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兒童用品極其「髒」,容易讓孩子生病,多數孩子卻經常用

2019-06-03     楊壹育兒經

文|楊壹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一位父母,最為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問題。當孩子因生病進醫院時,父母的心都像被針扎了一樣。因而在平時生活中,父母們對孩子接觸的食物或者物件都很小心,經常燙洗、暴曬,自認為做的萬無一失。

然而不久前,美國的一位牙醫媽媽在清晰寶寶的牙膠時,竟聞到一股怪味。好奇的她剖解了牙膠,卻發現裡面長滿了密密麻麻的黑色黴菌,氣味非常噁心。一想到這個牙膠經常被寶寶咬在嘴裡,這位媽媽便感到十分難受,也為寶寶的身體健康擔憂。

其實除了牙膠,生活中還有很多物件比抹布還髒,寶寶卻每天都在用,尤其是以下三種,快來看看,你家的孩子中招了沒?

​毛茸茸的安撫玩具

剛出生的寶寶,離開了媽媽的子宮後,會顯得非常沒有安全感。這時候,大多數父母,都會購買一些安撫玩具給寶寶。如安撫巾、安撫玩偶等,這些玩具的特徵多是柔軟且舒適的,便於寶寶抓在手裡撫摸、揉捏。然而正是因為其毛絨絨的外表,才更容易積累灰塵和細菌。尤其寶寶還很喜歡啃咬這些安撫玩具,口水的添加,使得安撫玩具上的細菌滋生的更快,也更不易清潔。

​日常使用的吸管杯

杯子,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日用品之一。不管是什麼年齡階層,都會使用。尤其是小寶寶,從小到大使用過的杯子花樣更是千奇百怪,有吸管杯、鴨嘴杯、保溫杯等等。殊不知,這些杯子壓根就是細菌滋生的根源。以吸管杯為例,為了不燙傷寶寶,生產商們在吸管杯的杯口或者杯蓋處,都會添加一層橡膠封水圈。而這封水圈連同吸管內壁,都是很容易被大人忽視或者難以清潔的部位。僅僅用水沖洗,很難祛除它們內部的黴菌殘留,長期下來,便會產生色塊和異味。很多免疫力低下的寶寶,正是因為經常接觸這些帶有黴菌的杯子,才會產生腹痛、嘔吐、發燒等病狀。

​泡在水中的浴室玩具

在熱播綜藝《媽媽是超人》,女星鄧莎和媽媽因「給孩子洗澡時,到底能不能放塑料鴨」而發生了爭吵。鄧莎認為,小孩子洗澡沒有定性,有玩具時才能洗的安穩且開心,媽媽則認為小黃鴨是塑料的不衛生,會損害孩子身體健康。那麼不是塑料的浴室玩具,就能放心的和孩子一起洗澡了嗎?

當然不是,浴室玩具之所以被認為比抹布還髒,那是有原因的。大部分的浴室玩具,都會被放置在溫暖潮濕的浴室環境里,且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當玩具的密閉性不佳時,水分就很容易進入玩具的內部,不僅難以將水分晾乾,還難以清洗,這便為黴菌的繁殖創造了條件。一項研究發現,80%長期未經徹底清洗的浴室玩具,內部都滋生了大量的細菌,這些細菌容易讓孩子眼睛、耳朵發生感染。

​看完以上的幾點,很多寶媽都心生恐懼,恨不得不再讓孩子接觸這些東西。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缺失了這些玩具,那童年肯定就失去了很多樂趣。因此,寶媽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徹底清潔、徹底晾乾、定期更換。毛絨絨之類的安撫玩具和浴室玩具,應該經常洗滌,然後在陽光下暴曬。那杯子、奶嘴之類的,直接接觸孩子口腔的用品,就應該定期更換,使用時間最好是不要超過半年。

今日互動:你的孩子平時經常用以上東西嗎?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孩子是我們一生的財富,如果你是新手爸媽,面對各種育兒難題不知如何下手解決,可以諮詢我。

關注【楊壹育兒經】,說寶媽聽得懂的話,普及科學的育兒知識,做你最好的育兒閨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eE3B2wBmyVoG_1ZN4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