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焦慮遇上瘸腿科普,「蒙眼識字」捲土重來

2019-10-16   儀征檢察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5分鐘讀10萬字,吃驚吧,因為你沒聽過「量子波動速讀」。先耐住性子別急,還有「更好的事兒」,所謂「全腦培訓」以後,你家孩子還能蒙眼識字、嗅出顏色。另外,一帶一報名,29800元的培訓費可以半折哦!

打開網頁搜索關鍵字「蒙眼識字」+「騙局」,類似案例不勝枚舉,在上海、紹興、寧波、貴陽等地,由於家長「一時衝動」深陷騙局,最後退款無望。「培訓機構」的宣傳,無外乎「半腦開發」「全腦培訓」字眼,真是捲土重來未可知啊!

撲面而來的騙術,還是那股熟悉味道。以最新事發地太原為例,視頻中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就是孩子們刷刷地翻書,然後就能去粗取精、概其內涵,10萬字的書就這樣被「搞定」了,效果令人「震撼」,名字也玄乎其神,畢竟提起「量子」,稍熟悉的人知道普朗克、玻兒等人,不太了解的,也知道墨子號通信衛星。生活中再怎麼忠於自己信念的人,不都得服膺「科學」嘛,5分鐘讀完10萬字,這對「厲害」的「量子」絕對是「so easy」!

但培訓中既無在場的「能量」,更沒現實「波動」,至於那群「培訓師」,也被當地教育部門確認違法違規,而被徹底「證偽」。視頻中的一幕幕,恐怕都是「演出行為」。



深深的陷阱需要大大的餡餅。「蒙眼識字辨色」當然是異稟天賦,若培訓可得,那絕對是孩子甩開同齡人、縱橫考場的「福音」。然而,期待一舉消滅教育焦慮,本需久久為功的成長陪伴又被置於何地?

騙局兇險、謊言致命,是因為他們常常擊中某種真實。寧信其有的焦慮,讓騙術有了「軟蝟甲」,刀槍劍戟不透。偽科學的「助攻」,成為不法分子謀取不法利益的手段。在這裡,教育焦慮,遇上了瘸腿的科普。

技術的良善光輝從不吝嗇對各行各業賦能。在當下,各種網際網路技術蜂擁而起,比如有了「那塊螢幕」,無數命運開始發生轉折,而生物醫學技術的進步,比如腦神經科學對智力的激發培育,也證明有其功效。

然而,教育擁抱技術並非一蹴而就,什麼樣的技術能夠融入教育領域,需要長期探索證實,掌握教育科學應用的邊界分寸;同樣,教科知識普及不足的地帶,往往充滿無稽之談。一出出天方夜譚的偽科學騙局還少嗎?因此,國家要加大社會科普力度,讓高大神秘的硬科學「軟起來」,擠壓因偽科學滋生的犯罪空間。而對培訓行業的嚴格監管,也關係到科學能否造福教育。

同樣是關於科學的「故事」,科幻的魅力,在於仰望星空,抵達良善,盱衡未來;而「量子速讀」「蒙眼辨色」惹人唾棄、哂笑,則因其技法拙劣,別有用心,顛倒真實。

前人傾覆的車轍上,總是壓下後人既新又深的印痕。希望家長們在聽到影影綽綽、亂彈琵琶的培訓宣傳時,能夠按捺焦慮,想清楚是要健康成長的孩子,還是拔苗助長的「神童」。多聽多看多想,別被噱頭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