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臨期食品到底能不能買?首先,答案是肯定的,甭管離這保質期有多近,只要是沒有超過保質期,在市場上售賣完全合理合法,買不買只是我們個人的主觀選擇。
咱們先來說說食品保質期的概念,食品保質期是指食品的最佳食用期,在保質期內,生產企業對產品質量符合有關標準負責,也就是說,在這個期間您如果吃出了問題,可以找生產廠商。超過這個日期,食品不一定就壞了,您想吃也沒人攔著,但是廠商就不給您負責了。
那麼對於過期食品,您到底是態度堅決還是網開一面?又或者像榕哥我一樣扔了心疼吃著糾結呢?
首先,拋開儲存條件談食物保質期等於耍流氓,咱們購買的食品包裝上都會有關於儲存方式的提示,比如常溫背光保存,開封后請冷藏等等。正確地存儲食品才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它的新鮮,您也別一股腦把什麼都丟進冰箱,冰箱雖然低溫也一樣會有細菌繁殖,並不適用所有的食物。有句話反正榕哥是聽過好多遍了,「過期了?沒事,一直在冰箱裡放著呢」。如果你的家人對冰箱有這種誤解,建議回顧我們的往期節目《冰箱暗藏殺機》。
其次,我們要看看過期的是什麼食物。比如油鹽醬醋這些,高油高鹽或者含有醋酸,本身就是很難滋生細菌的環境,所以您常溫保存個一年多完全沒問題,甚至稍微過了點保質期也不必太緊張。但是熟食等肉類還有奶類,蛋白含量高容易變質,過期後最好就不要再食用了,如果真的要吃也要看看外觀,聞聞味道,加熱後再食用。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咱們中國生產的食品一般都寫保質期,而國外的商品會用一些不一樣的字眼,比如榕嫂最喜歡吃的某款日本網紅餅乾上面寫的是「最佳賞味期」,而從歐美進口的食品一般寫的是best before,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段內食用風味最佳,其實跟咱們的保質期都是一個意思。
正規的大超市是不可以售賣過期食品的,那麼過期食品都怎麼處理呢?首先就是在商品臨期前打折促銷,如果還是沒有賣出去,就會被加工成飼料給動物吃,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食品過期了都可以加工成飼料,有很多食品最後就只能被銷毀了,太浪費了!就拿世界上食物浪費最嚴重的國家美國來說,食品供應中有高達40%最終進了垃圾箱,每年食品浪費近2000億美金,平均一個家庭每年就要倒掉半噸食物。而在這個地球上,還有很多人尚未溫飽,甚至挨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