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的帶兵能力毋庸置疑,就連金國有名的元帥金兀朮都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可是金國元帥對岳飛的評價。可見,岳飛的能力遠非猛將、勇將可比,而是可以與率軍元帥相提並論的。但是,在宋高宗時期,並沒有重用岳飛,以充分發揮岳飛的才能。給岳飛的兵力基本上是兩三萬人,有次高宗本想把淮西軍五萬人劃撥給岳飛統領,但後來擔心岳飛實力太強大,又變卦了。朝廷在任用岳飛以及眾將上始終是有所羈絆的。其原因就是高宗與金國講和時,就削弱武將權利;一旦金國違約侵略時,又慌忙使用武將;危機過後,又把武將擱置一邊。
從南宋和金國實力對比來看,當時的經濟重心雖仍然在中原,但南宋占領下的淮南,襄樊,川陝等地從人口,糧食生產,後勤物資供應上並不弱於金國,因為金國占領中原的這十多年裡,時刻處於戰爭狀態,並沒有很好的鞏固占領區,中原地區仍然危機四伏,各地義軍此起彼伏,金國的後勤物資主要還是來自於老家東北,所以,這一時期,是北伐最佳時
當時南宋面對的是怎樣一個爛攤子。老百姓厭戰,不願意再打仗了。甚至在很多地方,百姓都不再支持南宋,反而在配合金國攻打宋朝。宋好想要繼續打仗就必須從百姓手中徵收重稅。本來就連年戰爭不斷,百姓自身又缺錢少糧。宋朝再徵收重稅勢必會逼的百姓造反。趙構除了需要民對緊追不捨的金軍之外,趙構還需要抽調精兵鎮壓荊湖、江西、福建等路的農民起義軍和盜匪,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來說,首先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以及國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宋朝根本無力對金國大規模用兵。
一切煙消雲散之後,皇帝和宰相都支持岳飛的計劃,並且因此開始整軍,果不其然劉光世成為第一個開刀對象,他部下的淮西軍弊病最多,皇帝本想廢了劉光世把這支軍隊交給岳飛,這樣一來南宋五分之三軍隊將隸屬於岳飛的麾下,假以時日則北伐大計可成。可最終這支軍隊卻在宰相、皇帝、大將三方博弈之下,叛逃到了偽齊,讓南宋再一次遭受空前嚴峻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