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來過玉樹的朋友,都會很奇怪:玉樹明明有「顏值」、有「才華」,為啥一直以來都不溫不火?
玉樹州所在青海的地理位置,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世界上再也找不出這樣一個地方,匯聚了如此眾多的名山大川,三條大河的源頭如此之近,血脈相連。
玉樹,是一個如此美麗的世外桃源,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寶灘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覆蓋自治州全境。作為全國四大藏族聚居區之一的玉樹,也是青海僅次於河湟地區的旅遊集散地,相對西藏而言,在這裡或許你能看到一個更為純粹的藏族聚居區。
玉樹州範圍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而玉樹市傳說是格薩爾王建立嶺國的所在,更是唐蕃古道上的一個重鎮,使臣、商賈、僧侶曾經來往不絕,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還在這裡歡度過蜜月...
當你對玉樹的印象還停留在10年前那場大地震,其實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玉樹,有太多讓人可以安靜下來的大美風光和人文故事。
「涅槃重生」後的新玉樹,圖@玉樹雪豹旅行社
上個月,應玉樹文化廣電旅遊局的邀請,《中國自駕地理》與玉樹最強旅遊機構玉樹雪豹旅行社一起探尋多條具有體驗感的玉樹線路,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走過的線路分成五期路書,把最有深度的玉樹介紹給大家。
本期(也就是第一期),先帶大家看看如何用一天的時間,遊玩玉樹市(即結古鎮)。
第一天自駕路線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一、玉樹休閒一天游
玉樹,是一個可以讓時間停下來的地方。漫步在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裡,處處可以感受到藏傳佛教、伊斯蘭教這兩種文明的融合。
我們的行程從遊客集散中心開始,眼前清澈的扎曲河猶如絲帶一般,緩緩從木橋下流過,溫柔地相擁著結古鎮。湛藍色的天空,流動的河流,腳下形狀不一的石板路,讓人將所有的心事都一併放下,只想駐足享受。
圖中三頂白色帳篷造型的建築就是玉樹遊客集散中心,這一設計理念體現的是盛開的格桑花,圖@玉樹雪豹旅行社
驅車出發,穿過災後重生的新玉樹街道。由於原先的房屋在地震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政府做了統一規劃重建:平直寬闊的馬路、林立的現代化高樓,保留著藏族元素的房檐和招牌。
沿著盤山公路爬上當代山觀景台,就可以一覽這座玉樹州州府的全景了。
順著依山勢而建的木棧道登上觀景台,與之遙相對望的是遠方半山腰上的結古寺。寺院靜靜地遙望著在空中緩緩遊動的簇簇白雲,山下則是一座有著濃郁藏文化的現代化城市。
從當代山俯瞰玉樹,圖@劉忠意/圖蟲創意
(一)4.14地震遺址
沿著當代山盤山路回到山下,接上尕曲南路,率先經過的是一棟與新城格格不入的建築。三層樓高的牆體破裂、扭曲,玻璃破碎、門窗歪斜——這就是當年的地震遺址,曾經的格薩爾王賓館。不禁讓人感嘆自然毀滅的無情,也感嘆重建恢復的勇氣。
地震遺址的背後是隱於地下的4.14地震紀念館,「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在紀念館可以看到2010年玉樹地震期間,抗震救災到災後重建的整個過程和其中留下的光輝事跡。
(地震遺址,攝影@一皓)
親眼目睹過那曾經的滿目蒼夷,再回看今天煥發活力的新玉樹,正如那句口頭禪:「沒有幾處傷疤就算不得男子漢」。玉樹就像一塊溫潤翠綠的寶玉,滋生出潤澤萬物的大江大河,大災大難之後,憑著一股不屈不撓的精神重新崛起。
(二)格薩爾王
「只要格薩爾王的銅像不倒,只要加吶瑪尼(地名)還在,只要朋措達傑山不移,玉樹就還在!」一句話揭開了堅強的玉樹人背後的信仰所在。
格薩爾王,藏族同胞、玉樹人心中的曠世英雄,以之命名的格薩爾廣場中就佇立著雄偉的格薩爾王塑像。來自其他民族和地區的人,很難想像格薩爾王對康巴人的影響力有多深,康巴地區還廣泛流傳著一首諺語:「每一個康巴人嘴裡,都有一部《格薩爾》。」
格薩爾廣場,攝影@VIP讀者·無憂(上海)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藏地妖魔橫行,神子崔巴噶瓦不忍人間眾生的悲苦,於是降生在一個叫「嶺」的地方。
12年後,他在賽馬會上獨占鰲頭,從此稱格薩爾王,並娶珠姆為王妃。他一生降妖除魔,抵禦侵略,功德圓滿後,和珠姆一起返回天界。
格薩爾王塑像,圖@《玉樹文旅》
如今,玉樹每年最隆重的賽馬節期間,格薩爾王廣場每天都會輪番上演格薩爾王的藏戲、格薩爾說唱,有機會的話親身體驗下現場熱烈的氣氛吧,或許就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了!
