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項目聚人才 以人才促發展 惠安石雕企業抱團推動行業復甦

2020-04-24     福建閩南網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泉州市各行各業復工復產腳步加快。近日,憑藉實施泉州人才「港灣計劃」積累的人才效應,「世界石雕之都」惠安激勵石雕企業創新發展模式,抱團承攬項目大單,以項目聚人才,以人才促行業復甦。

榮發石業設計團隊進行泥塑創作

抱團攬單 以項目聚人才

受疫情影響,在復工復產初期,石雕行業面臨荒料船運停航、原材料緊張、工人不足的問題,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人才企業、泉州市星藝石雕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坤說:「去年第一季度我們的產值四千多萬元,今年合同訂單只有兩三千萬元,而且要求兩三個月內完成。」

一方面是有的企業訂單量減少,一方面是有的企業靠自己的力量無法完成大規模的訂單,為了推動行業復工復產,作為泉州市高層次人才的張永坤與多家行業企業協商後,提出共享訂單,大家拿出看家本領高品質完成訂單,努力實現逆勢發展。「最近正在和榮發石業合作一筆價值兩三千萬元的訂單,我們負責建築幕牆的雕刻部分,榮發負責線條、門套和窗套部分,公司會派技術人員跟蹤,進行技術交底,確保產品品質和效果。」張永坤說。

星藝石雕的設計人員許偉波,最近頻繁與榮發石業的設計和生產團隊進行溝通。據他介紹,這個訂單項目有專門的微信群,根據項目需要調配兩家企業的設計、技術人員,在生產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先在線溝通,解決不了的,再到現場想辦法。「很高興能夠全程參與這個項目,張永坤經理很專業,公司還有不少一級、二級建築師,市級工藝美術大師,省工藝美術名人,通過這個項目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經驗,這也是公司吸引人才的一個亮點。」許偉波說。

秉承著「技能就是生產力,人才就是發展力」的理念,星藝石雕在承接項目之餘,正在積極籌建惠安縣人才工作直接聯繫點,張永坤希望通過人才「港灣計劃」的政策輻射,通過直接聯繫點聚集雕藝人才,與更多工藝美術類院校合作,開展技術交流、專業培訓,提高人才工藝水平,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注重儲備 人才支撐行業發展

抱團發展,人才支撐。近年來,我市人才「港灣計劃」突出分領域培養,統籌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惠安縣根據雕藝產業特色,深入實施技能人才「支撐工程」和特色文化人才「傳承工程」,培養雕藝技能人才,打造安心創作、舒心創業的暖心「生活港灣」。據統計,目前惠安縣雕藝產業從業人員有11.3萬人,培育具有工藝美術師專業職稱的技術人才突破2700人。

「作為工藝美術類行業,人才是最關鍵的。」福建榮發石業有限公司行政經理陳小墎向記者解釋道,「在項目投標過程中,設計方案具有獨到性,最契合項目業主需求的,成功率就大。因此,設計方案的創作者特別重要,我們管理團隊中有30%為雕藝設計人才。」近日,在設計團隊的優秀方案助力下,榮發石業成功接到一個兩千多萬元的訂單。

近期,有10位美院應屆畢業生在榮發石業進行畢業作品轉化,他們不僅可以免費使用材料,還有老師幫忙指導。榮發石業從廈門聘請的創作中心部門經理出少昆說,一件石雕作品的轉化成本要上萬元,對於學生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公司鼓勵創作,給設計團隊和美院學生免費成果轉化的待遇,讓我們能夠放心大膽創作,這也是當初吸引我回到惠安的重要原因。」

為了儲備人才、提升設計能力,惠安縣對接俄羅斯國家美協,與義大利威尼斯美術學院、中國美院、華僑大學藝術學院等6個院所簽訂人才培養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中意雕刻文化交流中心」、「國際(惠安)雕藝文化交流中心」,促成全國10所知名美院來惠設立教學實踐基地15個,搭建6個知名美院(惠安)雕藝人才工作站。依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美院、西安美院、福建師範大學等院校舉辦專題高級研修班、二元制雕藝大專班。企業也積極與高校對接人才培養,榮發石業與廣州美院合作共建新型科研機構,美院定期派老師過來培訓指導,美院的應屆畢業生到公司實習,保證其自由創作的空間;星藝雕藝與廣州美院、四川美院合作,發揮美院老師的專長,指導雕塑造型,組織員工到美院深造。「我們這個行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工藝美術人才,如果不重視人才儲備和培養,三兩年就會被市場淘汰。」張永坤說。 記者 陳凌鷺 通訊員 沈忠華 莊培坤 文/圖

來源:泉州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lPOqXEBfwtFQPkdwE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