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台上演「三英戰呂布」

2019-11-11     台州樓事

王有獻

各大電商正為「雙11」激戰正酣的時候,電商平台之間的一場「三英戰呂布」大戲,也正在上演。

「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故事,講的是劉關張三兄弟大戰猛將呂布的事。

而這裡講的「三英」,是電商平台的京東、拼多多與唯品會。他們都有騰訊的血統,騰訊分別持有他們8%至18%不等的股份,因此他們屬於騰訊系。

而被圍攻的「呂布」,則是大名鼎鼎的天貓,是阿里系的。

事情的緣由起於天貓。

天貓要求平台上的商家,必須「二選一」。

何為「二選一」?通俗地講,就是「一夫一妻制」:你在我天貓上開了旗艦店,就不能再三心二意了。

這種讓商家與電商平台捆綁在一起排擠他人的做法,觸動了其他電商平台的奶酪,於是聯手狀告天貓。

至於天貓的做法,是否違反《反壟斷法》或《反不正當競爭法》,自有法官和法律專家去判定,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

只想問一句:天貓與商家簽訂的「一夫一妻」合約,是自願的還是被強迫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不過,此文主要討論的是,為什麼電商平台之間會出現「三英戰呂布」的局面。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必須要點出來。

第一,電商原來是分食實體店的蛋糕,因此市場的矛盾焦點,主要集中在線上與線下。因此,電商平台之間,大體相安無事。

而現在呢,線上的增量已經大幅放緩,電商平台要獲得高速度發展,必須要搶奪對方的市場份額。因此,彼此間的摩擦與糾紛,日趨激烈。

第二,老牌電商與新銳電商之間,原本強弱懸殊,新電商對老電商的霸主地位尚不能構成威脅。因此,大家也相安無事。

而今呢,新銳電商的快速發展,已經到了要搶奪「大王旗」的地步。因此,限制與反限制,封殺與反封殺,就愈演愈烈。

事實上,「三英戰呂布」的背後,是網際網路二巨頭阿里和騰訊之間的江湖盟主之爭。

阿里是「電商之王」,騰訊是「社交媒體之王」,兩者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但他們都覬覦對方那塊油水肥厚的領域,於是就通過參股或扶植各自領域的新秀,去蠶食對方的領地。

所以說,電商之間的角逐,其實是背後大佬之間的「掰手腕」。

而對消費者來說,他們之間的較勁越激烈,促銷或打折的力度就越大,所能得到的實惠就越多。

不過,從行業良性發展角度來看,他們之間的圍攻動作,似乎有些過猛。

那麼,友商之間如何良性相處呢?友商之間能否做到既相愛又相殺?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最近小米雷軍的一段話,可作為答案。

雷軍在談到小米與華為競爭時說:世界上最懂你的人是友商,最愛你的人也是友商,我們與華為攜手同行,相愛相殺。

相愛相殺,和而不同,這才是商道。但願是,「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oqlW24BMH2_cNUg5M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