賽馬節,圖@《玉樹文旅》
(三)結古寺
來到玉樹,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村莊再小也有寺院。藏地佛教盛傳,無論是州上、縣城,還是村莊,寺廟都是當地最耀眼的建築。
玉樹著名的寺廟,當屬傳說中的結古寺。這是薩迦派在青海省的主寺,位於玉樹市最顯眼的位置。在藏語裡,結古寺全稱是「嘎·結古頓珠楞」,漢譯為:「位於結古,令人心儀的眾生義成洲」。
結古寺,攝影@一皓
「誰在佛前梵音低唱,誰在山路磕長頭,誰在這一世與你途中相遇?」驅車沿著結古寺路上山,率先看到與寺廟相關的是那一座雄偉的牌坊,之後,在拐彎處看到幾座白塔,前方不遠處就是結古寺了。
紅、黃、綠、白、藍,五色交融的結古寺保存得很完整,文物眾多,藏有八思巴所贈釋迦牟尼唐卡等珍貴法器、格薩爾時期的釵鈸等珍貴歷史文物、《甘珠爾》等各種佛經法典近萬卷。殿內還供奉著釋迦牟尼、蓮花生大士等佛像,以及幾位相傳高僧圓寂時頭上長的角、圓寂時的佛塔、其中大成就者仁欽嘉曾在圓寂後顯出神跡,靈體先後顯現出四種顏色,竟還長出了頭髮,真讓人不可思議!
氣勢雄偉的結古寺是全鎮另一處最高點,這裡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遠眺整個結古鎮,藍天白雲、金頂紅牆,有種一覽眾山小的大氣之感。
結古寺,攝影@一皓
(四)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
離開結古寺,沿著來時的路回到214國道,走個約五公里,道路的左邊是一座壯觀的嘛呢石堆,這是由25億塊經石組成的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東西長450米,很是雄偉,由歷代刻經匠人的不斷雕刻和附近居民及朝聖者的不斷壘積而成。
放眼望去,刻著六字真言以及經文的嘛呢石,紅色、白色、藍色、黃色、綠色、黑色,多種顏色錯雜、耀眼。對世人而言,這些字符神秘難以理解,卻像藝術品般極致優雅。這些石頭,守護祈求著玉樹不再有災難降臨。
(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攝影@王粵戈)
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的規模不僅很大,而且目前,石經城還在以每年30萬塊的速度不停地增加中。那些來此朝拜的虔誠信徒和藏族民眾,不斷地往石碓上壘放嘛呢石,寄託著祈福、懺罪的美好願力!
