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市之河北赤城(九):振興中路

2019-05-19     毛毛的碎碎念

赤城位於北京東部,與延慶相鄰,但由於大山的阻隔,兩地間的交通略有曲折,每日僅一趟客運在兩地的山區間穿行。因而由北京上赤城,需要選擇一條曲線之路。由京至沙城(懷來)進行中轉。因而兩地雖僅120公里,但行車卻需要四五個小時。

赤城縣位於燕山山系之間,域內的高山並不是太高,山間峽谷地帶也有一定的寬度,因而縣內的山村居民也大多呈聚落狀態。山民們多以穀子、莜麥等粗糧作物為主。

赤城縣城駐地在赤城鎮。縣城面積約4平方公里。白河與湯泉河兩條河流在縣城彙集。相較於豐寧、灤平等縣城,赤城縣城所在的谷地還算平坦開闊,因而居住點分布的較為規整。

近年來,隨著奧運和環京概念,赤城縣內也紛紛開始一系列的城市擴張和地產建設。傳統的老縣城在東關以南,又形成了香格里拉、時代廣場等新的樓盤社區,城市沿著霞城大道向南漫漫擴張,縣中學、醫院等目前已經遷到了南邊的新址。

赤城又稱作霞城,傳因城邊的紅色礦石在陽光照耀下如霞光一般而得名。因而縣內不少地名商店也已霞城為名。如入縣的道路就命名為霞城大道。依著縣城東邊穿過的白河,目前有大量樓盤在建,是縣城的地產集中區之一。東西向的湯泉河將老縣城切割為南北兩部分。縣政府及多數政府機關多分布於湯泉河岸。城北另有鼓樓,周邊分布著老社區街巷。松林街以北的小山上可以眺望全城。湯泉河以南,以縣二中和客運站為中心,分布著永進路、振興路、長源路、建國街等道路。為縣內主要的商業街,多以臨街小店為主。是縣內的人流聚集之地。雖然城市在不斷生長,但縣內尚無新的大型商場,百貨大樓拆分成了多個底層商鋪,萬眾商廈和供銷社的面積也不大,且主要以超市為支撐。湯泉河南岸雖有新建的萬合購物廣場,但卻並未在營業的狀態。城區內臨街的各類小店撐起了赤城的繁榮商業。

除了湯泉河北岸鼓樓一帶的老街巷,河南岸南菜園一帶也還保留著原先的城內村莊社區。中間夾雜著一些或新或舊的樓房社區,多是早年的機關和企業家屬樓。城內平房區多為紅色板瓦蓋,街道排列整齊,舊而不老。一些形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前的社會主義建築甚至更早的深宅大院在縣裡基不可見。雖為國家級貧困縣,但在縣裡感受著寬闊大道以及繁榮的店鋪叫賣,再加上周邊山腳挺拔而立的新樓盤,有些難以感覺。不是太高的山以及適宜的觀察距離構成了赤城的山區美景。

振興中路是另一條由汽車站發散出去的街道。也是一條商業街,但繁華略遜,主要為平房小店,以普通的日常服務為主。

建國西路

建國東路

振興南路

縣裡的出租三輪 與延慶的板的類似

街邊小巷

路口的大廈下 同樣是當地人聚會閒聊的場所之一

振興中路

幼兒園

振興中街

縣總工會

回到湯泉河邊 因蓄水而略顯水面

接下來我們轉向富民中路。去看看街道背後的社區。

關注本號,請看下一章節。喜歡的請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DSA2wBmyVoG_1ZPM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