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你怎麼一點家務不做啊」「你兒子和你孫子也不做啊」

2019-08-15   大俠李事事兒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伊萬媽媽」的生活經歷,她說自己婆婆非要住在一起,可同在一個屋檐下,難免會出現各種矛盾。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認為婆婆為什麼經常和兒媳婦過不去呢?

我真是受夠我婆婆了,本來可以分開住,可是自從我兒子出生,她就要求一定要住過來。我曾經表示我可以在家工作,一邊自由職業,一邊全職媽媽,不需要她幫忙就可以。但是婆婆堅持說我年輕必須出去工作,她可以住過來幫我帶孩子照顧家。

作為年輕人,看到婆婆這樣的表現,真的是盛情難卻,尤其是我老公,不看好我在家做自由職業,擔心收入不穩定,自己一個人養家壓力大。我老公的擔心雖然有點不夠男人,有點沒擔當,但不無道理,畢竟他收入一般,我們就是一般家庭。

接受了這一點之後,我就能欣然接受婆婆過來住了,但是從第一天進門,婆婆就開始了挑剔我的日子。家裡的事情無大小,婆婆總要橫插一腳,總要跟我唱反調,我是沒有一天舒服的。但是後來我就想明白了,不用難為自己,婆婆願意反對是她的事,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坐月子時,一直是我老公洗尿布,我的衣服內衣之類都是我老公洗,我婆婆見到之後跟翻了天一樣:「男人洗女人內衣,作死哦。」婆婆是給孩子洗尿布,卻從來沒有給我洗過衣服,我月子裡的衣服都是攢到出了月子自己洗得,我老公只要接近我的衣服和洗衣機,婆婆就要大驚小怪。

一起帶孩子的時候,婆婆更是誇張。明明天氣暖暖的,婆婆非要給孩子穿棉衣,帶到樓下曬太陽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穿薄薄的保暖,輕鬆又舒服,只有我兒子還像個棉球。如果我對她帶孩子有任何不同意見,婆婆一定要大喊大叫:「我是生養過兒子的人,你第一次當媽媽,你懂什麼。」

再後來就是產假結束,我開始工作了,婆婆等於是全天候的照顧孩子,我公公負責做飯。我回到家之後想多替替婆婆,多帶帶孩子讓她輕鬆一點,但是婆婆非說我是故意想和hIi親近,這樣孩子就不想跟她在一起了,白天我去上班孩子就哭,帶孩子會更難。

我想給孩子報個早教班,婆婆說浪費錢,不給孩子好的教育,我努力賺錢是為什麼啊?想給孩子選個好點的幼兒園,婆婆嫌離得遠接送不方便。難道挑選好的教育資源有錯嗎?為了孩子讀更好的小學,我想換個好的學區房,但婆婆說花那個冤枉錢還不如攢著再買一套,房子置換是不會賺便宜的。

有人說求著婆婆看孩子,所以就要受婆婆的氣,就得接受她的指手畫腳,得了別人的恩惠,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但我可沒求著婆婆來幫我帶孩子,是她非要來強行要來介入我們的生活,我不會蒙她的情,反而因為她一直以來的表現很煩。

最近婆婆可能對我實在沒什麼可挑剔的了,居然跟我說:「兒媳,你怎麼一點家務不做啊,下班之後不幹點活,也太清閒了吧,畢竟也是做媽做老婆的,怎麼一點女人的自覺都沒有?」我頭都不抬得跟她說:「你兒子和你孫子也不做啊,有功夫去管他們,你們有血緣關係,再說了,讓你住這兒不就是做家務嗎。」婆婆氣得指著我要罵,我趕緊回房間待著。

​事事兒有話說:挺佩服這個女人的,從孩子出生到孩子上小學一直在忍婆婆,她雖然說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生活不就是不同的小事連接在一起嗎?如果事事都被為難,生活怎麼能過得去呢?不把婆婆趕出去都是留著臉面了。

現在婚內的小夫妻們,大都在自己家是獨生子女,所以很多父母都比較開明,對兒媳婦也越來越好,這種情況下仍然會或多或少的存在矛盾,就是因為大家都會有個性。但是像文中這樣處處為難兒媳婦的婆婆,也很難得了,畢竟這種婆婆基本早被兒媳婦趕出去了。

婆媳關係是兩好合一好,互相不為難是第一步。很多網友曾經給我留言,說事事兒你不要總把婆婆講的這麼壞,好多兒媳婦也很壞的。對,這一點我承認,因為每家有每家的難處,同一件事情婆說婆有理,兒媳說兒媳有理,我們只是從其中一個的角度去講述和評論,家中無對錯,全靠大家的互相包容。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