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腹瀉到死亡不到12小時!夏天腹瀉一定要注意

2019-08-02   珠江頻道

夏天,誰還不拉肚子?

沒錯,這很正常,也很常見,

很多人都把拉肚子,

簡單歸根於吃壞東西。

但你可能不知道,

拉肚子也能要命!!!

近日,急診科醫生@最後一支多巴胺

就遇到了一位因拉肚子大意死亡的案例

從腹瀉到死亡,不過12小時

五個小時前,這位65歲的男性患者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了急診。

在看見患者的那一刻,我感覺到了病重的氣息,但,我卻從沒有想到我會在五個小時後,內心沮喪,身心俱乏。

「醫生,我肚子痛,拉肚子,可能吃了過期的綠豆糕。」患者說,七個小時前他開始出現上腹痛和腹瀉。

「醫生,能輸點消炎藥嗎?」患者的妻子打斷我問診的話,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輸液可以,但我首先應該做的便是明確病情。"

因為患者有些蒼白的面色引起了我的重視:「你的血壓現在只有80/46mmHg,已經休克了,要做份心電圖檢查,抽血化驗,然後輸液治療。」

「檢查不用做,就是吃了綠豆糕,拉肚子。」

我看了看患者的妻子,說了最通俗的解釋:「不檢查,我怎麼知道指標高低?不知道指標高低,我怎麼知道給你掛多少藥水?」

嘴巴上這麼說,其實我的心裡最擔心的是:患者腹瀉乏力,感染程度如何,電解質情況如何?患者休克,有沒有合併其它情況?患者腹痛,真的只是胃腸道痙攣性疼痛?

「我們沒有什麼病,就是吃壞了東西!」

家屬還在喋喋不休,不肯配合。

「高血壓和糖尿病還不是病嗎?我不管你以前如何,我只知道你現在需要做這些檢查。」我站起身,示意患者跟隨我前往搶救室。

或許是看見我態度比較堅決,家屬再也沒有說話。

第一時間做了一份心電圖,並沒有明顯的異常。

「打開靜脈通路,留取血標本,然後用0.9%氯化鈉快速補液,監測血壓、心率、尿量。」我叮囑完趙醫生後轉身去辦公桌前準備開醫囑。

然而,我還沒有開完醫囑,就在距離我做完第一份心電圖不到四分鐘的時間內:患者的病情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快過來,室顫了!」趙醫生突然提高分貝的尖銳的聲音讓我內心出現了一絲慌張。

我一個箭步衝到患者窗前:胸外按壓、電除顫、腎上腺素......

談話、下病危、簽字、彙報、會診......

最終我們還是沒有敵過死神的魔掌,在距離患者第一次腹瀉僅12個小時之後,便眼睜睜地看著患者被吞噬進了死神那巨大的張著獠牙的口中。

趙醫生問:「為什麼患者的病情會突然惡化,又怎麼會突然出現如此嚴重要命的心室電風暴?」

因為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患病,更加不會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現病情變化。我們之所以會這麼覺得,是因為沒有人注意到那些發生在患者身體內的細微變化和身體早已經發出、卻被所有人忽視的求救信號罷了!

拉肚子不當回事,真的會死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腹瀉的致死率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之後,高居各種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而這位年逾六旬的男性患者,常年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大多數情況下心臟便存在或輕或重的問題。

在出現腹痛腹瀉時,患者和家屬都沒有在意,只不過認為這只是普通的拉肚子而已。

只是在腹痛不緩解,乏力明顯後才抱著到醫院輸液的目的出現在了醫生的面前。

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特別是對於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來說,發熱、腹瀉、嘔吐、大量出汗後的電解質紊亂往往可以誘發嚴重的惡性心血管事件

也很少有人知道:有些不典型症狀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會以腹痛為首發的臨床表現。

對於這位患者來說最大的可能便是:

多次腹瀉後電解質紊亂,加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存在,最終誘發了心臟異常。

患者被殯儀館工作人員帶走了,一條鮮活的生命驟然凋零了。

腹瀉三大誤區,千萬別再犯!

