頻,可以隨便傳播到網上,年輕的九字科,人帥、包袱新一躍出圈,成為新晉「小角兒」。
張雲雷也是開啟了「萬人演唱會」的聽相聲模式,因為身體原因很多包袱張雲雷「翻不了」,這也是別人黑他的一項,但是光明就在遠方,對吧?
那一年,我們也在張雲雷的帶領下見證過德雲社彩燈佳話,而且還有一批批後來者,將這個佳話延續。
其實這三個時代,還有很多「閃耀」的明星,比如燒餅、張鶴倫、孟鶴堂等,這就是另一段故事,等小編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