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氣到了!」
4月17日上午10點,在武昌區民主路蛇山三坡的居民家門口,46歲的鮑蘭平送氣上門。
鮑蘭平騎著送氣車走街串巷
因為新冠疫情小區封鎖,為了送這一瓶氣,鮑蘭平在卡口停好電動車,經過社區工作人員的測溫、掃碼等程序,扛起25.3公斤的氣瓶,步行50多米,才把液化氣送到居民手裡。
而在平時,鮑蘭平的電動車基本可以開到這位居民家門口,卸下氣走兩步就送到了。
出發前,鮑蘭平給煤氣壇進行消毒
鮑蘭平是武煤百江雙柏直營店的一名老員工了,從2006年成為一名送氣工以來,他已經連續在一線送氣14年,累計送氣量超過10萬瓶。
鮑蘭平將煤氣壇裝上車
今年春節,鮑蘭平本來打算農曆臘月三十回老家麻城過春節。沒想到,在三十的前一天,因為新冠疫情,武漢封城,鮑蘭平滯留在武漢。
「沒辦法回家,那就好好送氣!」當時,鮑蘭平還沒有意識到,武漢封城會給送氣工帶來多大的挑戰。
因小區打圍封閉,鮑蘭平需要扛煤氣壇走到用戶家中送氣
直到那一天,他走上空蕩蕩的街頭,面對道路的封閉措施,以及各個社區封閉的卡口,他才感受到:難題一個接一個。
因小區打圍封閉,鮑蘭平需要扛煤氣壇走到用戶家中送氣
疫情期間,不少小區完全禁止車輛和外人進入,鮑蘭平只得在小區門口等待用戶到小區門口提氣,有時候一等就是半個小時;在一些特許送氣工步行進入的小區,鮑蘭平從卡口扛起氣瓶到用戶家,路程較遠的要走200-300米。
因小區打圍封閉,鮑蘭平需要扛煤氣壇走到用戶家中送氣
同時,因為很多小區、社區、街區封閉管理期間,都只留一個出入口。導致原來熟悉的路線設置不復存在。鮑蘭平接單後,大腦里需要重新規劃線路,如果不知道小區如何封閉管制,還得繞不少冤枉路,直接導致每送一瓶氣平均時間增加一倍。
但是,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再苦再累,鮑蘭平和其它送氣工們都堅持了下來。
鮑蘭平從客戶家中走出
就這樣,從1月23日到4月17日,鮑蘭平每天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19點,累計送氣760瓶。
一碗面就是鮑蘭平的中飯
4月17日中午12點30分,完成任務回到曇華林直營店的鮑蘭平,給自己煮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掛麵。
吃完面,鮑蘭平把四瓶氣依次掛上電動車,又出發了……
楚天都市報記者詹鈃 攝影記者鄒斌 通訊員張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L87nHEBrZ4kL1ViNi6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