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大罵」,能罵醒「裝睡的貧困戶」嗎|新京報快評

2019-10-30     江西網警巡查執法

扶貧不養懶漢……但願扶貧幹部這一「罵」,能夠罵醒「裝睡的貧困戶」。

文 |言立方

「沒有任何一家想脫貧的樣子,每家進去就是房子不修理、路不修理,房子漏雨嘴巴張開就叫,幸福不是張嘴要來的,不是手伸開要來的,不是翹著腳等來的。」近日,一則雲南扶貧幹部「大罵」貧困戶的視頻,引發了廣泛熱議。

新京報「政事兒」記者採訪得知,這位女幹部叫李波,來自雲南省普洱市鎮沅縣。視頻中的情景發生在十多天前。

俗話說,「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雖說視頻中的話有些刺耳,但在網上卻收到了不少好評。幹部指責貧困戶沒被罵,反倒好評如潮,乍一聽,有些矛盾。但真正去聆聽這些「大白話」,不難發現,言辭激烈之下,其實是恨鐵不成鋼,又是真正為貧困戶著想,切中脫貧攻堅的要點,才引發了廣泛共鳴。誠如某駐村工作隊長所言,「這些看似罵人的大白話大實話,其實是記掛民眾才說得出來的。」

「享受各種補貼、老了有養老保險、病了有醫療保險,日子過不下去還有低保,蓋房子還給補助」……在脫貧攻堅戰中,各項扶助政策不斷加碼,朝著「應扶盡扶」的目標看齊。可現實中,有些貧困戶「等靠要」思想比較重,動輒向村組幹部、扶貧幹部提各種過分要求;有些地方的領導幹部想摘掉「貧困帽」,但一些「懶漢」卻想守住貧困村的身份,還為此鬧事……

說白了,人們為扶貧幹部點贊,是因為其敢於一針見血指出「等靠要」思想要不得,激勵貧困戶靠雙手奮鬥去追求幸福。更重要的是,道出了扶貧的真諦——扶貧是「幫一把,牽著走一步」,不是大包大攬。脫貧致富關鍵在於貧困戶自身,話糙理不糙,通俗易懂,容易服人。

人們肯定該扶貧幹部,還因為其面對不思進取的貧困戶,沒有順其自然,更沒有放手不管,而是深知「扶貧先扶志」的道理,李波告訴記者,「我想嘗試一下,用我的方式去說服別人,去喚醒沉睡的獅子,讓老百姓激發鬥志。」

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既可以循循善誘,也不妨醍醐灌頂,只要不存私心、不存貶義,越是直白,也越能刺激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

扶貧不養懶漢。致富始終要靠貧困戶的雙手努力。如果背著不摟,牽著不走,任憑怎麼扶恐怕都扶不起來。好日子真是干出來的,不是長著口等國家來喂。實際上,對等靠要思想嚴重的貧困戶,嚴厲批評也無妨,只是不要為了批評而批評,要把握好度,批評之後正常的幫扶措施也要及時跟進。內外因共同作用,才能真正讓脫貧工作步入正軌。

但願扶貧幹部這一「罵」,能夠罵醒「裝睡的貧困戶」,讓他們在「幫一把,牽著走一步」下努力向前跑,才脫得了貧、致得了富,也才不會返貧。

言立方(基層幹部)


來源:新京報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yZIHm4BMH2_cNUgIV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