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熱點有新變化

2020-08-17     張春林

原標題:今天,熱點有新變化

人狠話不多,我是你春哥。春哥祝各位平安吉祥,萬事如意,願山河無恙,眾生皆安!

「指數漲了那麼多,我卻沒有感覺很快樂。」

這是今天一些股民的內心感受,全天滬指大漲78點,成交放大至5374億元,較上周五明顯放大,增量明顯。最能夠聚集市場人氣的創業板指數小漲1.04%,成交量同步放大。

整體上看,周末的消息面偏好,加大養老金入市及國家從未如此重視資本市場的表態,極大的提振了市場信心,鼓舞了多頭士氣。

今天拉動指數最大功臣是金融三駕馬車,其中銀行股當中成都銀行封住漲停,長沙銀行、杭州銀行漲停開板,券商當中招商證券、中銀證券漲停,國信證券尾盤開板,保險板塊中國人壽午後封住漲停。

除了大金融板塊之外,今天位居漲幅榜前列的還有有色金屬、建築裝飾、化工化纖、建材家具、土木工程和房地產等,清一色是主板市場的低漲幅、低估值品種,而相對滯漲的是技術服務、通信網絡、網際網路等科技板塊,市場熱點由前期的高估值向低估值轉移的跡象明顯。

今天出現的好現象是成交量放大,滬指距離前期高點3458點,只有咫尺之遙,在主板低估值品種啟動的情況下,向上突破難度不高。

美中不足是今天創業板指數不給力,儘管午後有所回升,但並沒有前期的銳氣。今天早盤震盪,說明對即將迎來的20%漲跌停板持謹慎態度,同時技術面上股指仍然受制於短期均線密集平台區2735-2750點,在沒有放量站穩此線之前,技術盤對於雙頂的魔咒揮之不去,市場在沒有走出來之前,都是在分析和歸納,計劃我們的交易,交易我們的計劃,在創業板指數沒有站穩2750點箱體中軸線之前,我們當然有理由繼續保持冷靜的判斷。

只不過,滬指走強之後,會很大程度上對沖創業板指數回調的壓力。假如滬指放量突破3458點,不排除會出現滬指上漲,創指盤整的狀態。風水輪流轉,前期創指風光無限,主板門庭冷落,現在剛好互換位置。

總體來看,無論短線市場如何演變,市場熱點脈絡正浮出水面,即場外資金流向低估值低漲幅的傳統藍籌股。這正印證了那句話:在一輪大行情當中,最終所有的窪地,都將被填平。

當然,不少同學可能擔心,低估值藍籌股的持續性有多強?春哥認為,在市場成交量放大的情況下,滬指繼續向上拓展空間的可能性較大,而推動滬指向上的最大力量,仍然來自金融、地產、基建、高鐵等行業的傳統藍籌。

即便退一步來看,假如創業板指數在2750點附近遇阻,再度回探考驗2600點,展開震盪,在這種情況下,金融、基建等傳統滯漲低估藍籌股的風險,依然低於今年以來漲幅較大的高估值熱門板塊。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春哥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板塊:

一、大金融板塊。

回想2014年行情啟動初期,就是以券商為代表的大金融點燃市場,當中券商股強度較現在更大更猛,此後銀行、保險等板塊接力上漲,因為金融行業天然具備槓桿屬性,具備一定的外延增長潛力,其中券商是人氣龍頭。

二、傳統基建板塊。

以土木工程和高鐵為代表的傳統基建板塊,在上一輪行情初期,表現強勁,在當前加強內循環背景下,基建領域的投資規模有望加大,利好土木工程、機械、水泥和高鐵等板塊,其中土木工程等中字頭股票,整體處於超跌狀態。

三、以有色金屬為代表的資源板塊。

相對於煤炭石油等資源股而言,有色金屬、黃金等板塊的基本面更穩定,前些年常被提及的煤飛色舞,現在很少被提及,在當前全球貨幣超發的大背景下,有色、黃金等板塊具備一定的向上空間。

四、消費+科技。

本輪牛市的重大基石,是擴大內需和科技振興,因此即便是市場短期熱點向傳統藍籌轉移,但長期來看,消費和科技股仍是重大主線,應該在我們的持倉結構當中有所體現,其中消費板塊包括食品飲料、家電、醫藥和日用品龍頭,白酒因為漲幅過大,估值過高,所以在春哥的投資體系當中暫時缺席,科技則以消費電子為主體,包括新能源汽車和智慧型手機產業鏈。

整體來看,周末的系列突發性利好刺激市場,場外資金入市,市場表現比春哥預期更強,輕倉者短線可繼續重點關注主板市場的傳統低估藍籌股。

更多分析請關注張春林每天的解盤分析。

風險提示

本欄目刊載的信息僅為記錄每日盤後觀察而發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不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本顧問(執業編號:A0130614110002)力求本欄目刊載的信息準確可靠,但不對這些信息和判斷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顧問不會從事任何形式的代客理財、分成等非法證券業務,不會有任何形式的個人收款帳號,不會在任何公開場合,推薦任何具體投資標的,文中所提及的個股,僅是案例分析並非個股推薦,大盤分析和市場策略建議,僅供參考,據此買賣,盈虧自負!本博主請各位投資者不信謠、不傳謠,理性投資,謹防上當受騙。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8Ac_HMBURTf-Dn5qL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