誤區一:腹瀉了就靠吃止瀉藥

大多數人在腹瀉時,採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立即吃止瀉藥,但這並不可取。夏季腹瀉多由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若一腹瀉就吃止瀉藥,也就意味著體內的「有毒物質」滯留,會加重對腸道環境的損害,威脅有益菌,很可能再次出現更嚴重的腹瀉甚至誘發腸道疾病。

建議一般情況下,一天腹瀉不超過3次,不必急著吃止瀉藥、消炎藥等藥物,適當多喝些水,吃點粥,補充淡鹽水。

誤區二:任何腹瀉都吃抗生素

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如:腸道功能紊亂、食物中毒、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等,抗生素無法殺滅葡萄球菌等病毒及寄生蟲。

腸道中的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三類細菌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以維護腸道健康。但抗生素會同時殺害有害菌及有益菌,不僅會導致有益菌死亡,還會造成對抗生素不敏感的病菌大肆繁殖,破壞菌群環境,反而加重病情。

建議如果病情嚴重,建議到醫院進行化驗,明確致病菌種類,再遵醫囑選用藥物治療。

誤區三:出現腹瀉不採取任何措施

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有自愈的可能,但若毫不在意,也可能出現更大的隱患。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會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腸毒素、神經毒素等有害物質,若不加以干預,被人體吸收後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如:腹痛、頭痛甚至肌肉麻痹、呼吸衰竭。

建議腹瀉時,應兼顧「排毒」與「止瀉」,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對於輕微的腹瀉,一般專家都會建議加強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同時,腹瀉剛好轉時也不應掉以輕心。

那麼看了以上的三大誤區後

接下來珠珠給大家

收集了正確的「腹瀉寶典」

「腹瀉寶典」

1

腹瀉後宜喝淡鹽水

吃壞了肚子,疼痛難忍,但往往排便後就不那麼疼了。腹瀉不是拉完就算,要及時護理受損的腸胃。嘔吐量比較大時,病人往往因體液流失過多出現乏力、口乾等症狀,需要及時補液。補液可採取口服或者靜脈注射兩種方式。如果腹瀉程度一般,最好喝點淡鹽水。淡鹽水很難喝,如果孩子不願意喝,可以加些糖來改善口感。

2

腹瀉喝粥別放肉

腹瀉後身體乏力、食慾不佳,該吃些什麼?現在一些小胖墩無肉不歡,家長怕孩子不肯吃飯,體力不能恢復,便煮肉粥給孩子吃。肉粥也會加劇腸胃負擔。腹痛排便後,疼痛雖緩解,但此時腸胃因炎症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如果吃肉菜,會加重病情,因此腹瀉後兩至三天內,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不妨喝點白粥,加少許鹽。

3

番石榴葉可以治療瀉痢

腹瀉後可以選用10~15克番石榴葉來泡水喝,或煮水喝。番石榴葉是一種止瀉藥,對瀉痢腹痛,食積腹脹有很好的療效。番石榴葉比較清香,帶點甘甜,小孩服用時可加入少量的糖,對藥性也不會產生影響。

4

藥物治療

夏天拉肚子,也要查明原因才進行治療。吃了不幹凈的食物導致的;著涼拉肚子;消化不良引起腹瀉等原因,要針對用藥,或是配合用藥。

那麼為了預防遠離腹瀉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準備呢?

遠離腹瀉,先從這些好習慣做起!

遠離腹瀉,首先要養成好習慣!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重點是防止「病從口入」

盛夏季節,應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

不要到一些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小飯店或衛生條件差的路邊燒烤攤、大排檔吃東西。

儘量少吃生、冷、硬食物,尤其是易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螄、貝類、螃蟹等水產品,若食用就一定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後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

解暑也不要忘記保暖肚臍。夏天,人們總是想方設法解暑,吹風扇、吹空調、不穿衣服睡覺等等。可是,大部分的人在解暑的同時,忘記保暖自己的肚臍了,是肚子著涼,引起腹瀉。所以,我們在解暑的同時應該注意肚臍保暖

來源 | 健康時報,人民日報,最後一支多巴胺,新浪看點,中國醫藥報

編輯 | 大頭

廣東電視珠江頻道

微信公眾號

GDTVZJPD2013

微博@珠江頻道

給珠珠加雞腿,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