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丈夫是一名計程車司機。
那天,下著大雪,丈夫十點過還沒有回家。給丈夫打電話:老公,你幾點回來?丈夫:下雪天,打車的人多,我想多賺點錢。我看情況,再決定幾點回家。你不用等我了,你早點睡吧。
也是那天,丈夫遭遇了車禍,再也沒有回到我和孩子身邊。
如今,丈夫已經離開我和孩子三年了,我依然沒有改嫁的想法。
我和丈夫在一起曾經那麼好,他卻永遠地拋下我和孩子了。
腦海里,經常會想起那句話「你早點睡吧」。
木子李編後語:
幾天前,看到這樣一個問答:人到50歲的時候,擁有多少財富,才可以無後顧之憂。很多人的觀點動輒好幾百萬。對此,我只想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關於大多數人的生活:即便到了退休年齡,也沒有存款。能在沒有負債的情況下,落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就已經很不錯了。
多數老人退休後的生活,都是靠著每個月幾千元的退休金在維持生活,且退休金也花不完,還想著給子女攢點錢。
要知道,很多人在剛結婚那幾年,因為房貸、車貸以及養育子女的費用,不繼續向父母要錢,就已經不錯了。人到中年,外債還完了,又開始幫著子女買房子、給父母養老,哪能存下錢?
所以,很多人一輩子都是忙忙碌碌且攢不下錢的生活著。
你丈夫出事那天:越是天氣惡劣,打車的人就越多。你丈夫不就是想趁機多賺點錢?
大家都懂得道理:活著最重要,即命最重要。
但是,在和平時期,有幾個人能堅持鍛鍊身體,有幾個人能不熬夜,有幾個人能合理的搭配飲食?
也就是說,不在危機的時候,大家都在糟踐著自己的身體。
關於你丈夫出事那晚,要是有很多「如果」,可能結局就不一樣了,但是,哪有那麼多的「如果」。
逝者,我們應該緬懷,但是,無須一直沉寂於悲傷。
生活,還是應該向前看。
如果只是覺得改嫁對你丈夫有愧,我覺得大可不必這樣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