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功課雞飛狗跳」,到了甜甜媽這兒,直接就是「不吃飯母慈子孝,一喂飯雞飛狗跳」!
甜甜媽抱怨:「沒到飯點,胸口就開始疼了,每次吃飯都一肚子氣,感覺自己不用吃飯,氣都氣飽了!」
家庭「喂飯大戰」太常見,但是,孩子挺大了還因為吃飯搞得雞飛狗跳,往往是因為家長做錯了這4件事!
你看過這個新聞嗎?
據琪琪的爸媽說,為了給琪琪補充營養,他們給琪琪喂了一大碗的玉米。
第二天琪琪肚子痛,家長剛開始甚至沒當回事,直到琪琪肚子鼓成了一個「西瓜」,他們才覺得不對勁,到醫院後,經X光檢查發現是消化道穿孔,情況危急,必須馬上手術。
當琪琪被推進了手術室,打開腹腔後醫生被驚呆:琪琪的胃發生了破裂,腹腔里有大量未消化的玉米粒——「孩子的胃就是被這些玉米給撐破的」。
孩子的胃生生被撐破了,這多麼可怕!
我們常常開玩笑說:有一種愛叫做媽媽的愛,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做媽媽覺得你餓。
可怕的是,我們當了父母卻也不知不覺以愛的名義強迫寶寶吃飯,就怕餓著孩子,就怕營養不夠,就怕孩子長得不夠壯。
有時候家長給孩子喂飯,剩碗底一兩口時,總會不自覺地哄孩子「再來一口、最後一口……」直到自己定的量全部吃完。
可是孩子的胃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候這多出來的飯,並不能提供給孩子更好的營養啊。
事實上,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比較薄弱,胃粘膜嬌嫩,分泌各種消化酶的功能還不夠完善。如果過量進食,或者不按胃腸消化規律喂養,會導致下一次進食後消化能力下降。
以愛的名義強迫寶寶吃飯,時間長了反而容易影響寶寶的消化系統功能,百害而無一利!
孩子吃的東西,家長最關心,可是往往關心則亂,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很容易就混在這些「關心」當中。
喂不適宜小寶寶吃的食物
什麼是不適宜?
舉個例子,通常來講,無論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還是美國兒科學會,都推薦孩子滿6月齡後開始添加輔食(早產兒需考量矯正月齡),但是,總有那麼一些「習俗」會告訴家長,孩子2個月or 3個月or 4個月……時,需要喂暖肚茶、蘿蔔水、米湯等等食物,功能覆蓋營養、生長發育,甚至未來的性格、命運等玄之又玄的方面。
快住手吧!
除了母乳、配方奶粉,其他的所有固體和液體食物都屬於輔食。
在育學園「諮詢」欄目中,經常會看到有家長問:
寶寶還不到6個月,純母乳喂養,沒添加輔食,為啥還會過敏?
經過詢問就會發現,家長往往給寶寶添加了米湯、肉湯、暖肚茶、蘿蔔水等等。
其實這些都有食物成分,經過寶寶胃腸道都有可能增加孩子過敏的風險。
再比如,有的孩子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可能會有便秘的情況出現,有家長就給孩子喝蜂蜜水潤潤腸道。
No!No!No!
蜂蜜中很可能含有肉毒桿菌芽孢,一旦感染對寶寶便是致命的!尤其是1歲以內的寶寶,腸胃功能本身就比較弱,更容易引起中毒。
這類食物,應該儘量等孩子稍大一些後再嘗試,且需要控制量。
給孩子喂更「高級」的食物
什麼是更「高級」的食物?
事實上,寶寶吃的食材應該跟家庭中大人吃的一樣,只不過加工的性狀和方式不同。
食材沒有高級、低級之分,只有加工方式的不同,每一種食材都有其獨特的營養。如果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吃與家庭飲食習慣不相符的食物,將來孩子長大後和家長共同進餐的體驗會很差。
NO!
一方面水果被加工後,其中的纖維素遭到破壞,而寶寶攝入纖維素過少,容易出現便秘等問題;
另一方面,用果汁代替水果,寶寶就失去了一次鍛鍊咀嚼能力的機會,而且,一杯果汁需要很多水果才能榨出來,單位時間攝入的糖太多了,果汁中過多的糖分就會增加孩子患齲齒的風險。
你家有這樣的情況嗎?
邊看電視邊吃飯,趁孩子不注意塞一口飯;孩子滿屋子跑,家長端著碗跟在屁股後面,是不是喂一口;或者家裡來了親戚,都喜歡逗孩子玩,用筷子蘸點菜湯、飲料,甚至是酒給孩子「嘗嘗」,然後觀察孩子的反應哄堂大笑……
無論是哪種「逗」,對於孩子的飲食習慣的培養都是一種破壞!
邊看電視邊吃飯,注意力別分散,專注力下降,還容易沒有「饑飽」……
過早蘸菜湯嘗味容易影響孩子對輔食的接受程度,更何況酒精這種對孩子健康又負面影響的食物,更不該出現……
喂飯只是一個過渡,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自主吃飯的習慣,因此,逗喂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杜絕,同時,家長還可以通過試試這樣來培養孩子的自主吃飯能力:
給孩子喂飯的時候,有些家長會先把食物嚼碎,再喂給孩子吃,覺得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吞咽。
這樣做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傷害。
讓孩子自己咀嚼食物,不僅可以幫助牙齒萌出,促進口腔發育,更能促進消化酶的分泌,幫助寶寶的更好的消化吸收。
如果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給孩子,相當於剝奪了寶寶鍛鍊咀嚼能力的機會。
如果食物太硬、太大塊不利於寶寶吞咽,可以用食物料理機或者輔食研磨器處理一下再給寶寶食用。
比鍛鍊咀嚼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些細菌、病毒會通過唾液傳播,比如一些導致蛀牙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和皰疹病毒等。如果把食物嚼碎再喂給寶寶,會增加孩子患相應疾病的機率。
這一點是一定要避免的!
小編說
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指望看完這篇文章就能馬上讓孩子自己乖乖吃飯,這怎麼可能呢?
這件事,需要全家人一起配合和改變!
把這篇文章轉給家長,同時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費了那麼大力氣想讓孩子好好吃飯,目的就只是為了讓他吃光碗里的飯菜嗎?
難道不是為了培養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的飲食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