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作者:Powie
從 2013 年開始,BAPE 這些年不斷在更新著「Ape Head」掛鐘這一產品線,後來我發現了奢侈品大佬 LV 也有推出過掛鐘單品,難道是 BAPE 打算向這位大佬看齊?這就不得而知了。
(image:moderncultureoftomorrow.com)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倒是慢慢能理解這種下沉至潮流愛好者居家搭配的滲透對於 BAPE 來說除了商業上的考量,還有拓寬街頭文化邊界的思考在裡面。不過這也只是個人想法,對與錯還請各位自行定奪。
2013 年款(image:joesdaily.com)
這兩款都是 2017 年款(image:joesdaily.com)
不知道各位有多久沒有正兒八經地看掛鐘了,小弟我的話應該已有 7-8 年之久。我也是在最近突然意識到掛鐘這件家用品已經從我家消失很長一段時間了,久到已經忘卻了它離開的時間,頓時一股莫名的唏噓之感縈繞在我的筆尖。
Seiko x Coca-Cola 掛鐘(image:IG@seikosg)
其實我也知道原因所在——科技的下沉滲透。說白了就是我們看時間的方式變多了,也更便捷了——瞄一眼手機螢幕就完事兒了。智慧型手機的出現確實改變了我們很多的生活邏輯,像支付手段、通訊手段、信息的獲取等等。
(image:camerajabber.com)
「真正的科技就是讓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小弟我個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科技是讓你感受不到它改變了你生活方式時所造成的「割裂感」,就是能讓你潛移默化地、悄無聲息地接受新的生活方式,那種順滑程度以致於讓你察覺不到以前的生活習慣已然被「拋棄」。
(image:nttdata.com)
回到掛鐘上,智慧型手機的多功能就讓掛鐘這個功能單一的家用品很順理成章地被淘汰了,畢竟用手機看時間穩且准;但是在以前那種艱苦的歲月里,掛鐘可以說是一整個家庭知曉時間的唯一渠道(當然是在家這個場景里),把控著各個家庭成員的生活節奏。
(image: I[email protected])
小時候家裡的「大笨鐘」我一直認為是一道風景線,其正點報時的鐘聲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聲音之一,空靈且悠揚,每次聽都恨不得是十二點(因為十二點會「鐺」十二下哈哈哈)。現在回想起來那個「大笨鐘」除了能帶給我來安寧以外,還讓家具搭配得更加協調以及帶來報時的儀式感。
我已經不記得「大笨鐘」的具體模樣了,只能找一個外形相似的讓大家感受一下。(image: hc360.com )
除了掛鐘以外,固話座機這樣家品也陸續淡出了我們家庭的視野,座機的彈性電話線於我而言是小時候不可多得的玩具,把它扭成各種奇怪的形狀不僅能展現溢出的想像力,還能收穫一次老媽親切的毒打哈哈哈。還有小時候的「點播台」(可能年紀小一點的讀者朋友會不太清楚這個電視頻道),當時不明白點播遊戲的那些觀眾朋友為什麼玩遊戲這麼菜,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是用座機的按鍵玩的遊戲哈哈哈。
恐龍快打,當時最火的街機遊戲之一。(image: IG@unstablemolecules )
隨著科技的滲透,這些回憶都已遠去,雖然科技一方面確實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但另一方面它又讓我們向「去儀式感」的生活歸軌道偏移。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今世道,掛鐘這一傳統的家品需要被賦予更多的附加價值才會有人買帳。
--「A TIME TO KILL」無刻度掛鐘 --
最近,Steppyplus 也打算嘗試在掛鐘上附加屬於我們的「文化價值」,於是以掛鐘為主打的「A TIME TO KILL」系列就應運而生了(文末還有個小驚喜哦)。
掛鐘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殺手類型」電影,因為殺手一般都需要周密計劃「精確的時間與地點」,容不得半點馬虎(當然我們並不鼓勵任何人從事這一「職業」啦)。這款掛鐘作為實體媒介就可以轉化你的虛妄幻想,「想像自己是一位殺手,去制定屬於自己的殺戮事件」
「膽大包天」的朋友可以嘗試撥打鐘面上的「殺手熱線」。
因為我們想讓大家自己去「制定」,所以將刻度這一鐘錶看似必備的設計剝離,這一點我不得不佩服設計師的膽量。大家都知道自己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因此將「事項」取代刻度貼在掛鐘上不失為一種可行的「制定」方案,或許能讓大家更加專注於完成「制定好的事項」。
當然這只是通往羅馬的其中一條道,我們也鼓勵大家開動自己的小宇宙,創造出更多樣的玩法(像 Steppyplus 前段時間推出的 ART-T 畫框那樣),畢竟人民群眾的想像力是無限的,但是在創作的過程中也不要忘記這款掛鐘的最大使命啦。
₴DLsz1vYLLI6₴
--「A TIME TO KILL」置物盤 --
置物盤在系列中的最大使命就是補全掛鐘的存在,它在玄關的鞋柜上抑或客廳的茶几上提醒著你記得準時完成「事項」,在看到它的時候記得檢查掛鐘上還有沒有未盡的「事項」,有些事情錯過了可能就是一輩子的。
當然了,精緻的陶瓷置物盤也能夠為家居擺設增色,至於更多的玩法就留給各位老司機去發掘了,小弟我在此就不贅述了。同時也希望大家能細細品味一下這次「A TIME TO KILL」系列所蘊含的黑色幽默。
₳2uR81vYpDsB₳
BTW,咱們給「A TIME TO KILL」拍了個 30 秒的偽預告片,大家既然都看到這裡了,補一下預告片也不虧嘛。
說真的,我還挺懷念那個聽著鐘聲,抱著遙控器,腦子裡不停吐槽別人在點播台玩「恐龍快打」的蹩腳操作的那個時光;年紀較小的朋友可能就沒有經歷過這些,不過也沒關係,畢竟每一代人的快樂童年時光都不相同,小弟我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緬懷一波那逝去的美好時光。那今天就先到這裡了,拜!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mN36nIBd4Bm1__YcQ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