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溝施工方法

2019-07-17     工程大講堂

隱藏式磚砌電纜溝施工工序

隱藏式磚砌溝槽天然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120Kpa,底板為200mm厚C20混凝土,側牆為240mm厚磚牆,牆頂為C25混凝土150mm厚壓頂,蓋100mm厚預製混凝土蓋板。電纜支架採用4層布置,電纜支架間隔為0.8m。

一、施工工藝流程

測量放線 溝槽開挖槽底承載力檢測槽底驗收底板施工磚砌方溝牆體(並安裝支架)牆體抹水泥砂漿混凝土壓頂安裝預製鋼筋混凝土蓋板

二、測量放線

根據施工圖紙和施工方案中規定的預留工作寬度,準確放出施工開槽線,經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雙方覆核確認後方可土方開挖施工。在開挖至基底部位時,測量人員隨時監測開挖深度,嚴格控制預留土方厚度在200mm以上。人工清槽前,在槽底放出1.5×1.5m方格網,標示出高程點,嚴格按高程施工。

三、溝槽開挖

根據方溝的埋深、現況地面標高及溝槽放坡坡度,在地面用白灰撒出合槽槽口邊線,採用反鏟挖掘機開挖。機械挖槽應確保槽底土壤不被擾動,基底預留200mm土層人工清底。

開槽時若遇到墓穴、枯井、不明構築物、不明管線等情況時妥善保護現場並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協同處理。由於溝槽較深,每隔50m設爬梯供施工人員上下。開槽後應人工修整槽底,覆核槽底高程。嚴格控制槽底高尺寸,防止超挖。施工底板前組織有關人員對基槽進行驗槽,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檢查是否有不良地層。凡有不良地層處要與設計聯繫,商定處理措施。

四、動力觸探、驗槽

土方檢底後,立即組織第三方檢測單位人員按設計及規範要求進行動力觸探,動力觸探按20m間距/每點,如實記錄錘擊數,作為地基承載力、設計等多方人員驗槽的依據,及時會同監理單位等有關部門,進行基槽核驗,對存在問題妥善處理後,立即組織下道工序施工,防止長時間晾槽。

五、底板施工

地基承載力檢測、驗槽合格後,支墊層模板。按底板的設計尺寸,放出底板外邊線,做好底板邊模;當邊摸驗收合格後進行混凝土澆注;底板採用C20商品砼,攪拌運輸車運輸。視情況可採用溜槽或砼輸送泵進行澆注,平板振搗器振搗,用木抹子找平。

6.1原材料要求

砌築磚採用MU10普通混凝土磚(先檢測後使用),磚質量符合設計要求,砌築磚用M10商品干混砂漿(先檢測後使用),內外抹面採用1:2.5水泥砂漿,各厚15mm,砂漿強度符合設計規定。支架尺寸、材質符合設計要求。

6.2砌築方法

(1)磚砌筑前應檢查基礎尺寸、高程及中線位置,與混凝土底板相接的砌築面先清掃,並用水沖刷乾淨。砌筑前根據中線放出牆基線,撂底擺縫,確定砌法。使用前應浸水,不得有干心現象。砌體應上下錯縫,內外搭接,採用一順一丁或三順一丁砌法,但最上一層和最下一層磚,應用丁磚砌築。

(2)砌磚時,砂漿應滿鋪滿擠,灰縫不得有豎向通縫,水平灰縫厚度和豎直灰縫寬度應為10mm,允許誤差2mm 。砌築直牆應掛線,砌體表面平直,不得敲打找平每米高的牆體磚層數應一致,

(3)砌磚同時安裝支架,安裝支架時應該注意支架的間距、排距及露出尺寸。

(4)磚牆的伸縮縫與底板的伸縮縫應體同時砌築,當砌築間斷時,應砌成斜茬。接茬砌築時,應先用水將斜茬沖洗乾淨,並使砂漿飽滿。氣溫高、乾燥、易失水的環境垂直貫通,縫的間隙尺寸符合設計要求,並砌築整齊,縫內擠出的砂漿應隨砌隨刮乾淨。磚牆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與牆下,砌筑後應立即覆蓋,洒水養護。

6.3水泥砂漿抹面

抹面前,將砌體表面的殘餘砂漿清除乾淨,並將磚牆面洒水濕潤。抹面砂漿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規定,抹面厚度符合設計規定1.5cm。

七、混凝土壓頂

磚牆砌築完後,支壓頂邊模。當邊摸驗收合格後進行混凝土澆注;壓頂採用C25商品砼,攪拌運輸車運輸。混凝土進行澆注,用振搗器振搗,用木抹子找平。

八、鋼筋混凝土預製蓋板安裝

(1)鋼筋混凝土預製蓋板在構件廠加工,運至現場存放。安裝前應檢查混凝土蓋板的外觀質量,核對出廠合格證及相應的鋼筋、混凝土原材料檢測試驗資料,符合規定方可使用。

(2)蓋板安裝前,牆頂應清掃乾淨,洒水濕潤,再鋪砂漿安裝蓋板。蓋板採用汽車吊吊裝就位後,就位後相鄰板底錯台不應大於10mm,蓋板端部壓牆長度的允許偏差10mm。蓋板就位後吊環應臥平並用水泥砂漿封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8XqxGwBJleJMoPMOH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