(五)當卡寺
玉樹寺廟很多,而且還分為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看得令人一頭霧水,不好區分。其實,在藏地,想要知道一座寺廟屬於哪一個派系,除了了解其歷史外,還可以通過建築外觀、僧裙僧帽顏色去區分。
寧瑪派的僧人只戴紅色僧帽,格魯派則是戴黃色「雞冠子」帽子,薩迦派寺廟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金剛手菩薩的紅、白、藍火紅、白、黑三色條紋,噶舉派的僧裙中會有白色條紋。
在214國道上,就能看到另一座著名寺廟,當卡寺,玉樹市規模最大、最具傳奇色彩的噶瑪噶舉派寺院(留意寺廟外牆,是白色的)。
當卡寺,攝影@一皓
當卡寺自始建、重建至新建,歷經800多年滄桑。其主寺規模宏闊,擁有200餘位活佛喇嘛,同時,還擁有一座尼姑庵,廟裡有覺姆(出家女眾)350多人。
走在平坦的國道上,離開當卡寺往前不遠,注意看路標,有個玉樹自駕營地,這裡是一個可以歇歇腳的地方。
(六)唐僧曬經台&三江源紀念碑
過了玉樹自駕營地,路一邊是陡峭的崖壁,一邊是緩緩流動的河流。
前方是通天河渡口,這是「唐蕃古道」上的一個重要渡口,河中亂石穿空,水流湍急。只不過現在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通天河大橋的南岸,還有一塊平坦光滑的大磐石。
曬經台,攝影@一皓
那塊大磐石,是一處失信代價的見證、傳說中的「唐僧曬經台」。相傳,唐僧師徒一行人取經回來,渡通天河時,因負老龜囑託,被掀翻落水。唐僧師徒上岸後,在此石上晾曬被水浸濕的經卷。雖是神話傳說,但石上有隱隱約約的字跡依稀可辨。
離曬經台不遠,聳立於通天河畔的便是高大挺拔、氣勢恢宏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這是玉樹必停的站點之一。紀念碑的整體造型是兩隻向上托舉的巨手,象徵著人類對撫育我們的三江源的愛護,組成碑體上的56塊花崗岩,則象徵著56個民族大團結。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攝影@一皓
(七)勒巴溝&子瓊溝
沿著通天河邊的一條山徑一路前行,就來到勒巴溝。
通天河奔騰壯觀,勒巴溝靜謐神聖。勒巴溝是唐蕃古道的一段,自大唐以來,這裡一直是中原通往西藏,來自尼泊爾、印度的重要通道。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就曾在此地停留數月,她帶來的唐朝工匠便在這一帶的石壁上刻下一些佛像、佛經。
勒巴溝(水嘛呢),圖@玉樹雪豹旅行社
所以沿此山間小徑前行,經常能看到保存完好的刻有佛經的石壁。除了宗教文化深厚,蜿蜒曲折的山谷間灌木蔥蘢,清澈的山間小溪伴著我們前行。
沿途不時能看到來這裡野營的玉樹當地人,在子瓊溝(藏語意為烏水溝)旁就搭建起不少帳篷,這種家門口就是詩和遠方的悠閒生活真令人羨慕啊!
