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是殘忍而又無情的,他們的反人類罪行更是讓人髮指,七三一部隊的建立,讓他們把無數的中國人、外國人當成試驗品,而與此同時他們也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二戰時最倒霉的男人,身高1.8米也是錯?被日本抓去只為改良人種。
七三一部隊是二戰時期,日本人為了「研究」醫學而設立的特殊部隊,他們甚至花費了大部分的軍用物資用在試驗上,主要目的是搞生化武器,其反人類的罪行更是昭然若揭。而與此同時,他們更為了改良自己的人種,而實施了另一項「研究與試驗」。
日本之所以搞侵略是他們的國土太小,還處於太平洋版塊的邊緣,地震不斷的日本島國隨時都會面臨沉沒的危險。但在他們肆無忌憚地侵占別國領土的同時,也在考慮他們自身人種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人種太矮。
在古代說到日本時,通常都會以「倭人」、「倭國」稱之,而這個名詞的由來,還是起源於我國的東漢時期,由光武帝劉秀所賜,在日本出土的一枚印章上可以看到「漢倭奴國王」這五個字,可解釋為「漢朝向倭地上的奴國國王授印」。
據《漢書》上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樂浪」在朝鮮半島,漢武帝時所置郡,其海中之國當指日本無疑,這可能是現存文獻中以「倭人」指稱日本人的最早記錄。
「倭」由「人」和「委」組合而成,意指個子低的人。個高自然比個低好,所以這的確是個帶有貶義的字,尤其在宋、明、清時期,更是用「倭寇」來說明對日本人的反感之處。
後來,倭國從決定修改對外使用的國號,主要原因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國名不雅,原因是因為中國古代,中華民族對周邊少數民族有「夏民居中,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概念,倭國人認為自己的國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所以,更改國名為「日出之國」,即日本。
雖然後來日本國興起,中國成為了他們侵略的對象,但他們的人種缺陷是無法彌補的。因此,在二戰期間,隨著七三一部隊的建立,他們開始了一項改良人種工程。
那就是選擇身高一米八的男子作為「種馬」,而他們本國提供身高具有一定優勢的女子做「本源」,靠著外來人種的身高優勢而改良自己國家的人種。
看起來極為荒唐的事情,而日本國在執行起來則是一絲不苟。在挑選男人上不但要身高達到要求,更要身體健康、強壯,以保證充足的「貨源」。
而日本國的女子,只要被選中成為改良對象的人選,只有無條件的服從,如果拒絕的話,則是不效忠「天皇」,是日本國不可饒恕的罪人,所以她們只能像慰安婦一樣聽從「分配」。
很多看到這裡也許會為這些被挑選上的男人感到慶幸,不用參加打仗,反而會有享受不盡的「艷福」,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簡單,他們反而是二戰時期最倒霉的男人。
這些「種馬」們真的像牲口一樣的命運,每天不停地幹著「交配」的活,並且由日本人隨時「監控」,一旦發現身體素質不行時,便會被丟進七三一里做人體試驗。
就這樣,有六百多的日本女人最後帶著「光榮的使命」回國交差,作為改良人種的試驗品也好,還是繁衍後代的機器也好,這些日本女人最終「不辱使命」生下了一批「優質」的人種。
在之後日本人的身高平均增長了四厘米的統計上來看,日本人這個改良人種的試驗算是成功的。但從歷史與人類的角度上來看,日本人所做出的反人類罪行,是將會被歷史永遠刻在恥辱柱上,受到世界人民的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