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他成為了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憑著年輕的活力、蓬勃的幹勁,很快在學校語文教學中大放異彩;2009年,學校改為實踐基地後,他積極響應學校開發新課程的號召,一切從零開始,先後創新開設過模擬駕駛等7門深受學生喜愛的課程;2016年,他加入學校拓展團隊,通過多種形式轉變角色,提高自我,很快勝任了拓展課的教學,並創造性地開設、改良了多門符合學生年齡特徵且富有教育意義的拓展項目。他就是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教師王金慶。
「一朝選擇教育,終生不負學生。」 王金慶潛心鑽研業務,不斷創新,把教好書、育好人作為自己人生的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地耕耘著,默默地奉獻著,執著地追求著。
角色轉換讓思維沸騰起來 教學創新讓智慧行動起來
2009 年,王金慶所在的壽光七 中改制為壽光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 地,作為壽光第一所實踐基地,亟須 開設並豐富符合參訓學生年齡特徵的 實踐課程。此時,雖已工作6年,但 要儘快從一名語文老師的角色轉變到 實踐課程老師,也一度讓他有些茫 然。「儘管有些不適應,但時間緊 迫,當年 7 月份學校改制,9 月份學 校就要開學,所以我們急需新體系、 新課程。」王金慶說,當時學校也給 每位老師下發了新開課程的任務,這 就需要他們讓思維沸騰起來,讓智慧 行動起來。
「那是一個忙碌而緊張的假期。」 回憶起最初的艱辛,王金慶記憶猶 新。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通過網 絡查詢、外出學習等方式,成功地在 學生入校之前,協助學校建成了模擬 駕駛功能室,並準備好了教學所用的 教案及多媒體課件。
「作為全市的青少年校外活動中 心,每年都有上萬名學生來這裡參 訓。實踐基地與高中不一樣,雖然 我仍教學生,但一般只給他們上短 短一節實踐課,所以往往還沒有記 住學生的名字,他們就已經離校 了。」王金慶說。由於參訓學生多, 機器使用頻繁,發生故障在所難 免。為節省時間和資金,王金慶專 門自學了模擬駕駛機的簡單維修, 白天上課時出現故障的機器,他就 利用晚上及時修好,確保第二天正 常使用。那一年學期結束時,模擬 駕駛課在 17 個科目的學生評教中名 列第一。
在之後的教學中,王金慶不斷豐 富所教實踐項目,又相繼創新開設了 科普教育、太陽能小車製作、布貼 畫、班級音樂會等課程,豐富了學校 的實踐課,為學生參加實踐培訓提供 了更多課程選擇。在實踐活動中,王 金慶創新教學,增強互動,以啟發引 導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激 發學生動腦動手的主動性、積極性和 創造性。他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和 朋友,親自示範,一絲不苟地指導學 生調試、演示。
愛崗敬業是境界更是美德 拓展教學還需繼續創新
王金慶有著很強的事業心、責任 感,在教學改革、教材建設、實驗室建 設、提高拓展項目水平方面取得了驕 人成績。2016 年,學校安排王金慶加 入了校拓展團隊。作為一名文科出身 的教師,加入以體育運動為基礎的活 動項目團隊,是一項非常有挑戰性的 任務。
王金慶沒有知難而退,而是積極 通過外出參加培訓、向老教師請教、 網絡學習等方式,短時間內勝任了拓 展訓練的教學任務。2016 年夏天, 他到蘇州參加了「飛龍營」集訓,經 過六天五夜的魔鬼式訓練學習,獲得 了國家承認的中級拓展培訓師資格證 書。
王金慶關愛學生,樂於奉獻。同 時,愛崗敬業也已成為他追求的一種 境界,他經常告誡團隊成員,工作上少 一些計較,多一些奉獻;少一些抱怨, 多一些責任;少一些懶惰,多一些上進 心,享受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充 實感。對自己講授的課程,他總是一絲 不苟,認真備課,不斷將新技術、新工 藝等學科前沿知識融入教學內容。另 外,王金慶特別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 積極性,根據學生們的精神狀態調節 課堂氣氛,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具體情 況,通過提出一些實際問題啟發學生 們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負責拓展教學的日子裡,王金 慶先後承擔過「逃生牆」「團隊建 設」「真人CS」等課程的教學,在學 期末的學生評教中,他所教授的科目 在同時期學校開設的 20 多個項目中 均名列前茅。在3年的拓展教學實踐 中,王金慶針對不同學生的年齡特 征,不斷改進、創新多個新培訓項 目。
「拓展訓練的目的不在於項目本 身,而在於活動後的分享提升。」王 金慶說,加入拓展團隊後,他充分發 揮原專業的特長,結合項目本身,對 每一個具體課程都製作了內容翔實、 針對性強的分享條目,使學生在活動 結束後的收穫和感悟更加具體,讓拓 展課程的教育意義更加深刻。
本報記者 鄭小菲