子瓊溝,攝影@一皓
(八)文成公主廟
當然,說是山間小徑,路況就時好時壞,由於扎帳篷野營的當地人不少是結群相伴而來,所以道路兩旁停靠著不少車輛,通過時要注意車速。
在這條路上,還會翻越這條道上海拔最高的埡口,我們當時測到的海拔高度達到4431米。這是一個極美麗的埡口,藍天白雲相間下,前方的峰巒一半是鮮艷、一半是陰影,呈現出一種層次感,仿佛住著神仙。
(該線海拔最高的埡口,攝影@一皓)
翻過這個埡口,接下來就是彎曲盤旋的下山路,路況很好,可以在煜棋文成公主度假村歇歇腳,或者給點費用就可以在度假村邊上的河流畔露營。
來到了平緩的地帶,道路的前方就是文成公主廟。來到公主廟,可以讓廟裡的喇嘛講解那段歷史,不過進去時記得脫去鞋子,並不要拍照。
文成公主廟,攝影@一皓
也許是信徒的虔誠,也許是結古街道上醉人的黃昏,也許是扎曲河迷人的風光。玉樹,總有一種風情能讓你陶醉...回到玉樹市區,在傍晚時分,不用刻意在意目的地,用腳步去感受這座城市的所有細節。
二、吃喝玩樂in玉樹
玉樹自駕手繪地圖,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路線里程:約98公里
行程節點:遊客集散中心-當代山觀景台-4.14地震遺址-格薩爾廣場-玉樹州博物館-結古寺-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勒巴溝風光帶-文成公主廟
旅程用時:推薦1天
難度指數:
風光指數:
最佳出行時間:4月-10月
TIPS:
第一天線路:遊客集散中心 2.1km 當代山觀景台 4.3km 4.14地震遺址 2.7km 格薩爾王廣場 700m 玉樹州博物館 1.8km 結古寺 6.3km 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 6.7km 當卡寺 18.9km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 10.7km 勒巴溝風光帶 25.6km 文成公主廟 18.2km 遊客集散中心
建議行車節點:玉樹,是一個充滿了原始、粗獷和野性之美的地方,這裡是雪豹、白唇鹿、白馬雞、狼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同時,這裡也是一座很有故事的城市,如果有那個閒情逸緻,可以走在結古鎮的街道上,聽聽當地人娓娓道來的格薩爾王的故事以及文成公主的事跡。
從遊客集散中心出發之前,可以先在周邊閒逛一下,風景很美。接著去當代山觀景台、結古寺從不同角度遠眺整個結古鎮,如果你還想要野營的話,在子瓊溝可以和當地人一起遊山玩水。在文成公主廟,進去前記得脫掉鞋子,並切忌不要拍照,可以讓廟裡的喇嘛講解文成公主廟的故事。
以下為這一天的行車線路圖。
當天線路圖
TIPS:當天路況很好,只不過初次去高海拔地區的朋友,爬當代山時,記得慢點走,避免高反。
值得去的地方
1、文成公主廟
推薦理由: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宗室女,唐貞觀十五年(641)與吐蕃松贊干布聯姻。文成公主一行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翻日月山,長途跋涉到達拉薩。據傳,玉樹縣的貝納溝是文成公主進藏途中停留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這裡的藏族首領和群眾曾為她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動,決定多住些日子,並教給當地群眾耕作、紡織技術。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15元
2、結古寺
推薦理由:結古寺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行政中心結古鎮的山上,結古寺的特色是它不同於較多的格魯派寺廟,結古寺是一座薩迦派的寺廟。第一次來到結古鎮的時候就能看到山上這座氣勢宏偉的寺廟,但是只有你上去之後,才能發現更為壯麗的景觀。
開放時間:08:00-17:00
門票:10元
3、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推薦理由: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和生態最敏感的地區。
三江源區河流主要分為外流河和內流河兩大類,有大小河流約180多條,外流河主要是通天河、黃河、瀾滄江(上游稱扎曲)三大水系,支流有雅礱江、當曲、卡日曲、孜曲、結曲等大小河川並列組成。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通天河畔,紀念碑高大挺拔,氣勢雄偉,聳立於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
開放時間:08:00-17:00
門票:免費
4、勒巴溝
推薦理由:勒巴溝:藏語意為「美麗溝」。這裡自然風光神奇迷人,溝口是歷史文化古蹟文成公主廟,溝內有十多處岩畫,勒巴溝岩畫主要以佛像、菩薩、香客、瑞獸等為主。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5、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
推薦理由: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由藏傳佛教薩迦派、結古寺第一世嘉那多德桑秋帕旺活佛創建。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石刻嘛呢石堆多達25億塊。以六字真言字數形成的佛塔為分界,連同經堂、轉經筒走廊、經幡等等,構築成規模宏大的經石城格局。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路況會變化,路書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